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淩晨四點進停車場,隻為搶充電樁”,新能源車主如何挺過冬天?

“你見過淩晨4點的洛杉矶嗎?”

北京電動車車主表示:淩晨四點的洛杉矶咱沒見過,但淩晨4點北京順義的充電樁咱常用。

據北京日報近期對順義牛欄山鎮一個配公共充電樁的停車場進行調查,有些新能源車主淩晨四點抹黑進場,隻為搶一個空充電樁,評論稱,“跟偷地雷一樣刺激”。

“淩晨四點進停車場,隻為搶充電樁”,新能源車主如何挺過冬天?

購買電動車,固然享受了對牌照、油費和後續保養的優惠,但充電是個大問題。家裡有條件安裝私樁還好,否則隔三差五商場走起、半夜三更去搶公共樁,都會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想要在家偷會兒懶都不行,風雨無阻也得出門給電動車續命。

“順手充電”擋不住殘酷的現實

有朋友在買車前曾咨詢小志的意見,表示,雖然自家小區沒法安裝私樁,但考慮到現在好多中大型商場都帶充電,手機APP搜到附近3公裡以内有不少充電樁可用,想買一輛純電動車,逛街、看電影順手就把電沖了。

“淩晨四點進停車場,隻為搶充電樁”,新能源車主如何挺過冬天?

小志考慮到這是妹子的第一輛車,現身說法,把公共充電樁利害簡要說明。以離家最近的交通大學圖書館充電站為例,且不說一度電要1.96元,遠高于國網0.7元/度的價格,這裡私家車輛根本進不去,隻有限定持證人員才有資格。查了一下該網點的充電記錄,還停留在2017年,疫情爆發之前。

“淩晨四點進停車場,隻為搶充電樁”,新能源車主如何挺過冬天?
“淩晨四點進停車場,隻為搶充電樁”,新能源車主如何挺過冬天?

小志還讓朋友對比了高德地圖及某充電樁APP顯示的充電位置,發現兩者重合度不高,仔細一看,發現絕大多數都集中在園區、企事業機關及豪宅區,在當疫情防控的情況下,幾乎都進不去。

相比之下,附近的商圈如徐家彙等,充電資源相對豐富,但是人流量大, 停車費也高,能不能排到合适的快充樁,全靠運氣,在停車場轉悠及等待的過程中,錢包也在一點點癟下去。

還有一點要記住,出門要自帶雙頭槍,以免遇到排到了沒槍的尴尬局面。

“淩晨四點進停車場,隻為搶充電樁”,新能源車主如何挺過冬天?

在上海市區充電資源相對豐富的地方都艱難如斯,在北京等其他大城市或郊區,充電難更甚,甚至被消費者戲稱,“充電,跟偷地雷一樣刺激”。

北京日報近期調查了順義區牛欄山鎮的一個配公共充電樁的停車場,發現有新能源車主淩晨四點抹黑進場,搶到了10個充電樁中唯一的一個空位,長舒一口氣。

充電難,隻會加劇,不會減緩

充電難也擋不住大家買新能源汽車的決心,而膨脹的新能源車銷量,隻會讓充電更難。

今年前11個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299萬輛,同比增長166.8%,其中9月、11月新能源汽車滲透達到20%。新能源汽車銷量還有望持續走高。中汽協預測,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00萬輛,同比增長47%。

“淩晨四點進停車場,隻為搶充電樁”,新能源車主如何挺過冬天?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更為樂觀地估計,2022年全年新能源車整體滲透率應該在25-27%,對應銷量應該在500-550萬輛。

小鵬董事長何小鵬,也在近期表示2025年新能源滲透率預計将提高到了50%,這一資料達到國家規劃目标的2.5倍。

除了銷量提升外,電動車的性能相比早些年也有顯著提升。除了那些A00級的小車外,現在的電動車基本能達到400公裡左右,一些旗艦車型續航能達600-700公裡,也可緩解裡程焦慮,減輕充電負擔。

“淩晨四點進停車場,隻為搶充電樁”,新能源車主如何挺過冬天?

但充電難這個系統性難題,還需要監管部門、國家電網、充電樁公司及相關企事業一起解決。

春節開電動車回家,隻會比十一更難

今年十一長假期間,電動車充電難、趴窩出盡了風頭。春節将至,要不要回家過年,是否要開車回家又成為新能源車主的大問題。

現在市面上絕大多數新能源車都會在冬季遇到續航裡程大幅縮短的問題。冬天天氣更冷,充電更慢,是新能源車主最難熬的時間。

“淩晨四點進停車場,隻為搶充電樁”,新能源車主如何挺過冬天?

“我以為最多續航打八折,沒想到直接縮水近一半,如果打開座椅加熱等輔助功能,續航也就250公裡。”一位上海的電動車車主表示,他的車标準續航520公裡,低溫最多能跑300公裡,打個六折。

據不完全統計,低溫電動車續航裡程縮水,涉及的車企包括特斯拉、蔚來、比亞迪等多家主流車企。經過多年發展,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在不斷提升,但在低溫下,其續航裡程與廠家标定裡程相差甚遠。

“淩晨四點進停車場,隻為搶充電樁”,新能源車主如何挺過冬天?

“沒有降溫前,我們用直流快充半個小時充滿,現在天冷了,充滿要延長一個小時。以前每天隻需要充兩次電,現在天氣冷一天要充三次電。” 某電動計程車司機表示。

如今疫情零星爆發,開車可降低與大量人群接觸的頻率,不失為一個好選擇。但是看到零下天氣裡,縮水的續航裡程,新能源車主實在硬氣不起來。

寫在最後

汽車其本質就是消費品,不少人買新能源車其實就是圖個免費綠牌,而且充電後期使用成本低,綜合測算下來,似乎占了不少便宜。

但是,是否具備日常停車、充電的條件,仍然是買車的重要參考。如果不考慮後果,貿然地買了新能源車卻無法順暢地用車,那就是給自己找個爹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