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戰役是我西北野戰軍于1948年4月在陝西省西部和甘肅省東部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一次進攻作戰,其功過今天咱不去評論,今天就和大家說說,在這次戰役中率部出征的西北野戰軍第6縱新4旅旅長是如何擺脫困境的故事。

1948年4月,西北野戰軍在彭老總的指揮下,繼宜川大捷後,又攻克了寶雞,直搗胡宗南的西北總補給站,繳獲了大量的軍用物資。然而擔任戰役掩護任務的部隊6縱教導旅,在屯字鎮陷于敵人重圍,情況十分危急。
為了解救被困的教導旅,野司指令新4旅趕赴屯字鎮協同獨1旅一起增援。接到指令的新4旅立即率部跑步30餘裡,趕到屯字鎮解圍。在嚴密的包圍圈中,新4旅的将士們在旅長的率領下硬是砍開一個缺口,接應出了六縱隊,然而新4旅卻陷入了“青馬”的重兵夾擊之中。
“青馬”是指青海馬步芳的部隊,這是一支在西北戰鬥力較為強悍的部隊,其作風野蠻、兇悍、頑強,當年紅軍西征時就吃過大虧。
面對強敵,新4旅當然不是孬種。
新4旅的旅長叫程悅長,他是1929年參加革命的老紅軍,經曆了紅四方面軍的西征川陝、長征和抗日戰争,是陳赓、王近山等名将麾下的一員悍将。1943年,他在任16團團長時,曾率部殲滅了由120多名年輕軍官組成“皇軍軍官戰地觀戰團”,為此還受到了主席和朱老總等的宴請、贊揚。
後來,程悅長的16團編入晉綏軍區第6縱新4旅,程悅長也升任為新4旅旅長。
面對強敵,程悅長組織了幾次突圍,但仍未能突破敵軍的包圍。
在如此危急的情況下,程悅長指令16團組織突擊隊連,由他自己親自帶隊。戰鬥中,隻見程旅長端着機關槍,帶着突擊隊在前面開路,戰至天黑,大部突圍而出,但旅部機關有250多名傷病員身陷重圍。程悅長集中部隊所有的綁腿,結成300米長的繩索,深夜從懸崖上缒下,終于救出了全部傷病員,實作了突圍的徹底勝利。
待他們突圍傳回邊區整訓後,受到了縱隊政委徐立清的表揚:沒有新4旅的流血犧牲,就沒有主力和總部的安全轉移。新4旅上司同志的風格,值得全軍學習。
1949年1月,全軍大整編,新4旅改編為第一野戰軍2兵團6軍17師,程悅長任師長。此後,程悅長率部參加了解放西安、扶眉戰役和蘭州戰役,1949年率部進軍新疆,追剿土匪,屯墾開荒。1955年,程悅長被授予少将軍銜。
由于程悅長将軍長期征戰沙場,出生入死,身上更是傷痕累累,操勞過度。艱苦的歲月耗盡了他的精力,最終積勞成疾,于1961年5月1日去世,年僅5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