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人被判誅九族,康熙知其姓名臉色大變:殺不得,殺了會有大麻煩

拜西漢的董仲舒所賜,儒家學說的地位在古代開始變得空前繁盛,而儒家學說之是以能在古代有這麼高的地位,是因為受到了皇帝的推崇和支援。那麼,自漢武帝開始,為何要大肆推廣儒家教育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儒家學說中的“君權神授”和“天命自定”等思想,給皇帝的存在披上了一層神秘的外衣,而這件外衣就起到了愚民的作用。正是在這樣的大力宣傳下,君主就可以在精神上也起到領頭作用。

此人被判誅九族,康熙知其姓名臉色大變:殺不得,殺了會有大麻煩

不得不說,儒家的教育和封建皇權是互相成全的。前者為後者奠定了精神基礎,而後者就可以在此基礎上,更加大肆的推行儒家教育。這麼來看,董仲舒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因為自他開始,儒家教育就被推上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而到了清朝時期,盡管統治者是愛新覺羅家族,盡管他們是來自于關外,但是他們也同樣采取了“以漢制漢”的方式。畢竟,從以前的經驗來看,隻有真正地融入漢族,才能更好地統治漢族,比如當時推行漢治的北魏就比沒有實施漢治的元朝統治的時間久得多。而實行漢治的基礎就是開始學習儒家教育。從這裡來看,儒家教育對古代封建王朝的意義實在是太重要了。

此人被判誅九族,康熙知其姓名臉色大變:殺不得,殺了會有大麻煩

而清朝對于儒家學說的看重有多明顯呢?從清朝統治者對待孔子後人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來了。孔子一位後人名叫孔尚任,山東曲阜人,清朝時期著名的詩人、戲曲作家。公元1699年,經過他十餘年苦心創作的傳奇劇《桃花扇》得以打成。此書一出,那可謂是洛陽紙貴,受到了廣大人民群衆的喜愛,孔尚任也是以成了當時最受歡迎的戲曲作家之一。

隻可惜“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對孔尚任來說,這《桃花扇》就是他的“蕭何”。他因為這本書名噪一時,也是因為這本書,他差點就被誅了九族!為何一本書會給孔尚任造成如此大的影響呢?原來是因為《桃花扇》是一部表達亡國之痛的著作,書中的内容有反清複明的嫌疑!對于這樣的事情,清朝自然是無法忍受和放任的。經過幾番追查之後,清朝确定了該書的作者孔尚任。

此人被判誅九族,康熙知其姓名臉色大變:殺不得,殺了會有大麻煩

而對于這種敢寫“反書”的人,清朝自然不能輕饒的。是以,朝廷官員上報皇帝,決定判處他誅九族的重刑。康熙看到這份奏折後,瞬間臉色大變,因為在他看來:孔尚任作為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子孫,自己當年去曲阜祭拜孔子時,還是他給自己當的導遊,對這樣一個有特殊身份的人,怎能按造反罪重罰呢?如果對孔尚任下了如此重的刑罰,以後該如何面對天下學子呢?須知,孔子可是世人皆知的聖人!

是以,最後孔尚任并沒有被判處誅九族,隻是被罷免了官職。不過,因為受到孔尚任的牽連,當時贊賞過這本書的官員也都被罷了官。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孔子後人這個身份給了他多少保護!僅僅是贊美過這本書就被罷官,如果不是有孔子後人這個身份的話,那麼孔尚任也許早就不在人世了。

此人被判誅九族,康熙知其姓名臉色大變:殺不得,殺了會有大麻煩

不過,孔尚任雖然逃過了一死,但是日子卻也沒有以前那麼好過了。在孔尚任看來,自己的一身才華無法實施,不就是對自己最大的懲罰嗎?是以,此後的孔尚任一直郁郁寡歡。沒過幾年,孔尚任就在抑郁中離世了。孔子後人的身份雖然給孔尚任提供了一些便利,但是卻沒能護佑他順利走到底。隻能說:儒家學說對于統治者來說的确是重要,但是也隻是因為儒家學說對于皇權統治有維護作用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