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爽有天子有軍隊,打司馬懿有必勝把握,為何卻拱手投降?

曹爽,字昭伯,沛國谯縣(今安徽亳州)人,是大司馬曹真長子。自從曹休、曹真去世之後,曹家将權便有九年的空檔期,在這期間軍事指揮權落到了司馬懿和外姓大臣的手裡。後來魏明帝曹睿,病的十分嚴重腦子不清楚,掌握重要機密的孫姿,劉放二人,十分厭惡夏侯獻和曹肇,都是為了自己利益而推舉曹爽和司馬懿為輔政大臣。如果曹爽真的有實力,那麼曹家将不會出現為期九年的空檔期,總的來說,曹爽能夠成為輔政大臣,僅僅是因為,他是曹真的兒子,各方面勢力權衡利弊後,曹爽是個最優的選擇罷了。

曹爽有天子有軍隊,打司馬懿有必勝把握,為何卻拱手投降?

曹爽最開始執政的時候,為人謹慎,尊重同僚,但是時間一長,仗着自己的身份和權力,便開始有點飄,排擠異己,結黨營私。連太後都被軟禁,霍亂後宮,司馬懿被他狠狠的打壓了十年之久,滿朝的文武大臣都被他給得罪光了。

後來,司馬懿趁曹爽陪着皇帝外出祭拜的時候,聯合郭太後和朝中的大臣們,關閉城門,發動了高陵政變,控制了整個京城,要求罷免曹爽,便派人告訴曹爽,讓他回來投降,并把皇帝帶回來。

司馬懿給曹爽的選擇是:放棄自己的權利,可以保住官爵和他的富貴。擔保人分别是太尉蔣濟、尚書陳泰、侍中許允、殿中校尉尹大目,這些人都是朝堂上的重臣,其中還有人是曹爽的親信。

曹爽有天子有軍隊,打司馬懿有必勝把握,為何卻拱手投降?

但是當時有個大臣叫桓範,從京城逃出去,跑到曹爽處,給他出謀劃策,他告訴曹爽,此時絕對不能投降,應該奮起反抗、皇帝在我們這邊,我們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皇帝的指令誰敢不聽。如果不聽這就是謀逆大罪,我們的勝算還是很大的。二就是,雖然司馬懿控制了城中的部隊,但是中領軍還在城外,中領軍是曹爽的直屬部隊,曹爽可以直接控制并下達指令,而且洛陽典農也在城外,曹爽也可以調動。三、許昌有充足的兵器,很快就可以運送到部隊這,用這些武器武裝軍隊,完全是夠用的。第四就是桓範就是大司農,主要掌管糧草,大印在手,糧草調動隻是分分鐘的事情。糧草,武器,軍隊都有了,而且還有皇帝這張王牌,勝算還是十分巨大的。

擺在曹爽面前的是選擇,讓他十分糾結。把權力交出去,做一個沒有任何權利的有錢人,要不然就是去奮力打一場不知道勝算如何的仗,如果赢了,那麼權利和富貴都在,如果輸了就是一敗塗地,可能連性命都保不住。而且司馬懿那邊有那麼多大臣做擔保,恐怕也是信得過的。

是以曹爽在經過一夜的思想鬥争後,沒有聽從桓範的勸告,決定去向司馬懿投降。氣的桓範說,曹真是個大英雄,怎麼生出了你這樣蠢笨的兒子呢?桓範确實也是應該生氣,本來跟曹爽沒有什麼特别密切的聯系,但是覺得曹爽赢得把握比較大,是以才去賭一把。隻可惜他看錯了曹爽,沒有想到曹爽是一個這樣的人,賭錯了人,白白搭上自己的性命。

其實司馬懿内心也是真的很擔心吧,曹爽萬一真的聽了桓範的建議,挾天子以令諸侯,調動軍隊來反抗,那麼這場仗的輸赢真的是很難下結論了吧。當知道曹爽選擇投降的時候,内心肯定是慶幸的,不費力便解決了一個隐患。

曹爽有天子有軍隊,打司馬懿有必勝把握,為何卻拱手投降?

曹爽在當了這麼多年輔政大臣,在朝廷上為所欲為,打壓司馬懿,那他必定也知道桓範的計策是可行的,那麼為什麼他還選擇了投降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曹爽的家人還在城中,他顧念家人

曹爽陪着皇帝去祭祀,斷不能把所有家人帶上,而且也沒有料想到司馬懿會發動政變,肯定不能提前安頓好家人,如果開戰,那麼家人就是曹爽的一大軟肋,增加了司馬懿的籌碼。而且按照司馬懿所說,隻要自己交出權力,就可以保住爵位和富貴,還可以保住家人的平安,按照常人的思路這也是很正常的。如果聽從了桓範的建議,家人可能都會被殺害。在這一點上看,曹爽還是不錯的,十分顧念家人。

他沒有看透司馬懿,錯信了他

曹爽這件事兒的本身就是一場博弈,隻能說司馬懿談判的條件十分有誘惑力,而且,之前的時候,跟司馬懿的關系并不是特别的僵,沒有動過司馬懿手下的人,是以他認為,司馬懿不存在壞恨在心這回事兒,而且司馬懿之前為人十分的低調,曹爽本身又是皇室的貴族,他怎麼可能說殺就殺呢。而且當時司馬懿提出的條件,還有朝中的重臣做擔保,其中還有自己的親信,增加了可信度。這些條件都影響了曹爽的判斷力,以至于輕信了司馬懿,如果他沒有相信,那肯定是不一樣的後果,可能曆史就要改寫了。

曹爽有天子有軍隊,打司馬懿有必勝把握,為何卻拱手投降?

曹爽本身的性格

在文章剛開始的時候就提到,曹爽本身并沒有很強的能力,他能成為輔政大臣就是因為他是曹真的兒子。各方勢力權衡利弊後,他是最好的選擇,如果沒有曹爽,也會有其他人來代替他罷了。他的一生真的是毫無建樹,唯一一次的南征蜀漢,也大敗,他本身又是貴族,順風順水,沒有經曆任何的波折,他是這樣的性格也不奇怪。就連蔣濟都認為,他是“驽馬”。其實,曹爽也挺可憐的,被别人生生放到這個位置上,最後落得這個下場。

曹爽自己沒有勝利的信心

根據曹爽自身的性格來看,他沒有信心也是可以解釋的通的。司馬懿能征善戰,而且有豐富的帶兵經驗,自己隻有一次出兵還失敗了,是以他根本不相信自己是司馬懿的對手。在當時曹爽可以調動的軍隊都是雜牌軍,司馬懿控制的兵力都是主力軍,這兩大軍隊實力一比較,曹爽更沒有信心了,雖然皇帝在自己手上,但是皇帝還比較年幼,司馬懿那邊是太後的支援,這樣一比較實力懸殊,曹爽就有一種心理暗示,這場較量必輸,都已經有了這樣的想法,那還不如投降。

總結來說,曹爽自身有很多的優勢,奈何沒有發揮好,能力配不上所得到的權利罷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