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朝的高薪養廉政策,為何最終失敗了?深度解析政策失敗的原因

宋朝的高薪養廉政策,為何最終失敗了?深度解析政策失敗的原因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

這句話出自宋朝的第3位皇帝,也就是宋真宗趙恒。這位皇帝在位時期倡導使用更高的薪水和俸祿來更加厚待那些在朝廷和地方做官的人,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響應趙匡胤重文輕武的政治方針,另一方面就是希望能夠通過更高的薪水來避免官員屍位素餐或者是腐敗的問題。因為在宋真宗的眼裡,倉裡實而知禮節,如果薪水和俸祿足夠優厚,官員就不會産生貪婪之心去做腐敗的事情,可是這個大政方針從根本上遭到了挫敗,這也成為北宋政治探索的一個重要部分。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問題的症結究竟是什麼,以及這樣的方式為何不能養官。

宋朝的高薪養廉政策,為何最終失敗了?深度解析政策失敗的原因

一、站在皇帝的角度分析問題

養官的社會背景

首先我們要了解這樣政策的時代背景,那就是在997年,趙恒擔任皇帝正式登上皇位,在他剛剛當政的幾年當中,他非常勤懇。而且對于朝廷當中的大小事宜,勢必躬親。他也希望自己能夠大有作為,為國家做出一定的貢獻,他降低了農民的賦稅,而且讓每一個地方官員都定期來到京城朝廷當中述職。這樣的政策使得國家政治趨于平穩,人民生活得到大的改觀。也正是這樣安定的政治局勢,使得國家能夠相對平穩和平的韬光養晦走向繁榮的道路。

在當時經濟上手工業商業紡織業造紙術大規模應用普及,而且工商業階級開始興盛,很多著名的商業城市也登上了曆史舞台。因為合理的農業灌溉技術以及大規模建設的水利工程,農業産量也大大增加,這樣良好而清明的社會狀态,被後世稱之為鹹平之治。

科舉制度走偏

而對于宋真宗本人,正如他在他的勵志學篇的著作當中提到的那樣,他十分注重文人階層的建樹。更是将讀書作為一件畢生的追求,他鼓勵很多下層人民百姓發奮立志讀書,然後通過科舉來獲得自己施展抱負的機會。是以他在官僚體制方面大規模提升官員的薪水,他認為這樣可以更好地鼓勵下層人民,進而讓更多的人發奮立志,但是最後這樣的政策卻沒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原因也多種多樣,如果我們簡單分析,無外乎以下幾點。

二、何人之罪過

寒門學子讀書的目的變質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在宋真宗下達指令之後,官員的薪水确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當時的包青天包拯雖然以清官和公正自封,但是他的俸祿确實高于其他的朝代。在他當官最為順暢,平步青雲之時,他能夠同時兼任三個崗位,分别是龍圖閣大學士,尚書省師郎中和開封府尹。每個月的薪水更是層層疊加,讓很多人豔羨。是以事實上講官員的薪水确實得到了提升。可是宋真宗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人本性的貪婪,因為宋真宗出身于皇權貴族,從小嬌生慣養寵命優渥。

是以他自然不會把薪水放入以及榮華富貴這樣的虛浮的物質生活放在眼裡,可是他沒有換位思考,站在官員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的指令首先會助長那些貪官的嚣張氣焰,而且會引導一種不良好的做官風氣。讓很多下層人民都将考科舉作為自己擺脫貧困的道路,而不是作為為國家社會做貢獻的途徑。是以他們考取科舉制的目的并不是在職位上嘔心瀝血的工作,他們要做的就是在考取科舉之後盡享榮華富貴,而且盡可能多的為自己争取金銀财寶。是以這樣的政策,不僅使得很多貪官更加貪婪,而且讓科舉這樣良好的制度有一些變質,誤導了許多下層寒窗學子。

政策單一不健全

第2點就是宋真宗在大規模提高薪水時,忽略了客觀經濟的發展規律,因為即使是當代社會,貨币發行量過高就會導緻通貨膨脹,是以當我們要發行貨币時,必然要通過其他的财政政策來進行輔助,進而将通貨膨脹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内。然而宋真宗沒有如此周全的考慮,更高的薪水就會使得官員階層收入增加,社會需求增加,進而市場上的貨币供應量更高,導緻通貨膨脹,然後物價上漲,進而使得雖然工資增加,但實際貨币購買力依然沒有得到實質提升。況且那些沒有得到更多薪水和勞動收入的下層人民,卻同樣要遭受物價上漲所帶來的困擾,進而就使得這樣的政策得不償失,因為它對不同的階級影響不同,

這也是導緻不公平的關鍵因素。

宋朝的高薪養廉政策,為何最終失敗了?深度解析政策失敗的原因

缺乏監督

最後的一個原因便是宋真宗沒有在根本上對整個官僚體系進行變革,單純的增加薪水是會造成負面影響的,而且配合上當時宋朝冗兵冗官冗費的社會現實,以及高度集中的皇帝權力,這就進一步使得增加薪水,會導緻朝廷的财政支出負擔加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宋朝通常會出現一個職位多個官員的情況,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在這個官位上有幾個人互相牽制,進而全力被分割黃泉不再受到威脅,但如果全部大規模加薪就會導緻朝廷要付出更多的金銀财寶來發工資,

這樣不僅僅耗費了财政收入實力,而且導緻冗官的情況愈演愈烈。

皇帝難辭其咎

綜合各種原因來考慮,我們會發現這種高薪養官的政策之是以會導緻腐敗,還是政治改革體制本身的失敗,因為宋真宗隻是在表面上純粹提高了工資,而沒有輔助其他的各種政策來協助這樣政策的實施。例如監督機制不健全,如果某一個崗位的官員發生了A錢腐敗,

那麼隻會影響其他官員以及整個官僚體系的風氣,沒有人加以制止,或者沒有人及時将這種情況舉報傳達給皇帝。

宋朝的高薪養廉政策,為何最終失敗了?深度解析政策失敗的原因

三、農民的聲音不得忽視

這樣體制的結果就是使得很多小官開始變得更加貪婪,因為薪水讓他們嘗到了甜頭,他們就會借這樣的機會和平台來大肆腐敗。

這會讓下層人民階層非常不滿

,因為他們辛苦工作努力上交的賦稅竟然被朝廷分發給了各級官員,而且各級官員也變本加厲A錢受賄。無論是地方縣級機關的小官巨貪,還是上層階級的不作為都使得農民對官僚體系更為不滿和憤恨。這就直接導緻了社會不會是以而安甯,反而會有爆發農民起義的危險。

是以,如果我們縱觀曆史,自然就會清楚地了解到高薪養官政策失敗的原因,是以我們應該吸取教訓,那就是要以人民的利益為基準,首先保證下層階級民生得到保障。然後再對官僚體系進行變革,而在變革的過程中還要提升官員的文化素養和自身行為水準,讓他們做到自身正直清廉,

從思想上

戒掉

A錢,這才能是從根本上養官,并且形成良好政治風氣的源泉。

第一張圖:一個宋朝官員,跟宋朝皇帝趙恒說,今年大豐收,國泰民安!

第二張圖:一個老母親對正在讀書的兒子說“兒啊,努力讀書,以後做官了,賺大錢過好日子”

第三張圖:一個百姓要辦事,當官的說,我要和我的上司申請,通過多重稽核才能同意

第四張圖:宋江旁邊,有好幾個好漢,宋江喊了一句“上梁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