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加爾各答黑洞事件,是英國人的誇大其詞還是印度人的野蠻殘忍?

事件簡概:

1600年,

伊麗莎白一世特許成立了英格蘭“商人冒險公司”,在印度,它已經變成了一個權力機構。

印度到年底的一個王公貴族,由于嫉妒這些入侵孟加拉的外國人,策劃了一次行動,讓世界為之震撼不已,據說,也是因為法國人驅趕他們而感到氣惱。

某個炎熱不堪的夏日,146位英國俘虜被孟加拉國王道拉的士兵推進了一個密封的地牢裡。

大家又熱又渴,大部人在早晨到來之前已經身亡,大家瘋狂的踩踏彼此,以求獲得更多的空氣和水。

到了第二天清晨打開地牢時,僅有23人生還。

消息很快傳到英國,在英國國内引起了軒然大波,被征服者的“野蠻”與“殘忍”引起了國民強烈的憤怒。

英國借此出兵入侵孟加拉,這就是著名的“加爾各答黑洞”事件,這件事件也導緻克萊夫率領的英軍獲勝,并于1767年建立了英屬印度王國。

加爾各答黑洞事件,是英國人的誇大其詞還是印度人的野蠻殘忍?

一、命運多舛的印度王國

衆所周知,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人口大國,屬熱帶季風氣候,

印度盛産香料、黃金以及水果。而自古以來,印度也無法逃脫掉被征服者占領的命運。最古老的印度河流域文明被稱為哈拉帕文化,但是最終卻衰落消失。

随着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為印度帶去了新的文化體系也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但這隻是個開端,波斯征服過印度河平原,亞曆山大大帝也入侵過印度,一波又一波的征服者進入印度又被新的征服者所征服。

直到1526年,巴布爾率軍入侵印度建立了莫卧兒帝國,也是印度最後一個帝國。

印度一直都是歐洲列強争奪的焦點,從1497年葡萄牙人達·伽馬開拓了印度航海線路後,這條線路就為從事殖民活動的葡萄牙以及歐洲各國打開了大門,

到1515年,印度及印度洋海域基本一直掌控在葡萄牙王國的手中。

而在之後的時間裡,貪婪的歐洲其他國家紛紛成立了自己的東印度公司,

比如英國東印度公司、法國東印度公司、丹麥東印度公司、蘇格蘭東印度公司、瑞典東印度公司、德國東印度公司等。

其中,荷蘭在1596年登上了印度的爪哇島,并且滿載印度特産的香料、水果等物傳回。此後,荷蘭快速以商業貿易的機會介入印度。

加爾各答黑洞事件,是英國人的誇大其詞還是印度人的野蠻殘忍?

1605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奪取了葡萄牙人控制的要塞安汶島。

1614年,荷蘭占領了馬六甲,與曾為海洋霸主的葡萄牙開戰并獲勝

,這也使得荷蘭在東亞和東南亞的控制權得到了加強和提升,

随着海上控制權的主導地位,荷蘭繼而對印度的胡椒、香料等産品進行強勢壟斷,以至于最後實作了對印度的殖民目的。

二、莫卧兒帝國

1526年巴布爾建立了莫卧兒王朝,紊亂的行政制度隻有依靠軍事機關才不緻于分裂。至17世紀中葉,印度大部分領土都處在莫卧兒帝國的統治之下。

莫卧兒帝國北面以喜馬拉雅山脈為界,西部據有阿富汗的喀布爾一帶,東邊則達到阿薩姆的邊境。

莫卧兒帝國是印度曆史上深入南部領土最廣大的政權。

18世紀初,除印度次大陸的極南端以外,整個印度都并入了莫卧帝國的版圖。

加爾各答黑洞事件,是英國人的誇大其詞還是印度人的野蠻殘忍?

1658年莫卧兒帝國的奧朗則布從父親沙賈汗手中篡奪了皇位,

奧朗是一個非常狂熱的穆斯林,他摒棄了宗教寬容政策,對非穆斯林征收人頭稅,将印度教徒逐出政府,并大舉拆毀印度教廟宇與神像。

與此同時,莫卧兒帝國不斷向外擴充版圖,而為了支付進行擴張戰争的經費,鎮壓日益興起的農民運動、部族起義,也需要巨大軍費,稅收大大增加。這些政策激起了莫卧爾帝國的非穆斯林人口的激烈反抗。

馬拉塔、錫克教徒和賈特人的起義,使莫卧兒帝國在德幹高原和旁遮普以及腹地的戰争常年連綿不斷,耗盡了王國的财政和軍用資源。

各地的起義,使整片整片國土脫離了莫卧兒帝國,國庫收入減少,賜予分封主的國有土地銳減,封建主也離心離德了。

人民運動和各地起義沉重打擊了莫卧兒帝國,使它處于風雨飄搖之中。

莫卧兒王朝此時已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帝國。

加爾各答黑洞事件,是英國人的誇大其詞還是印度人的野蠻殘忍?

