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畫家有多“卷”?樹脂畫變工藝品,給外國畫家整不會了

“内卷”這兩個字,是2021年留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詞語,一時間整個社會都在内卷,行業之間、同僚之間,就連國小生都逃不過内卷的命運。

小绛任職在一個規模較大的公司,公司内部創造了許多莫名其妙的英文縮寫,一些縮寫就連網上都查不到。在企業内部教育訓練非要畫一張思維導圖,這還不算完,導圖裡的文字還要用英文,負責人一邊講一邊磕磕絆絆的跟底層員工翻譯,讓人覺得既無語又好笑。

這其實就是内卷最明顯的特征,公司沒有新業務拓展,隻有在内部環節中變得越來越複雜,同僚之間也在拼命地做無意義的表現。

中國畫家有多“卷”?樹脂畫變工藝品,給外國畫家整不會了

内卷這種現象往往發生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同行進行惡性競争,導緻每個人的效率降低,付出變多,收益卻在降低。

在藝術領域也存在中國式内卷,甚至,藝術領域的内卷比職場來得還要可怕。樹脂繪畫,相信很多人還沒有聽說過它的名字,但是,它内卷到讓人窒息的程度了,更可怕的是,内卷來自神秘的東方力量。

小绛第一次接觸到樹脂畫,是來自日本一位畫家的作品,随後過了幾年,樹脂畫逐漸發展起來,出現了越來越多著名的樹脂畫家。

中國畫家有多“卷”?樹脂畫變工藝品,給外國畫家整不會了

這種新型、又能呈現出3D效果的樹脂畫,在短時間内就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同時,也有不少藝術家轉行畫起了樹脂畫。來自中國的藝術家東思(翻譯用名)就是其中之一,他擅長用各種餐具,創作大量精彩的樹脂作品。

樹脂畫的創作步驟并不算難,在容器裡,先倒上一層樹脂,在這層樹脂上畫好最靠下的圖案,然後再到一層樹脂畫對應那一層的内容,依此類推,一幅樹脂畫就畫好了。用這種方式畫出來的樹脂畫非常立體,是以,樹脂畫又被人們稱為繪畫中的雕塑。

中國畫家有多“卷”?樹脂畫變工藝品,給外國畫家整不會了

創作樹脂畫,載體非常重要,許多畫家都會選擇深一點的器具,不過,對于喜歡内卷的中國藝術家來說,普通器具根本不能滿足他們對内卷的熱愛。于是,這個樹脂畫家拿葫蘆,那個樹脂畫家就找來椰子殼,導緻,樹脂畫的載體越來越奇葩。

為了展現自己的技巧(卷向全球),樹脂畫家東思開始用扇貝、海螺和生蚝殼來創作樹脂畫。這種特殊材料創作的樹脂作品,确實會給人們帶來一些驚喜。

中國畫家有多“卷”?樹脂畫變工藝品,給外國畫家整不會了

樹脂畫從出現在大衆面前,到現在還不到十年,樹脂畫家們還沒來得及将這種藝術形态介紹給更多的人認識,就快被來自中國的畫家“卷”跑了。小绛在最近一段時間,确實沒有發現更有突破性的樹脂作品出現。

中國藝術家用更加吸引眼球的畫材、超級低廉的價格,雙管齊下,讓許多外國樹脂畫家甘拜下風,也變相地把樹脂畫變成了工藝品,隻是不知道對樹脂畫行業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總之,能給我們帶來足夠精彩的作品就可以了,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樹脂畫家東思的貝殼樹脂作品吧。

中國畫家有多“卷”?樹脂畫變工藝品,給外國畫家整不會了
中國畫家有多“卷”?樹脂畫變工藝品,給外國畫家整不會了
中國畫家有多“卷”?樹脂畫變工藝品,給外國畫家整不會了
中國畫家有多“卷”?樹脂畫變工藝品,給外國畫家整不會了
中國畫家有多“卷”?樹脂畫變工藝品,給外國畫家整不會了
中國畫家有多“卷”?樹脂畫變工藝品,給外國畫家整不會了
中國畫家有多“卷”?樹脂畫變工藝品,給外國畫家整不會了
中國畫家有多“卷”?樹脂畫變工藝品,給外國畫家整不會了
中國畫家有多“卷”?樹脂畫變工藝品,給外國畫家整不會了
中國畫家有多“卷”?樹脂畫變工藝品,給外國畫家整不會了
中國畫家有多“卷”?樹脂畫變工藝品,給外國畫家整不會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