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望2021|告别飯圈亂象,娛樂行業“清朗”大浪淘沙

記者 | 劉燕秋

編輯 |

1

從倒奶事件引發偶像選秀被叫停,到吳亦凡、鄭爽等偶像接連塌房,再到“清朗行動”整治飯圈文化,2021年的娛樂圈正在經曆一場大地震。

飯圈指的是因同一明星或偶像而結成的粉絲社群,它原本是追星亞文化的産物,但在國内,資本的介入給飯圈帶來了深刻的影響。粉絲和偶像之間結成了利益關系,由此飯圈成為一個環環相扣的商業鍊條上的一環:在資料至上的追星邏輯之下,打投組、資料女工這樣的群體出現了,粉絲用整齊劃一的行動和資料支撐起了明星的商業價值,而這又與看重資料的資本的邏輯不謀而合。

但飯圈行為并不總是理性。去年肖戰227事件已經揭開了飯圈非理性的一面,今年伴随飯圈亂象愈演愈烈,粉絲互撕謾罵、拉踩引戰、惡意營銷等現象屢見不鮮,加之過往被制造出來的“頂流”紛紛跌落神壇,規範飯圈刻不容緩。

自今年6月起,以國家網信辦開展的“清朗·‘飯圈’亂象治理”專項行動為标志,這場由國家出手的整治行動來得恰逢其時。

流量失控,國家出手

一系列風波的起因是那個指向《青春有你3》的倒奶視訊。視訊中,一群人圍坐在溝渠邊,把瓶内的牛奶全部倒進了溝裡,僅留下用于投票的瓶蓋。5月4日晚,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在微信公衆号上發文,責令愛奇藝暫停《青春有你》第三季後續節目錄制。5月6日晚,愛奇藝官方微網誌釋出緻歉聲明,同時公布整改措施。

政策很快指向了網絡綜藝。5月10日,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綜藝節目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強調節目中不得設定“花錢買投票”環節,嚴禁刻意引導、鼓勵網民采取購物、充會員等物質化手段為選手投票。随後,在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組織召開的座談會上,愛奇藝創始人兼CEO龔宇表示,愛奇藝取消了未來幾年的偶像選秀節目和任何場外投票環節。

倒奶視訊所暴露的是以流量為主導的偶像選秀投票機制上的弊病。從2018年的《創造101》開始,四年偶像選秀在收獲了大衆關注度的同時,也暴露出了模式、機制上的各種問題,國内的飯圈文化同樣需要正确的引導。

回望2021|告别飯圈亂象,娛樂行業“清朗”大浪淘沙

圖檔來源:《青春有你3》官方劇照

事實上,在《青春有你3》被叫停之前,有關飯圈亂象的讨論已經出現在了今年的兩會上。比如,當時就有人大代表建議,粉絲後援會應該在民政部門登記,明确責任,規定權利、義務。

更明确的整治行動始于6月15日國家網信辦開展的“清朗·‘飯圈’亂象治理”專項行動。針對“飯圈”粉絲群體在網上互撕謾罵、應援打榜、造謠攻擊等問題,該行動提出将重點打擊誘導未成年人應援集資、高額消費、投票打榜等5類“飯圈”亂象行為。

從8月起,這場整治開始進入實質性的落地階段。

8月25日,微網誌管理者釋出社群公告稱,因雙方粉絲群體對立互撕事件持續發酵,微網誌共禁言賬号2080個,關閉賬号2459個。其中,趙麗穎工作室采取禁言15天的處罰措施,趙麗穎官方後援會微網誌賬号被永久禁言。這是清朗專項行動以來,首個因“互撕”遭大規模禁言的粉絲群體。

8月27日,中央網信辦釋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的通知》指出,要取消明星藝人榜單,同時優化調整排行規則、嚴管明星經紀公司、規範粉絲群體賬号、嚴禁呈現互撕資訊、清理違規群組版塊、不得誘導粉絲消費、強化節目設定管理、嚴控未成年人參與、規範應援集資行為。

