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北極熊說事
編輯 | 北極熊說事
在印度,有一個種族極其特殊,他們和我們有着極其深厚的淵源,甚至還被稱之為“小中國”。
他們的外形特征和我們中國人并無二異,他們的軍隊名字叫做解放軍,而軍旗也是和我們差不多的六星紅旗。
他們雖然在印度生活,但是卻拒絕接受印度的文化,也從來不學習印度語,中文就是他們的第二語言,甚至還說自己是龍的傳人。
那麼既然他們是中國人,為什麼又會在印度生活呢?,這究竟是怎樣一個特殊的存在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雅魯藏布江吧,它繞過喜馬拉雅山向南流,接着進入了印度境内,由它分流出了一條峽谷,名為阿薩姆,阿薩姆峽谷上面,都是崇山峻嶺所環繞,在這樣一個看似極其安全的地區内,就出現了一個大部落。
也就是印度東北部部落,他們是庫基族人。
這些人看起來全部都是黃種人,似乎并沒有什麼差異,但實際上這裡的人口組成極其複雜,一共有200多個部落,而且各個部落之間,還有着不同的曆史淵源和文化,有些部落是當初蒙古族所遺留下來的居民,而有一些部落裡面又是漢族人,他們本來在雲南生活,後來越過緬甸,才到達了這一片安甯的地帶。
各個部落之間有着不小的差異,但他們還是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具有極其濃厚的中國特色,絕大部分的部落都有一個共同的圖騰,那就是龍。
而且這裡的人,起名方式也和我們中國一樣,雖然部落衆多,但是他們内部很少會發生沖突和沖突,因為他們都知道,他們有着共同的血脈,都是中國人,是以大家生活在一起還算和諧。
他們在這裡就宛如住在世外桃源一樣,有山有水、耕田種地,過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然而這種平靜的生活,在19世紀的時候被徹底打破。
那個時候英國野心勃勃,瘋狂的擴張殖民地,到處掠奪落後國家的财富。
印度是個面積廣大而且人口衆多的國家,英國自然而然就想要将魔爪伸到印度身上,對于這塊香饽饽,英國人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們本來以為,要和印度進行一番激烈的交戰之後,才能夠順利将印度給攻占下來,沒想到印度極其軟弱,還沒怎麼開打呢,印度直接就投降了,将自己拱手送到了英國面前。
于是英國人大搖大擺的來到了印度土地上,将印度人當作奴隸,而且将印度國内的衆多資源全都洗劫一空。
英國的部隊遍布印度的各個地方,當他們來到阿薩姆峽谷附近的時候,驚訝的發現,在這裡竟然還有人居住。
一直安安靜靜住在這個小地方的部落居民,突然看到浩浩蕩蕩的英國大軍前來,感到非常慌張,但是他們不像印度人那樣沒骨氣,英國佬想要直接将這塊地方占為己有,但是這裡的部落民十分頑強,并不想将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拱手讓人,他們甚至比印度的軍隊還要能幹。
他們長期生活在這裡,對于這周邊複雜的地形了如指掌,雖然他們手上拿着的武器,和英國軍隊完全不能相提并論,但是他們還是和英國佬,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拉鋸戰。
英國軍隊一次又一次被他們打退,有點惱羞成怒,心想自己有這麼先進的裝備,又有這麼多專業士兵,難道還打不過這些部落民嗎,于是他們就加大了進攻力度,前後一共進行了好幾十次大規模的進攻,這才艱難地将這片山區給占領了下來。
他們發現,這些部落民的思想比較獨立,很難奴役他們為自己所用,于是英國佬還專門找傳教士來到這裡,對這裡的部落民開始進行洗腦,沒想到面對英國強行的文化輸出,他們依舊不願意屈服,始終堅守自我。
英國人感到非常生氣,從來就沒有見過這樣冥頑不靈的人,就這樣,這個安甯的部落遭到英軍占領。
