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司馬光砸缸,你可知救出小孩是誰?老師不會主動提起,後成重臣

《資治通鑒》是一本在宋朝年間編年體史書,總共294卷,曆經19年才完成,這本書的影響可以說和《史記》能夠相提并論,成書之後當時的各個學者争相點評,也成為了曆朝曆代将相的必讀之物,這本書的作者正是司馬光。

相信大家對于司馬光已經非常熟悉了,最主要的還是都聽說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司馬光砸缸,你可知救出小孩是誰?老師不會主動提起,後成重臣

當我們還在地上玩泥巴的年紀,七歲的司馬光已經在鑽研經典名著了,《宋史》記載:“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左氏春秋》恐怕現在放在幾個大人看,估計都沒有人耐得下心來。

司馬光是夏縣人,父親的名字叫做司馬池,當時出任天章閣待制,也就是宋朝皇帝私人的文學顧問,算得上家世顯赫了,是以司馬光從小也是土豪出身,衆所周知,土豪身邊往往是有着很多朋友的,是以每年都有着左鄰右舍的小孩子跑到司馬光的府上陪他玩。

司馬光砸缸,你可知救出小孩是誰?老師不會主動提起,後成重臣

天聖四年(1026年)的一天,衆頑童又跑到司馬光家玩鬧,他家的後花園立着一個裝滿水的大甕,一個皮孩就爬到了靠在大甕的假山上,想看一下裡面到底有什麼東西,結果這一皮就皮出了事,小孩很快就掉入了水中,在水裡拼命掙紮。

其他的小孩子都吓傻了,大家都隻有七八歲,都在玩泥巴的年紀,而且真的隻會玩泥巴,紛紛逃走,稍微聰明一點的就去趕快去找大人了,旁邊的司馬光看見了,知道這個時候再去向大人求援就已經來不及了,随即使用大石頭将大缸打破,溺水小孩也就得救。

司馬光砸缸,你可知救出小孩是誰?老師不會主動提起,後成重臣

平心而論,這個故事雖說精彩,但是相信現在很多機智的小孩都是能做到司馬光的行為的,之是以這個故事能夠名揚千古,還是因為司馬光本人的名氣太大了。但是你們知道,司馬光救出來的那個小皮孩是誰嗎?

能夠跟大官家的孩子玩到一起的,也肯定不是平凡人,這個人出身在北宋的名門望族上官家,名字叫做上官尚光,上官尚光年輕時官運亨通,平步青雲,根據上官家的家譜記載,上官尚光曾經出任過北宋宰相一之職。

司馬光砸缸,你可知救出小孩是誰?老師不會主動提起,後成重臣

這個說法有待考證,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上官尚光當時在朝廷中确實是身居要職,乃朝廷重臣,後來他為了答謝司馬光救自己一命,特意在城西龍提南坡為司馬光修建了一座叫“感恩亭”的亭子,如今依然流傳下來。

司馬光砸缸,你可知救出小孩是誰?老師不會主動提起,後成重臣

那麼為什麼老師從來沒有提起過司馬光所搭救的這個人呢?這要牽扯到後來的恩怨情仇了,上官尚光在和司馬光因為王安石變法進而意見不和,兩人反目成仇,這段曆史對于中國小生又太複雜,是以怪不得老師不會主動提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