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曉燕 編輯
何翔任 統籌
相信大家都聽過“黑匣子”,它本是飛機飛行資料記錄儀(FDR)的俗稱,可以給調查人員提供證據,幫助他們了解事故的真相。
現今,汽車的普及度越來越高,各類汽車事故層出不窮,汽車的安全性受到廣泛的關注。起源于航空領域的“黑匣子”也正逐漸發展應用到汽車領域,并将成為必備元件。
國家政策出台:新車将強制安裝EDR
日前,GB 7258--2017《機動車運作安全技術條件》國家标準第2号修改單釋出,自2022年1月1日開始,新生産的乘用車要求配備EDR(即 Event Data Recorder,汽車事件資料記錄系統)。
國家政策的出台,未來汽車配備EDR已成為必然。
汽車EDR收集資訊示圖
中國EDR标準(C-EDR)也已在2019年11月底确定,分為A、B兩個階段推進。
第一階段在2021正式實施,要求新申請的車型要能記錄并讀取A級資料元素;第二階段于2023年起實施,要求新申請的車型能記錄并讀取A B級資料元素。
觸發條件,基本參照美标。
EDR——汽車上真正的“黑匣子”
有人問了,我安裝行車記錄儀(DVR)了,還有必要裝EDR嗎?
現在很多車主會自發給自己的愛車裝上行車記錄儀,以備還原事故真相,這值得贊揚。但行車記錄儀僅能記錄簡單的GPS、視訊資料,沒有記錄事故發生時車輛運作的關鍵資料(車輛速度、方向盤的轉向角度、氣囊狀态、車輛制動狀态等)。
某交通事故的行車記錄儀監控畫面
EDR能記錄車輛碰撞前、碰撞時、碰撞後三個階段中汽車的運作關鍵資料(如車輛速度、車輛碰撞加速度、方向盤的轉向角度、發動機運作狀态、氣囊狀态、駕駛輔助系統、駕駛人在事件發生時的反應動作等重要資訊)。
汽車EDR的工作流程示意圖
這裡要提一下,EDR 的Event 的觸發條件是車輛橫向或縱向的速度劇烈變化。參照美标門檻值是125ms内8KM/h的變化。不過觸發并不意味着一定發生了碰撞或者事故,EDR标準還有一個鎖定标準,一旦鎖定,記錄資料就不可更改了。中國EDR标準鎖定條件:不可逆限制裝置(一般就是指任何一個氣囊)展開;150ms 時間區間内在 X 軸方向上的車輛速度變化不小于 25km/h。
安裝EDR可以在遏制嚴重交通違法,以及限制駕駛人員的不良駕駛行為、預防道路交通事故、保障車輛行駛安全等諸多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并且為事故分析和鑒定提供原始資料。
EDR面臨成本的問題
對車企來說,強制安裝EDR後,可以大幅度降低事故後因責任不清晰引起的負面輿論影響;對于消費者來說,有了EDR後,在遇到事故後也不會出現有理說不清的現象。不過随着EDR的大規模安裝,随着而來的還有一個問題:這個成本誰來承擔?
關于EDR的成本,此前特斯拉在美國和加拿大官網上線了EDR資料提取套件,售價為1200美元(約人民币7768元)。在“刹車失靈”事件發生後,特斯拉就在其美國官網上線了事件資料記錄器EDR查詢軟體,目前這一服務僅在北美地區開放,國内特斯拉的使用者暫時無法使用。
對于這樣一個接近8000元的裝置,其高昂的成本對于車企來說明顯是一筆很大的負擔,消費者對價格也是比較敏感的,如果大幅度提高新車價格則可能會導緻銷量不振,但是内部消化的話,這對本身賣車就不掙錢的車企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雖然從整個大環境來看,國家強制安裝汽車“黑匣子”是一件很積極的事情,但沒有給車企相應的補貼的話,車企的執行力度是否會大打折扣呢?如果執行不到位,是否有相應的懲罰呢?這些都是相關部門值得思考的問題。
事實上,這次強制安裝汽車“黑匣子”一步到位确實是可喜的。要知道,過去的這些年,國内很多車企對相關的安全裝置的強制安裝并不積極,就像這些年一直倡議強制安裝的胎壓監測以及ESP目前僅僅等來了胎壓監測的強制安裝,最重要的ESP目前還沒有更多的消息。
ESP的重要性不用多說了,無論是官媒還是各類自媒體以及車企都宣傳過它的重要性,雖然國家也一直倡議,但是目前ESP并沒有大範圍普及,在一些廉價車或者乞丐版車型,ESP仍然是比較罕見的裝置。
與汽車“黑匣子”近8000元的價格相比,2000元至5000元之間的ESP都已經無法全面普及了,汽車“黑匣子”的強制安裝也有可能面臨極大的困難。
寫在最後
可以說,“黑匣子”的優點和缺點都非常明顯,成本将是它推行的最大攔路虎。有人認為,這個汽車“黑匣子”很有可能會是過渡産品,特别是随着智能汽車發展的深入,一切都是資料化,記錄裡的資料上傳上雲,汽車“黑匣子”的重要性就會極具下降。對于相關部門來說,在汽車“黑匣子”強制安裝政策出台後,平衡各方的利益訴求将是接下來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希望這個好政策能真實落地,不要僅變成一紙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