三、崛起的歐洲人

當印度大陸上各路勢力争戰不休之際,英國逐漸從殖民印度的歐洲各國中脫穎而出。

1612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率軍擊敗了葡萄牙艦隊,在印度西部海岸登陸并建立了英國人在印度的第一個永久性商站。

1614年英國人再次在海戰中擊敗葡萄牙人,确立了在印度洋地區霸權。

英葡聯姻後,孟買作為葡萄牙公主的嫁妝轉讓給了英國

,此時,歐洲各國對印度大陸的争奪才剛剛開始。

1602年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荷蘭政府将證券折合為25000荷蘭盾入股東印度公司以增加公信力,

進而得以募集到更多的資金用于開拓新的殖民地和貿易航線。

1609年,在阿姆斯特丹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這意味着東印度公司能通過股票出售來換取更多的财富進行東征。

東印度公司從成立之日起就緻力于在印度次大陸的擴張,而荷蘭也成功将葡萄牙人攆出了馬拉巴海岸,并在奎隆、柯欽等地建立了殖民據點。

加爾各答黑洞事件,是英國人的誇大其詞還是印度人的野蠻殘忍?

雖然,荷蘭擁有大量的财富使其在東印度地區的競争中占盡風頭,但以貿易為主的荷蘭卷入了歐洲戰事之中,并且由于郁金香危機瀕于破産。

英國人抓住了這個時機,荷蘭衰敗,印度本土分裂,這是英國在印度擴張殖民地的最佳時刻。

隻剩下唯一能夠與英國抗衡的法國了,在殖民印度的過程中英、法兩國都大量招募印籍士兵,将其打造為自己殖民印度的工具。雙方在北美、印度等多個地方激戰。在印度戰場英軍于1761年攻陷了法國在印度的大學營本地治理。

四、加爾各答的黑牢

在和法國交戰的同時英國已開始發動對印度本土勢力的征服,

1756年印度孟加拉土邦的王位傳到了西拉傑·烏德·達烏拉手中。

這位年輕的國王僅有20多歲,對于英國東印度公司勾結貪官以及私下建築工事極為不滿,

英國人在他的國家肆意妄為,身為國王如果悶不做聲,他将如何服衆,如何捍衛他國王的權利。他開始試圖趕走英國人,然後由自己控制孟加拉的貿易。

加爾各答黑洞事件,是英國人的誇大其詞還是印度人的野蠻殘忍?

6月16日由西拉傑·烏德·達烏拉親自率領孟加拉軍隊攻占了英國人設在加爾各答的威廉堡據點

。而當時東印度公司守堡的士兵并未作多反抗,向孟加拉軍隊投降。

有146名英國人被捕,國王指令孟加拉軍隊不得随意處置這些英國俘虜

,而這些印度士兵們内心對這些侵占了他們國家的英國人并無好感,索性把他們關進了曾經英國人用來關印度人的牢房,這間牢房僅有兩扇對外的窗子,長約5.5公尺,寬約4.3公尺,總面積不過23.65平方公尺左右的面積。

140多人擠在這麼狹小的房間内,可想而知那場面是多麼不可思議。

這些英國人擠在小屋内,甚至連轉個身都很困難,期間有人哀求印度士兵,讓他們換個更大的房間。

但那些士兵拒絕了,開始陸續有人死亡,守衛見狀害怕死掉的人太多,會給他帶來麻煩,

是以拿了一點水給這些關在“黑屋”裡的英國人。

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

這些人見到水後立即失去控制,求生的欲望使他們紛紛争先恐後的往窗前擠,而比較弱的人在這些推擠中被踐踏緻死或壓死

146人在這個小房間裡關了一夜,到了隔天淩晨6點,

門被打開時,活着的隻有23人,另有7人因為脫水轉天而死,作為幸存者的霍威爾在獲救後,将這一事件報告給了英國軍隊。

“加爾各答黑洞事件”

傳到西拉傑·烏德·達烏拉耳朵中後,他也不相信怎麼短短十來個小時就死了123人。

西拉傑·烏德·達烏拉意識到事件的嚴重性,他處死了守衛,并且派人去英國人那裡談判,他希望補償死者家屬平息事件。但遭到了英國人嚴厲拒絕,他們将用武力來解決這件事。

加爾各答黑洞事件,是英國人的誇大其詞還是印度人的野蠻殘忍?

英國東印度公司委任克萊武率領土兵出征孟加拉,也就是後來發生的著名的普拉西戰役,孟加拉當時擁有5萬名軍隊,

而英國軍隊僅有3000名英印士兵,面對懸殊的實力對比英方主将克萊武利用敵方内部的沖突買通内奸,當戰争打響時,孟加拉軍隊的陸軍總司令按兵不動,并且倒戈相向。

孟加拉軍隊遭到英軍槍炮的射擊,死傷慘重。普拉西戰役雖然隻是一個小仗,但它的結果卻比世界上許多最大的戰役還重要,它為英國人征服孟加拉乃至于最後征服整個印度鋪平了道路。

結語

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帶給印度的災難是巨大的,曆史學家在之後的著作中指出,不可能在事發的時候有146個歐洲人還留在加爾各答,這不符合邏輯,有誇大的嫌疑,目的就是為了入侵孟加拉,以此作為借口,一個幌子而已。

而加爾各答黑洞究竟死了多少人,我們無從得知,到底是英國人說謊,還是真有此事,估計隻有當事人才知道。但不管真相如何,英國人借此開戰倒是真的。英國人買通了孟加拉軍隊的陸軍将領,不費吹灰之力攻下了孟加拉。

參考文獻:

《印度通識》

《印度曆史詞典》

《印度曆史》

《加爾各答曆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