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十而不惑”是何意,胡适做到了嗎?民國才女苦等7年未果

孔子在《論語·為政》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認為男人到30歲,是人格與道德并立之時,言行也有禮節。而“四十不惑”,是由“三十而立”得來,能進入“不惑”境界就是“知者”了。

“四十而不惑”是何意,胡适做到了嗎?民國才女苦等7年未果

孔子還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而“知者不惑”,并非學到的知識很完備了,就不會有疑惑了。而是能力的基礎上,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号稱中國近現代有名的思想家、作家的胡适,被認為“學貫中西”。那麼胡适四十歲是什麼樣呢?

“四十而不惑”是何意,胡适做到了嗎?民國才女苦等7年未果

45歲遇到才女

胡适能成為名人,得益于“庚子賠償”考取中國公學才留學美國。留學歸來後的胡适,成為新文化運分理處的代表人物,開始嶄露頭角,靠寫雜文而揚名,1932年出任北大文學院院長。

随着胡适名聲越來越大,到處講學遊學。1936年1月,胡适在上海時,遇到了民國才女徐芳。民國的才女太多,在那時接受過西式教育,會寫白話文,敢于抛頭露面,都可以稱得上才女,但要做有名的才女,還要付出臉皮或者肚皮。

“四十而不惑”是何意,胡适做到了嗎?民國才女苦等7年未果

徐芳為什麼能稱得上才女?主要源于人家的出身,徐芳是清朝科學家,我國近代造船業的先驅的曾孫女。而他的爺爺則是徐建寅,也是一位科學家,不過徐建寅也是清朝官員,其祖父的名氣比曾祖父還要大。

徐建寅曾與父親一起安慶軍械所供職。1875年,清朝要成立山東機器局,而且所造的武器裝備很先進,徐建寅在此任總辦。1879年,徐建寅被清朝派往德、英、法等國考察通路。1886年,徐建寅在南京建機器局,采用西法制成新式武器後膛招槍和鑄鋼。

“四十而不惑”是何意,胡适做到了嗎?民國才女苦等7年未果

1889年,清末維新變法時,徐建寅出任農工商督辦,不久又到福建船政局馬尾造船廠任提調,後任湖北省營務總辦,以及保安火藥局、漢陽鋼藥廠的督辦。1901年3月,徐建寅在鋼藥廠與勞工試制無煙火藥,突然爆炸因公殉職。

介紹了徐芳祖父的情況,也就能明白徐芳如何能成為才女了?在民國想成為才女,家裡沒錢沒勢根本不用想,是以很少有農村姑娘能成為才女。

上海也是胡适的老家,胡适這次也是故地重遊了。但胡适遇到徐芳,才子遇佳人,立刻産生共鳴與戀情,隻一個月時間,就讓兩人成為知己。閑話不說,用徐芳的話說:“我們同在上海找到了快樂”。這也是成熟男人有魅力,當然胡适有才也有魅力。

苦難7年無果

對于這一短暫戀情,胡适并沒在意,但徐芳卻放在心上,除了經常給胡适寫信,希望将這段感情保留下來。但可能嗎?

胡适此時已經結婚29年了,而且已經45歲了。借用孔子說到了“不惑”年齡。而胡适的妻子是個小腳女人,13歲與胡适訂婚,沒啥文化,比不上徐芳這樣的才女。是以,1923年7月,胡适提出離婚時,原配妻子拿起菜刀,以殺兒子為要挾,從此胡适再不敢提離婚二字。

“四十而不惑”是何意,胡适做到了嗎?民國才女苦等7年未果

随着時間的延續,胡适根本沒有把徐芳放在心上。1937年,胡适已經去美國成為駐美大使了,他在美國又有一段新的婚外戀,對徐芳的熱情早就沒了。1941年4月,徐芳給胡适寫信,希望借助他大使的權力,讓她到美國留學深造。胡适根本沒有理會。而且與徐芳徹底切斷聯系,否則一個堂堂的駐美大使,傳出婚外戀情,必定是民國一大醜聞,南京方面不饒他,但他在文壇上的名聲就臭了。

“四十而不惑”是何意,胡适做到了嗎?民國才女苦等7年未果

1943年,苦追無果的徐芳也徹底失去對胡适的希望,于9月嫁給了徐培根。他這位老公是一名軍人出身,如果百科資料沒錯的話,此人抗戰時是李宗仁手下五戰區的參謀長,内戰時,擔任白崇禧的參謀長,背景灣并終老。

71歲一生總結

胡适1962年在台灣病逝,算周歲的已經71歲,這位被稱為“文人”胡适,自認為學的古文很好。但從他履曆看,15歲就基本脫離了中文學習,15歲在私塾裡能學到科舉考試用到的古文?

“四十而不惑”是何意,胡适做到了嗎?民國才女苦等7年未果

胡适被稱為“思想家”、“學者”,其實從他受教育和生活的經曆來看,23年時間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經曆,在其生命曆程中占了1/3,其所謂的思想也不過西式的思維罷了。我國是一個幾千年文化傳統沉澱的國度,與西方國家文化根本不同。

胡适自認為自己站在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高端,何謂新文化?中國傳統文化都是糟粕?就情感這件事來說,胡适“堅守”着自己妻子是一種無奈,他實際上滿腦子西方開放式思維。

還是專家學者來點評比較準确。

季羨林:“胡适是一個書生,說不好聽一點,就是一個書呆子。”

章太炎:“哲學,胡适之也配談麼?康、梁多少有些‘根’。胡适之,他連‘根’都沒有。”

“四十而不惑”是何意,胡适做到了嗎?民國才女苦等7年未果

李敖:“以他唱重頭戲的地位,四十年來,竟把文史學風帶到這種迂腐不堪的境地,脫不開乾嘉餘孽的把戲,甩不開漢宋兩學的對壘,竟還披着‘科學方法’的虎皮,領着‘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的補助,這是多麼不相稱的事!”

不知道各位看官如何看待胡适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