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魏忠賢在明末隻手遮天,為什麼卻鬥不過剛繼位,年僅17歲的崇祯?

勵志楷模魏忠賢

盡管當代,有着不少網文大量為晚明的“閹黨”,尤其是魏忠賢洗白,認為魏忠賢一心一意為了大明朝而鞠躬盡瘁,結果被崇祯帝誤殺,但實際上,在天啟朝,魏忠賢魚肉鄉裡,導緻民間十室九空,是曆史界公認的事實。

不過,如果從勵志角度上來說,魏忠賢算得上勵志楷模。

魏忠賢生于明朝隆慶二年(西曆1568年),出身貧寒,以至于目不識丁,并且,又有着好逸惡勞的惡習。最終,衣食無着的情況下,魏忠賢在萬曆時代,進宮做了太監,勉強混口飯吃。

魏忠賢在明末隻手遮天,為什麼卻鬥不過剛繼位,年僅17歲的崇祯?

魏忠賢雖然沒文化,但天賦異禀,記憶力超強,并且擅長鑽營之道,具備較高的智商。是以進宮後,很快發展出了不少優質的人脈。

天啟皇帝登基後,非常喜愛魏忠賢,逐漸将很多權力委任給魏忠賢掌握,以至于到天啟帝在位後期,魏忠賢有了“九千歲”的别稱。對于明帝國的官僚來說,在這時候,與其讨好天啟皇帝,不如讨好魏忠賢。

魏忠賢從一個白丁混混,混到帝國的九千歲,這一人生成就,在任何時代都堪稱勵志。

魏忠賢的末路

明朝天啟七年(西曆1627年),天啟帝駕崩。由于天啟帝膝下沒有兒孫,于是,按照宗法制度,皇位有天啟帝的弟弟、泰昌帝的另一個兒子——年僅17歲的朱由檢來繼位,是為崇祯帝。

崇祯帝登基前夕,得到天啟皇後的勸說,于是進宮以後,嚴防魏忠賢的謀害,并開始策劃對付魏忠一黨賢,而魏忠賢,也在天啟七年的年底畏罪自殺,沒能活到崇祯元年的到來。

魏忠賢在明末隻手遮天,為什麼卻鬥不過剛繼位,年僅17歲的崇祯?

之後崇祯帝在朝廷裡,陸續展開了一些清洗,最終在崇祯二年(西曆1629年),徹底清洗掉魏忠賢的勢力。

隻是,讓很多人感到費解的是,昔日漢獻帝、魏廢帝曹芳等君王,也曾考慮從權臣手裡奪回權力,但最終以失敗收場,唐朝唐文宗為了從宦官集團手裡奪回權力而策劃政變,最終也遭到失敗。而掌握大明朝政數年的魏忠賢,為什麼對一個少年毫無抵抗之力?甚至連崇祯元年都沒有熬到?

明清體制的特殊性

如果仔細觀察一下明清兩朝的曆史,我們會發現一個這樣的現象,那就是除了清朝的多爾衮以外,幾乎整個明清兩朝,都找不到權臣的存在——當然,鳌拜并非權臣,也并不像文學宣傳的那樣可以欺淩康熙帝。

魏忠賢在明末隻手遮天,為什麼卻鬥不過剛繼位,年僅17歲的崇祯?

這是因為明朝洪武帝時代開始,洪武帝總結前朝經驗,将所有權力,都集中于皇帝一身,并将其制度化、法律化。任何政令的頒布,以及重要的人事任免,如果沒有皇帝首肯,那就不能頒布。

尤其是兵權,是曆代明清帝王所牢牢掌控的。

在這種環境下,魏忠賢權力再大,也不過是來自皇帝的縱容,一旦皇帝表示收回權力,那麼魏忠賢将會成為無根之水,隻能坐以待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