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時期,他率政訓處官兵參加威海起義,後成為開國少将

抗戰時期,山東大地上曾發生過三大起義,他們分别是黑鐵山起義、天福山起義和徂徕山起義,在三大起義之後,還有第四大起義,它就是威海起義。

抗戰時期,他率政訓處官兵參加威海起義,後成為開國少将

威海起義發生在1938年1月15日,這是膠東特委及威海地方黨組織在威海成功發動的抗日武裝起義。比徂徕山起義遲了半個月時間。

威海起義的主要上司人是膠東特委書記理琪、特委副書記呂志恒、特委委員林一山、國民黨威海政訓處總幹事孫端夫、“民先”威海衛地方隊部隊長袁時若等人。

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這位人物就是參加威海起義的原國民黨威海政訓處總幹事孫端夫的光榮事迹。

孫端夫是河南商丘人,1911年生,年少時赴北平求學,後進入進入北平大學法學院學習。在求學期間,追求進步,特别是關乎民族興亡的關鍵時期,他更是積極參加我黨上司的抗日救亡運動,并成為其中的骨幹。

大學畢業後,孫端夫通過家族關系到山東省福山縣中學教了一段時間的書,然後就進入了軍政機關,成為了國民黨威海政訓處的總幹事。

抗戰時期,他率政訓處官兵參加威海起義,後成為開國少将

抗戰全面爆發後,孫端夫與我山東膠東特委書記理琪相識,逐漸成為至交,受馬列主義影響,立志革命,并與同年加入了組織,從此正式走上革命的道路。

當時,日軍正準備在山東半島登陸,威海局勢緊張。孫端夫利用國民黨威海行政公署專員孫玺鳳的關系,搞到一部分槍支,把政訓處的20多人武裝起來,以防不測,并在膠東特委的上司下,為争取海軍教導隊及威海市保安大隊參加威海起義做了大量工作。

1938年1月15日,孫端夫率領政訓處的官兵參加威海起義,任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第一大隊大隊長。

随後,孫端夫在膠東特委書記理琪的上司下率領第一大隊搶先攻入日僞占領下的牟平縣城,活捉僞縣長宋健吾,俘虜僞軍100餘人,繳獲槍近百支,取得了戰鬥的初步勝利。

在攻城結束後,部隊撤至牟平縣城東南3裡的雷神廟休息,當理琪和孫端夫研究下一步的行動,因哨兵疏忽大意,部隊被尋蹤追趕的日軍包圍。突圍的戰鬥從中午一直持續到夜晚,第一大隊20多名官兵斃傷日軍50餘人,但不幸的是理琪同志在戰鬥中壯烈犧牲。

抗戰時期,他率政訓處官兵參加威海起義,後成為開國少将

後來,他們在孫端夫的率領下,第一大隊的将士們趁夜色終于沖出了日軍的包圍圈,儲存了部隊的有生力量。雷神廟戰鬥也打響了膠東抗戰的第一槍。

後來,這支部隊發展成了第四十一軍,他們是解放軍王牌四十一軍最初的“火種”,聲名顯赫的“塔山英雄團”就出自該軍。

孫端夫率部突圍後,與蓬萊、掖縣地區的遊擊隊合編成第三軍第八支隊。此後,他先後擔任蓬萊縣縣長、膠東軍區北海軍分區司令員、東海軍區司令員兼東海區專署專員、北海軍分區任司令員兼北海區專署專員等職。

抗戰勝利後,孫端夫任膠東軍區警備第三旅旅長、華東野戰軍九縱二十七師師長、二十七軍八十一師師長,參加了上海戰役。

此後,孫端夫又率部參加抗美援朝。在整個抗美援朝戰争中,他率領的第八十一師成為志願軍殲滅的唯一一個美軍陸軍團級機關(被稱為“北極熊團”的美軍步兵第7師第31團)的建制部隊。

抗戰時期,他率政訓處官兵參加威海起義,後成為開國少将

1955年,孫端夫從一個北大學子,終于成為了一名開國少将。

1974年6月8日,由于了孫端無在長期的革命戰争中奮勇殺敵,建國後又勤勤懇懇地為人民服務直至在生命的最後幾年,還一直帶病堅持工作,不幸因病去世,享年63歲。

更多精彩文章:

他是紅軍特派員,曾參與組織強渡大渡河和飛奪泸定橋,後來呢?

他想做人販子,卻不料被人賣成了奴隸,後來何以成了開國君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