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無償,人皆有畏懼死亡者。然而有個民族卻是将死亡看的比生命的綻放還要美麗,它就是出名的大和民族。死如秋葉之靜美,就像櫻花的凋零,那一瞬間的綻放深深的影響了一個民族上百年。菊與刀這部作品就深刻的揭示了這個民族的特色,好戰,欣賞義士,輕生死。正如我國古代春秋時刻的死士一般,士則一怒,流血百步,天下缟素。這樣一個深受着中國文化熏陶的鄰國,最終卻走向了向他的恩師舉刀相向的地步。

罪惡之刀
上千年的文化輸出,一招不慎,就使得國家積弱,原本身邊的小弟也出來大肆掠奪,一個民族的苦難揭示了永恒不變的真理,想要使别人不小看你,就要先自己強大起來。
在幾十年的學習西方改革後,大和民族的當權者看到昔日學習的對象中國日益疲憊,他們就有了野心,想要吞并這個富饒的國家。在清理掉國家内部的反對者後,一場戰争悄然發動,他們登上了夢想的土地,渴望着占領這一切。卻沒有想到,看似疲弱的猛虎,正是被他們所驚醒,在咬掉猛虎身上的爛肉之後,這頭老虎最終要反擊到底。
日軍
率領陸軍登陸之後,他們放下海口,三個月内結束戰鬥,卻不想僅僅一場上海戰鬥就打了三個月。艱苦的戰場,是生死的絞肉機,戰鬥的死亡成了血腥的暴徒的甜味品,在軍國主義的洗腦之下,死亡,尤其是對天皇的效忠,這是軍人最大的榮譽。甚至連戰鬥的刀之上都刻印着象征皇室的菊花圖案,窄細的軍刀是他們精神的寄托,卻不知這刀上面染下了多少無辜百姓的鮮血。
在國軍隊南京的戰鬥失利之後,被戰鬥的殘酷所影響,原本就很暴掠的士兵幹起了慘無人道的事情,一場屠殺,染紅了整片土地。在這其中最為讓人憤怒的就是,這些反人性販子中,竟然有人組織幹起了殺人比賽,比誰殺的人最多,而獎品就是一把品質上品的倭刀。這些暴徒喪心病狂,在一場場慘無人道的追逐之後,這把倭刀被勝利者拿了過去,後來它還被刻上在這次比賽中殺107人的字。
幾年後,這些暴徒被打敗,投降。而那把刻有字型的倭刀也随着主人的失敗而被繳獲,當時獲得這把刀的将軍将他帶往了台灣,深藏于台灣的博物館裡面。後來,日本人聽說了這件事情,想要出價100萬美金将這把刀買走,以此來銷毀罪證。然而這曆史的罪證當然不能輕易被拿走,博物館的人言辭拒絕了他們,那場大屠殺的罪證終将被世人揭開。
屠殺
直到今天在日本的國民教課書裡面,對于南京的那場慘無人道的案子,仍舊沒有正面承認,甚至他們還教導自己的國民沒有侵略的事實,在不停的淡化當日的罪行。一個堂堂的大和民族,竟無法直視自己當年的錯誤,所謂崇尚死士的貴族精神,或許也早已變了味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