這意味着平台榜單、經紀公司、網絡綜藝等均被納入整治範圍。微網誌明星超話榜、艾漫資料、FUNJI等機構的藝人資料排行榜都随即下線或進行産品優化。

倒奶事件後,鄭爽代孕生子、吳亦凡因涉嫌強奸罪被刑拘等事件陸續爆出,整治範圍也進一步擴大。

9月2日,中宣部印發《關于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把整治範圍從飯圈擴大到整個演藝娛樂行業。《通知》要求遏制資本不良牟利,抵制天價片酬,合理配置成本比例,嚴厲查處偷逃稅行為,有效維護市場秩序。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釋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文藝節目及其人員管理的通知》提出,要堅決抵制違法失德人員、堅決反對唯流量論、堅決抵制泛娛樂化、堅決抵制高價片酬、切實加強從業人員管理、開展專業權威文藝評論、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切實履行管理職責監管動向。

随着中央網信辦、國家廣電總局等管理部門的深入整治,各大平台也紛紛釋出整治飯圈亂象公告。比如,針對“吳亦凡事件”引發的不當言論,微網誌管理者釋出微網誌社群公告稱,截至8月1日晚,關閉錯誤導向超話108個,解散違規群組789個,堅決遏制非理性行為,堅決處理極端言論。對于借機尋釁滋事、攻擊政府機構、惡意營銷蹭熱點、惡意洗地等違規賬号予以嚴肅處理,已禁言和永久關閉賬号共990個。

被飯圈影響的微網誌、豆瓣、視訊網站……

整治飯圈,首當其沖的是微網誌。

8月6日,微網誌宣布下線“明星勢力榜”。之後,微網誌又全面下線了超話子產品中的明星、CP、音樂分類超話排行,嚴禁在超話中出現打榜子產品、嚴禁違規集資行為等。微網誌還在熱搜榜首頁下降低娛樂資訊比重,根據微網誌8月釋出的《微網誌熱搜榜趨勢報告》顯示,2021上半年,熱搜社會熱點和垂直熱點占比大幅提升,娛樂熱點占比從34%下降到26%。

過去,娛樂明星内容是微網誌最重要的流量來源。在向移動網際網路轉型的過程中,微網誌先後推出了明星勢力榜功能和超級話題功能,成為粉絲打投的主場。粉絲battle,微網誌獲利,根據自媒體“科技考拉”曬出的一份頭部流量藝人在微網誌收到鮮花數的統計表格,粉絲為微網誌氪金支出高達1億。

回望2021|告别飯圈亂象,娛樂行業“清朗”大浪淘沙

圖檔來源:科技考拉

對飯圈亂象的整治勢必會影響到微網誌。12月8日,微網誌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此前,微網誌在招股書中表示,已在适用于微網誌業務的範圍内采取了《通知》中規定的措施,包括取消平台上的明星勢力榜功能。雖然現在上市後的财報還未釋出,但可以想見,在整治飯圈的政策下,微網誌的使用者活躍度、增值服務收入等或将受到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微網誌近期還推出了專門扶持演員的“青雲計劃”。根據微網誌的說法,該計劃将在微網誌等社交平台進行藝人業務能力展示、優質作品宣發等内容産出,從源頭建構良好明星内容生态及星粉互動關系。鼓勵演員在微網誌上建構個人品牌,可見娛樂内容對微網誌的重要性,在飯圈整治趨嚴的背景下,如何組織好平台上的娛樂内容考驗着微網誌的智慧。

豆瓣是另一個和飯圈有深度關聯的平台。早在去年,就有圖書編輯控訴王一博部分粉絲有組織地批量囤養豆瓣号,一五星粉黑大戰則直到最近的播出的由王一部落客演的《風起洛陽》仍在上演。

回望2021|告别飯圈亂象,娛樂行業“清朗”大浪淘沙

圖檔來源:王一博微網誌

9月,為響應“清朗行動”要求,豆瓣曾釋出公告稱,将治理小組中的“飯圈”亂象,之後關閉了所有小組的回複功能,9月底又将“豆瓣艾瑪花園”“豆瓣茶水間”等小組解散或關停,豆瓣青青草原小組、踩組、秀組等娛樂小組進入不限期停用整改,粉絲數量超過68萬的豆瓣鵝組則被暫停使用兩個月。

