天天看點

時代不等人,汽車行業在完成“雙碳”這件事上,責無旁貸|業内

時代不等人,汽車行業在完成“雙碳”這件事上,責無旁貸|業内

零碳變革已經成為世界共識。

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出了“碳中和”目标。2020年,中國正式提出“3060”雙碳戰略,這是對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而汽車行業,在“碳中和”之路上,責無旁貸。

汽車圈很忙,忙着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的轉型;忙着突破固有思路,用網際網路思維把控局面;忙着在全球晶片荒的背景下,倒逼自我技術的革新;忙着将PPT造車,落地生根……細數這些年汽車圈的關鍵詞,凡事都與創新、革新相關,如果你還停留在傳統時代,注定會被時代抛棄。

事實證明,對于一個行業或者一家企業而言,一旦設立了短時間内的小目标,那麼在其大大小小的釋出會上,我們總能看到它們在為實作目标而做出的各種努力。“碳中和”近段時間裡是汽車圈的常客,我們總能在不同品牌的訊息中捕捉到這一關鍵詞。

時代不等人,汽車行業在完成“雙碳”這件事上,責無旁貸|業内

碳中和的蹿紅并不奇怪,那是因為在2020年9月22日的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我國做出承諾: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實作碳中和。我們把這一目标簡稱為“3060”雙碳戰略目标。

也就是說,現階段“碳達峰、碳中和”已經被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多行業多領域多企業也按下了減碳的“快進鍵”。資料顯示,我國交通運輸業是第三大碳排放源,作為交通運輸領域的重要參與者,汽車行業紛紛開始制定各自的“減碳、碳中和”路線圖。

産業鍊上下遊的配合,切忌孤軍奮戰

在汽車行業,我們提到減碳,這意味着它不是一件關乎單一車型、單一企業的問題,其覆寫的範圍應該是整個上下遊産業鍊。我們知道,汽車産業是集大成的産業,它的産業鍊最長,涉及面最廣,“碳中和”下面臨的挑戰也相對巨大。

關于此,清華大學汽車産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就指出:“汽車産業規模大、關注度高,汽車關聯度高,要實作雙碳目标,企業切忌孤軍奮戰,需要産業鍊上下遊的配合。”他還進一步指出,汽車要解決全産業鍊全生命周期的問題,不僅是制造、生産、物流的問題,從最初的産品制造到最後的報廢,所有的供應鍊都要減碳。

時代不等人,汽車行業在完成“雙碳”這件事上,責無旁貸|業内

博世作為全球汽車産業零部件巨頭,在助力實作碳中和方面,積極應對。它将應對智能化與電氣化的新技術、新戰略串連起來,交出了一份新答卷。

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表示:“我們在碳中和方面做了很多事,卻很少人知道。”早在2020年2月博世就在全球400多個業務所在地實作了碳中和,成為全球首家實作碳中和大型工業企業。從自己工廠、辦公的碳中和開始,博世一方面從根本上減少碳排放,另一方面盡可能采用自有的清潔能源。最主要的是,博世緻力于解決汽車上遊原材料和下遊産品使用階段産生的碳排放問題。

時代不等人,汽車行業在完成“雙碳”這件事上,責無旁貸|業内

根據博世給出的資料,間接排放階段産生的碳排放是自身排放階段的200倍,特别是汽車使用期間産生的碳排放,更是占了全生命周期總量的76%。是以,博世給出2030年減少15%的間接排放這個目标。這一目标看似容易,實則任務艱巨。作為汽車産業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博世在上下遊領域已經作出優秀的表率。

商用車新能源轉型,迫在眉睫

全球汽車産業已經走過了130多個春秋,不可否認的是,汽車給人類發展帶來了諸多便利,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可避免的環境壓力。

這一環境問題在商用車領域尤為突出,放眼全球,2020年7800萬輛汽車的銷售當中,其中商用車占了三分之一。要知道,一輛柴油重卡的污染物排放量相當于三百多輛乘用車的排放量。為了全面實作雙碳目标,未來難道不應該更加重視商用車的新能源轉型?

時代不等人,汽車行業在完成“雙碳”這件事上,責無旁貸|業内

11月初,吉利旗下新能源商用車品牌遠端汽車正式釋出新車——星瀚H,它以全新車型重構産業生态,聯合上下遊創領零碳陸運。遠端汽車還公布其2030目标:新能源銷量達57萬輛,市場占有率達20%。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現場表示:“遠端星瀚H是吉利控股技術優勢與全球化産業鍊協同的結晶,是中國邁進零碳陸運體系的生動實踐。期待更多夥伴一同加入,攜手共創零碳未來。”

也在今年9月,現代汽車集團宣布将從商用車領域開始着手,向全球市場推出氫燃料電池和純電動的客車和重卡等全種類新型商用車,在2028年率先成為全球首個旗下所有商用車型均搭載氫燃料電池系統的汽車廠商。同時,到2030年,現代汽車集團将實作氫燃料電池車的價格與純電動汽車相當,以確定其在消費市場的競争力。

時代不等人,汽車行業在完成“雙碳”這件事上,責無旁貸|業内

商用車目前的碳排放是國家實作雙碳目标的重大障礙,而相信随着商用車向新能源領域的轉型,這一局面正在逐漸改善。

乘用車全方位革新,再出發

11月在滬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豐田汽車公司以“攜手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為主題,旨在通過全方位電動化技術助力實作汽車産業全生命周期碳中和。

時代不等人,汽車行業在完成“雙碳”這件事上,責無旁貸|業内

在汽車領域,豐田助力實作雙碳目标的動作更是廣為人知。豐田從全生命周期的視角出發,努力降低制造、儲存、使用、回收再利用、廢氣處理等環節的二氧化碳排放。豐田掌舵人章男此前就說過:“碳中和是一個大方向,生态系統中應該百花齊放,押寶電動車未必是一個正确政策,人類實作碳中和最大的敵人是二氧化碳,而不是排洩二氧化碳的内燃機。”為此,豐田希望通過技術實作節能減排,并在2015年釋出了《環境挑戰2050》等一系列二氧化碳零排放的舉措,包括積極推動HEV、PHEV、EV、FCEV的技術進步與普及。

時代不等人,汽車行業在完成“雙碳”這件事上,責無旁貸|業内

據了解,與2006年相比,2020年豐田工廠生産單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46%,廢棄物減少了88%,豐田在今後将繼續通過使用綠色電力等措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事實也證明,實作“雙碳”目标并不能僅靠某一家企業、某一個行業來完成,而是需要多方勢力聯合起來共同為這一目标努力。不光是豐田,如今一汽、東風、上汽、比亞迪、廣汽等知名本土企業,包括一系列造車新勢力車企,都在實作雙碳目标之路上搬出了自己的強項。

在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氫燃料電池、純電動汽車等方面,共同努力實作碳中和。

寫在最後

實作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實作可持續發展、高品質發展的内在要求。汽車行業起到的是示範性作用,如今在汽車領域,産業結構優化、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開發、綠色低碳技術全面推廣應用……這是新一代的發展浪潮,汽車行業正勇立潮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