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人人厭棄,到高不可攀,商人呂不韋的一生,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我們常用麻雀變鳳凰,鯉魚躍龍門等詞語表示一個人身份極大的轉變,而事實也證明,曆史上這種從寂寂無名,到高不可攀的情況是大有人在的,像我們所熟知的皇後衛子夫,大将軍衛青,還有叱詫風雲的窦太後。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人,就是權傾朝野的丞相——呂不韋,讓我們一起看他是如何從一名商人成長為權傾朝野的大臣,又是如何在輝煌過後落寞去世的。

從人人厭棄,到高不可攀,商人呂不韋的一生,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呂不韋

呂不韋的籍貫,是今天的河南,他是戰國末年一位頗具經濟頭腦的商人,由于他的眼光非常獨到,心思異常活絡,是以存下了許多家财。但是我們也都知道,中國自古便重農抑商,認為商人不事生産,隻會牟取暴利,于國家經濟無甚作用,是以有士農工商的排行中,商人都被排在最後一位,盡管他經濟實力很強,但仍然不受當時的重視。呂不韋何嘗不知道自己的尴尬地位呢?是以他也急需擺脫這種不受重視的身份地位。

皇天不負苦心人,終于被他等到了機會,原他來無意中曾結交了一位秦國送來的質子——嬴子楚。子楚的祖父是那時秦朝的國君,他的父親被立為儲君,擁有二十多個兒子,因為子楚也沒有什麼特長,不受重視,是以被送來了趙國當作人質。但就是這樣平平無奇的一個人,呂不韋卻認為這是自己必須要抓住的一個機會,認為隻要抓住了子楚,那麼自己的前途将無可限量,是以他便有意地去讨好子楚,送給他金銀财寶,提供他衣食住行。

從人人厭棄,到高不可攀,商人呂不韋的一生,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呂不韋畫像

大家想一下,作為一個秦國來的人質,本來在自己國家就已經不受待見,那麼來到趙國之後又能有什麼好的處境呢?呂不韋這一做法對子楚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他無論是表面還是心裡對呂不韋這個人都是感恩戴德,然而讓他感激的事情還在後面!呂不韋慷慨激昂地為子楚分析了他當時自己所處的政治環境:祖父年事已高,他父親繼位已經是指日可待的事情,隻要被父親認可,那麼被立為儲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此一來,子楚當秦國國君就已經是闆上釘釘的事了。

是以,眼下的當務之急就是要找到子楚父親信任的人——膝下沒有子嗣的華陽夫人,并竭盡全力地去讨好她,讓她多吹吹枕邊風,事情自然是水到渠成。在旁邊的子楚聽到這裡,心中也是洶湧澎湃,覺得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就将此事全權交給呂不韋負責。接下來呂不韋就傾盡自己的萬貫家财,全力支援子楚結交豪門,還為他打通各路關系,重金讨好說服華陽夫人。總而言之一句話,為了子楚,也為了自己的前途,鞍前馬後地忙上忙下。

從人人厭棄,到高不可攀,商人呂不韋的一生,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嬴子楚登基

呂不韋的行為放在今天的社會中,就好像是為了自己家的藝人能夠出名而忙前忙後的金牌經紀人。事實證明呂不韋的眼光确實是正确的,他的努力也沒有白費,子楚最後當上了秦國國君,而他的身份自然也水漲船高,一下子從商人搖身一變成了一位高不可攀的大官。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呂不韋的這條棄商從官之路走得是既艱辛,又精彩,簡直令人拍案叫絕。不久之後,子楚就因病去世,而呂不韋的身份并沒有是以受到一點兒地撼動,反而是更加穩固,到秦始皇嬴政繼位的時候還要尊稱他一生“仲父”。

此時,他的身份和地位已經達到了頂峰,如果他能夠就此罷手的話,那也會是名垂千古的一位忠臣。但是,此時他已經被權力沖昏了頭腦,滿腦子隻有安逸享樂,全然不将秦始皇放在眼裡,但是忘記了一件事,或者是從來沒有在意過:時過境遷。如今已經不是對他言聽計從的子楚的天下,而是在中國曆史上即将嶄露頭角的一位新帝王的天下,是以他的下場可想而知——飲毒自盡。呂不韋的一生真可謂是成也權力,敗也權力。

從人人厭棄,到高不可攀,商人呂不韋的一生,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秦始皇

實際上,後世有一個說法,說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孩子。雖然《史記》上也有類似的記載,但是筆者卻持不同意見。原因之一,呂不韋當時是要依靠子楚的身份去往上爬,如果事情一旦敗露,被子楚發現自己孩子的父親另有其人,還會心甘情願聽他的嗎?那豈不是功虧一篑,他為何要铤而走險做這種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原因之二,據曆史載,秦始皇的母親趙姬是一位身份貴重的女子,又怎會與呂不韋這樣的商人有所往來呢?原因之三,當時的人對秦始皇存在偏見,因為當時他實行嚴刑峻法,修築長城,勞民傷财,百姓頗多微詞,于是,在他出身這件事情上故意抹黑也是情有可原的。

從人人厭棄,到高不可攀,商人呂不韋的一生,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秦始皇畫像

呂不韋的前半生無疑是非常精彩勵志的,可是後半生卻失去了準确的判斷,導緻自己一命嗚呼,下場不可謂不慘。也希望大家可以在生活中能夠對事事保持清醒判斷,畢竟小心駛得萬年船,你們認為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