過了半個世紀之後,這一局面終于得到了改變,曾經在世界上耀武揚威的英帝國主義,終于日落西山,他們的輝煌不再,隻能灰溜溜的跑回歐洲。
然而在他們回去之前,他們什麼也不懂,就擅自将庫基族劃分到了印度的闆塊當中,也正是因為他們的這一行為,才讓庫基族和印度,一直存在着這樣尴尬的關系。
在英國人這樣劃分之前,庫基族和印度其實根本沒有太大的關聯,而正是因為他們的亂劃分,使得庫基族成為了印度的一份子。
庫基族人自然是非常不樂意的,本來他們過着自由又獨立的生活,現在卻要歸屬于印度這樣一個與自己根本就不相幹的國家。
而印度呢,突然被塞了一個其他的民族,肯定也是十分煩惱的,他們發現這個民族,和印度實在是太格格不入了,為了讓這個民族能夠歸順,他們各種各樣的手段都使出了,但是依舊沒有任何的效果。
庫基族無論是在重金的誘惑面前,還是在武力鎮壓面前,始終都沒有動搖過自己的信念,他們堅持要将中國的文化傳統傳承下去,不論是老人還是小孩,都表示自己是中國人的後裔,絕對不是印度人,但在那樣的局面下,庫基族很容易就會被印度文化入侵,畢竟大家生活在同一片領地上了。
為了杜絕這種可能,庫基族人就下了一條死規定,絕對不允許學習印度語言,而且不和印度人一起過任何節日,還有一點也極其重要,那就是庫基族裡面的所有人,都不能和印度本地人通婚、組成家庭,以免讓中國血統不再純粹。
雖然他們在名義上是印度人,但是他們從其他任何方面,無論在精神上還是外表上,都是純正的中國人,這一點是從來都沒有改變過的。
庫基族不願意服從印度人,也瞧不起印度人,而印度人對庫基族的态度也是仇視的,庫基族在印度生活了那麼久,卻始終不願意融入其中,這也使得雙方的沖突越來越激烈,交集變得越來越少。
而庫基族也想過要反抗,他們想要脫離這個和自己根本就沒有什麼相似度的印度,他們從内心深處也是不認可印度的,想要自己的生存家園成為一個獨立的小國家。
然而當印度發現他們要脫離的苗頭時,直接就派出了軍隊進行武力鎮壓,他們所使用的手段極其殘暴血腥,小小的一個庫基族,在這龐大的印度軍隊面前,不足以抵抗太長時間,他們的建國夢也隻能就此作罷。
但庫基族畢竟是有着中國血脈的人,他們骨子裡也有一股堅毅的精神,那就是永不服輸、敢于抗争,雖然不能建立自己的小國家,但他們還是沒有停止過反抗的腳步。
庫基族所在的地區,成為了印度國内種族沖突最為嚴重的一個地方,基本上每一年這裡,都會有無休止的戰争發生,雙方打個不停。
到了1980年的時候,雙方的沖突依舊沒有得到緩解,而印度甚至還将庫基族所生活的地區,定為騷動地區,派出了軍隊要對這裡進行武力清除,在一次次的打壓當中,庫基族也建立了自己的武裝力量,他們始終隻是想還自己一片安甯,過上以前那樣幸福的生活。
而到了後面,庫基族的武裝力量也稍微有點強大了,面對印度的武力壓制,他們也使用了以暴制暴的手法,甚至還經常對印度軍隊來一下偷襲,讓印度軍隊也是不堪其擾。
眼見這麼多年過去了,武裝鎮壓沒有起到絲毫的效果,印度人還是決定回到最初的道路,那就是用文化滲透的招數,但是庫基族的人非常警惕,他們一旦發現和自己交流的人是印度人的話,立刻就會開始仇視他們,是以印度人很難打進他們這個小圈子裡。
在庫基族内部,有着明文規定,印着印度文字的書籍,全部都是禁止販賣和收藏的,他們的日常交流與教育都是使用的藏緬語,而且他們還有第二語言,那就是漢語。
對于印度的書刊雜志他們是拒絕的,但是對于中國的各種文化作品,他們都是積極接受的,還大量引進,鼓勵大家來學習中華文化,這也讓印度政府感到十分不滿。
這些年來,全世界都看到了我們中國的迅猛發展,而庫基族将軍隊的名字定為解放軍,他們的軍旗也是和我們差不多外形的六星紅旗,他們的新年也定在我們藏曆新年這一天,從他們的綜合表現可以看出,他們始終都堅持自己是中國血脈的這一事實,對我們中國有着極大的尊重,對我們的民族文化也展現出極大的肯定。
我們中國曆史文化悠久,能夠發展到如今這麼龐大的程度,是因為我們是極具包容性的,我們從來不會壓迫或歧視任何種族,在我們中國,56個民族都是一家人,相信庫基族就是認識到了這一點,才會有極大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