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印度丞相在中國定居、40多個國家進貢,這個王朝達到海上貿易巅峰

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們有着非常悠久而璀璨的曆史。

在這五千年中,我們不僅僅有聞名海外的四大發明,有流傳千古的四大名著,還有至今都影響深遠的絲綢之路。

起源于西漢時期的絲綢之路,不僅僅是最早最重要的東西方文明交流通道,還首次建構起世界交通線路大網絡,促進了商品大流通,率先實作了東西方商貿互通和經濟往來,是人類曆史上文明交流、互鑒、共存的典範,具有重要的曆史價值。

印度丞相在中國定居、40多個國家進貢,這個王朝達到海上貿易巅峰

衆所周知,絲綢之路分為路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以南海為中心,形成于秦漢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印度丞相在中國定居、40多個國家進貢,這個王朝達到海上貿易巅峰

令人意外的是,宋朝雖然是我國曆史上商品經濟發展得最好的一個朝代,但卻不是海上貿易的巅峰時期。

宋朝時期,經濟雖然發達,但周圍少數民族政權林立,内憂外患,海上絲綢之路也是以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

相反,元朝才是我國曆史上海上貿易的巅峰。在那個時期,元朝的船遠至波斯灣和紅海海岸,而歐洲和非洲的旅行者也經由海路往返于東西方世界,是我國古代海上貿易最好的一個時期。

印度丞相在中國定居、40多個國家進貢,這個王朝達到海上貿易巅峰

我國是一個大國,海上貿易的曆史非常悠久,到了13世紀後期至14世紀中期,中國作為海上主導力量的趨勢則開始顯現。

來自于大草原的蒙古人所建立的王朝,為何能達到我國海上貿易的巅峰呢?

印度丞相在中國定居、40多個國家進貢,這個王朝達到海上貿易巅峰

可能,很多人都會表示不解和疑惑。

元朝之是以成為海上貿易的巅峰,有不少理由。

首先,他強大的實力是他最大的靠山。蒙古人征服了一個又一個國家,一個又一個民族,他們将自己的版圖無限擴大,橫跨歐亞大陸,其邊境很快到達海岸線,還展開了海外征服。

同時,元朝還不斷派出很多遣使去海外各個國家招降。

印度丞相在中國定居、40多個國家進貢,這個王朝達到海上貿易巅峰

比如,畏兀人亦黑迷失曾五次奉命出海,前往印度、斯裡蘭卡、占城、蘇門答臘等地。

楊庭璧曾四次前往印度西海岸的俱藍國,一路招谕諸國,令其奉表入貢。

......

那個時候的元朝,軍事力量強大,其他國家聞風喪膽,這是他能不斷發展海上貿易的原因之一。

同時,元朝有很好的政策支援,不斷鼓勵商人進行海上貿易。

印度丞相在中國定居、40多個國家進貢,這個王朝達到海上貿易巅峰

還在各港口設定了市舶司,對海外貿易進行管理。

甚至,元朝還自己出錢,設立“官本船”,這些船可以出海經商,還肩負着尋找珍寶、藥物以及運送使者的任務。

是以,那是一個海上貿易非常繁華的時代。

在元朝,有很多來來往往的外國人,有曆史上著名的馬可波羅,有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甚至,還有一個來自印度的丞相最終選擇在中國定居生活。

印度丞相在中國定居、40多個國家進貢,這個王朝達到海上貿易巅峰

這個在中國定居的丞相名為不阿裡,本來是南印度馬八兒國宰相,但後來因為與國王沖突激化,擔心被國王所害。

于是,在公元1291年随着元朝使者别鐵木兒來到中國,并定居于泉州。

印度丞相在中國定居、40多個國家進貢,這個王朝達到海上貿易巅峰

在元朝,僅忽必烈統治時期,就有約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來元朝進貢達110次。

在那個海上貿易最巅峰的時代,外國人馬可·波羅是這麼描述泉州港的:“假如有一隻載着胡椒的船去往亞曆山大港或者到奉基督教諸國的港口,那麼按照比例,必有一百艘船來到這座刺桐(即泉州)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