根據豆瓣官方11月26日的統計,删除違規及不良資訊超過7萬條,禁言違規賬号273個。解封後的豆瓣鵝組還設定了5道“清朗行動”相關的選擇題,組員需全部答對,才能繼續在組内進行操作。

和微網誌相比,豆瓣并未從飯圈生意中獲利太多,但接二連三的因為飯圈登上熱搜也屬實有管理不力的責任。

受到影響的還有制造了偶像選秀的視訊網站。

倒奶事件曝光後,在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組織召開的座談會上,愛奇藝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龔宇表示,愛奇藝将取消未來幾年的偶像選秀節目和任何場外投票環節。愛奇藝COO王曉晖在今年接受界面文娛采訪時透露,目前政策主要限制的,一類是南韓式的偶像養成系選秀,一類是三俗内容。“綜藝不能為了娛樂而娛樂,過去可能更偏重市場一點,有時候有意思要超過有意義,但大家沒有關注能帶來多少文化養分。現在主管部門在綜藝審查和監管裡面會更注重意義。”

取消偶像選秀類節目對愛奇藝影響如何?此前,龔宇在一季度财報後的電話會議中表示,對于愛奇藝的廣告收入影響還在評估中,“有,但不會很大。”

雖然偶像選秀過去給視訊網站帶來了流量和廣告收入,但單一類别的綜藝難以撼動平台營收。更大的影響在于,偶像選秀不僅是綜藝,還是一門被視訊網站寄予厚望的生意。

視訊網站在偶像生态中占據重要位置,由于目前國内偶像産業不完善,國内沒有自己的打歌節目實時提供流量供給,唱跳偶像大多隻能活躍在影視劇和綜藝裡。綜藝火了之後,在平台的偶像劇裡露臉,給劇集引流,成為一種普遍的偶像營運思路,這也涉及到視訊網站更大的商業版圖。

“愛騰優”之中,《偶像練習生》促成了愛奇藝旗下經紀公司愛豆世紀的誕生,男團UNINE的經紀公司愛豆青春最大股東是愛奇藝,藝人經紀業務方面,愛奇藝還投資了果然天空,内容方面和魚子醬文化深度合作。騰訊則投資了火箭少女101的經紀公司、《創》系列總導演孫莉的公司好楓青芸和“選秀教母”龍丹妮的公司哇唧唧哇。阿裡旗下的優酷在2017年與阿裡影業合資成立藝人經紀公司酷漾娛樂,為阿裡影業、優酷洋芋影視及相關内容合作提供資源。

飯圈整改之後,至少在最近幾年裡,視訊網站和偶像有關的生意算是偃旗息鼓了。

和飯圈集資相關的APP桃叭、超級星飯團、摩點都在整治中下架。這些公司也在嘗試新業務,比如海外明星的視訊簽售會,經營周邊的制作與售賣等。

“清朗行動”後的一系列政策還對行業片酬和影視劇創作風向等進一步提升了監管力度。

整頓飯圈,影響的其實是整個娛樂産業生态。編劇汪海林曾透露,電視劇賣給平台,合同裡經常有一條,播出期間上幾次熱搜,其中一個辦法就是請流量明星,讓他們的腦殘粉們去刷熱搜。即使到現在,流量+大IP的生産模式也并未完全消停。在此前界面文娛的采訪中,制片人陳益韬透露,“平台現在還是很看重藝人,導演、演員、劇本之中,演員比導演和劇本加在一起還要重要,因為S級劇集對應的其實就是S級演員。”

是以,藝人塌房是一個結果,背後是各個環節上的資本合謀。一場場風波也倒逼影視制作端反思既有生産模式。8月17日,中國電視劇制作産業協會編劇工作委員會發文呼籲,跟“唯流量論”說再見。文章表示:根據故事定項目,根據内容定價格,根據播出的真實效果定收益,徹底禁絕假收視率、假流量、假評分的操作模式。将選擇權交給真正的市場,交給真正的觀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