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最後卻被女婿坑死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立自己的長子李承乾做了太子。李承乾雖然從小很聰明,也深得李世民的喜愛。但這位大唐的太子卻腿部有殘疾,無論如何這對一個人的心理多多少少是有影響的,尤其是大唐李家這樣有着草原血統的人家。是以因為腿殘的問題,李承乾多多少少有些自卑。

李承乾總擔心皇太子的位置不保,又況且他的那些兄弟們不僅身體都健全,又一個比一個優秀。這更加加重了他對太子之位的擔憂,于是642年在刺殺胞弟李泰未果的情況下,李承乾決定,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像李世民那樣提前登基。但不幸事情敗露。

太子謀反不可能是一個人的事,當時參與謀劃的還有一位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侯君集。

他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最後卻被女婿坑死

侯君集是豳州三水(今陝西旬邑土橋鎮侯家村)人,關于他加入秦王府前的事迹,曆史記載的甚少。隻是說這個人早年比較浮誇,跟人學習弓箭,成績不咋地還很愛吹牛,說自己多麼多麼的勇武。

加入秦王府後,侯君集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不少戰功得到了李世民的賞識。後來被封為左虞侯、車騎将軍,封爵為全椒縣子。玄武門之變時,侯君集更是立下了不可抹滅的功勞。李世民登基為帝後,侯君集晉升為左衛将軍,爵為直接成了潞國公,賜邑千戶,後又被封為右衛大将軍。

630年,李世民登基的第四年,侯君集被任命為兵部尚書。侯君集雖然戰功不小,但他文化基礎薄弱,是以唐朝完成了統一大業後,侯君集也開始了狂補文化知識。李世民讓李靖教他學習兵法,後來侯君集竟上告李靖要謀反。原因很簡單,原來每講到精微之處,李靖就不講了。

他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最後卻被女婿坑死

李世民對侯君集也比較信任,聽了他的話于是叫來了李靖詢問。李靖說:“

此君集反耳。今中夏乂安,臣之所教,足以安制四夷矣。今君集求盡臣之術者,是将有異志焉!

”(《大唐新語》)。意思是說,李靖教給侯君集的兵法足夠他安定四方之用了,他嫌學的少,是他有異心想造反才對。

當時侯君集還沒有任何造反的迹象,李世民對此也不怎麼相信。635年,侯君集跟随李靖出擊吐谷渾。這次唐擊吐谷渾之戰,斬獲頗豐。後來侯君集又接連升遷,不僅能領兵打仗,而且還能直接參與官員的選拔。在朝堂能治國,在疆場能安邦,侯君集一時間享有很高的聲譽。

639年,高昌王麹文泰想跟唐朝決裂。李世民于是派侯君集前去讨伐高昌,這一次侯君集不僅出色的完成了任務,而且直接把高昌國給滅了。雖然立下了大功,但攻滅高昌國後,侯君集竟将所獲高昌國的寶物據為己有。上行下效,他手下的将士們知道這事後,也紛紛盜取繳獲的珠寶。

他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最後卻被女婿坑死

侯君集擔心自己的醜行被揭露,是以對将士們的行為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班師回朝後,侯君集還是被司法官送進了監獄。雖然後來平安無事被放了出來,但侯君集卻因而憤憤不平,覺得自己立下汗馬功勞,拿幾件戰利品怎麼了。于是643年,侯君集就把心中的不快向好友張亮吐露了一番。

關于侯君集和張亮的談話,《舊唐書》中是這樣記載的:

因攘袂曰:“郁郁不可活,公能反乎?當與公反耳。

”。這或許是侯君集當時的一時氣話,但沒想到轉過頭就被張亮出賣。張亮向李世民告發了侯君集,但李世民還是念及功臣的情分,并沒有聲張。并且此後,還命閻立本将侯君集等二十四個功臣的畫像畫到了淩煙閣,侯君集名列第十七。

他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最後卻被女婿坑死

但即便如此,侯君集心中的怨氣還是難消。正好這時太子李承乾正為自己的太子之位發愁呢,聽說了侯君集的事兒。當時侯君集的女婿賀蘭楚石在東宮任職,于是李承乾通過賀蘭楚石跟侯君集勾結上了。侯君集覺得李承乾好利用,就勸太子謀反。但李承乾和侯君集等商議一番後,還沒行事呢就敗露了。

《舊唐書》中記載:君集或慮謀洩,心不自安,每中夜蹶然而起,歎咤久之。

侯君集回到家後,也總擔心和太子的密謀洩露,因而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覺。他的妻子當時也發現了他的異樣,于是問他是否做了對不起國家的事兒,如果做了就去皇上面前認個罪錯。但侯君集沒聽,後來李承乾逼宮的陰謀果然洩露。

他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最後卻被女婿坑死

即使李承乾敗露,或許也并沒有什麼直接的證據直指侯君集。但怎料,侯君集的好女婿賀蘭楚石這時竟站了出來,跑到李世民面前直接揭發了侯君集和李承乾密謀之事。即便如此,李世民也并不想就此殺了侯君集,但群臣異口同聲,說不殺侯君集天理難容。最終不得已,李世民還是下令處死了侯君集。

臨死前,侯君集請求保全他妻子兒女的性命,好為其收屍。李世民答應了他的請求,侯君集死後,他的妻兒都被流放到了嶺南。李世民念及父子情深,沒有殺李承乾,隻是将其打發到了黔州充軍。

縱觀侯君集的一生,聰明固然聰明,隻是後來聰明反被聰明誤,本想利用李承乾出一口惡氣,但怎知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不僅砸毀了自己的前途,甚至将自己砸到了閻王殿,想來真讓人唏噓。真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