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因檔案丢失無法獲得優待,九旬抗日英雄指着博物館照片說:這是我

以前看報道,刷到過一張緬甸遠征軍小軍人的照片。照片上的那個孩子隻有十來歲,穿着破爛的軍裝,對着鏡頭行軍禮,笑容燦爛。可是看到他笑容的人,無不帶着一絲傷感。

他是誰?他叫什麼?那麼年輕就上了戰場,還有機會活着回來嗎?當時很多網友在照片下留言說,假如他還活着,相關部門應該好好優待他。

因檔案丢失無法獲得優待,九旬抗日英雄指着博物館照片說:這是我

後來,誰也沒想到,這個娃娃兵竟然能被找到,而他的名字叫陳友禮。陳友禮能夠被人找到,全賴他的檔案齊全。陳友禮1944年參軍,當時隻有十二歲。

但下面我想說的人不是他,而是另一個在1944年參軍的抗日英雄。他是一位山西老農,名字叫郝志全。1944年,16歲的郝志全參加八路軍,一直到家鄉山西解放。

他是參加過抗日戰争的英雄,可是因為檔案被毀,無法自證身份,更得不到應有的待遇。是以,他隻能指着博物館裡的照片告訴别人:我就是照片中那個人。

一、“你看,還穿着八路軍的軍裝”

在寫這個文章之前,和一個山西朋友提到了關于郝志全老人的事,山西朋友驚訝地說,這個人不是我們本地博物館裡那個人嘛!

這個人叫名字叫郝志全,1928年出生,今年應該是92歲了。他有一張年輕時穿着八路軍軍裝的照片,被儲存在“榆社縣化石博物館”,照片中一共有四個人。

因檔案丢失無法獲得優待,九旬抗日英雄指着博物館照片說:這是我

據郝志全老人說,坐着的那個人是他們的營長郝三成。而在郝三成右邊站着較高的那個,就是他自己。可惜因為年代久遠和照片曝光過度的問題,照片中的人臉十分模糊難辯。

隻能依稀從輪廓上看出,那是一個方臉大耳的年輕人,輪廓和如今的郝志全有幾分相似。除了這一張照片,郝志全拿不出任何證明。因為他所有的檔案,都在特殊時期被毀了。

郝志全是在1944年16歲的時候參的軍,他所屬的部隊是八路軍129師385旅14團,他所在的營屬于“榆社獨立營”。當時在部隊中小有名氣,是一支有名的模範營。

郝志全跟着老上級郝三成,從16歲打到了21歲。曾經參加過太原戰役,與“山西王”閻錫山手下的日本雇傭軍對陣過。為了不當亡國奴,是以少年時代的郝志全,就想要參軍了。

不過,直到16歲他才有機會上戰場,打到第二年,鬼子就投降了。可是,沒想到在後來解放太原的時候,他們還有機會和鬼子對上。

因檔案丢失無法獲得優待,九旬抗日英雄指着博物館照片說:這是我

當時閻錫山為了死守自己的地盤,在太原城内外依山勢建造了6000座碉堡。并在國外記者的采訪中,公開展示了500顆毒藥膠囊。在那叫嚣,誓要與太原共存亡。

解放軍想要攻進太原,談何容易。如果硬攻,傷亡必定十分慘重。眼看勝利在即,這個時候再用血肉之軀去“堆”出勝利,顯然是不可取的。

那一場仗打得特别激烈,郝志全他們和日本雇傭軍對上了。不過,在我軍猛烈的攻勢下,太原順利地被解放了。太原解放的時候,郝志全才21歲。

于是,他又在部隊裡待了一年。後來,郝志全就回到了家鄉,成為了一個普通人,他的英雄事迹就這樣被塵封了起來,直到在文章開頭提到的事情發生的時候。

二、“身份的證明”有多艱難

據郝志全說,他退伍回到家鄉以後,檔案就留存在縣裡的檔案館。但是因為破四舊,檔案館遭劫,他的檔案被在一場大火中被燒掉了。

因檔案丢失無法獲得優待,九旬抗日英雄指着博物館照片說:這是我

現在相關部門對抗日老兵有優待,但是他拿不出檔案來證明自己參加過抗日。因為這個原因,他從很多年以前,就開始提出申訴。

“打鬼子”對于郝志全來說,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他16歲參軍,就是響應打鬼子,不當亡國奴的号召。後來機緣巧合,讓他在戰場上二度打鬼子。

第一次是1944年才參軍時,第二次是解放太原的時候。這個對他來說真的非常重要,即使不能給他待遇,哪怕能證明他真的“打過鬼子”也好。

不過,他四處申訴,得到的答複都是必須要見到檔案原件,否則既不能給待遇,也不能證明他的身份。後來有記者知道他的遭遇,就去采訪他,問他還有什麼能證明自己當年的經曆。

老人提到,他有一張照片“被人要走了”。而這張照片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被儲存在榆社縣博物館中的那張照片。

因檔案丢失無法獲得優待,九旬抗日英雄指着博物館照片說:這是我

老人說,當初榆社縣要辦一個博物館,他們想要找一些連長郝三成的照片。郝三成是榆社縣的大英雄,但是博物館找不到郝三成的照片,他們聽說郝志全的家裡有,就找他拿走了。

如今郝志全隻能指着博物館的照片,對别人說:“中間這坐着的是我們連長,邊上站着那個人就是我”、“你看,還穿着八路軍的軍裝”。

結語

92歲的郝志全是從戰争年代一路走來的人,像他們這樣的抗日英雄,因為把檔案存在了相關部門,結果遇到特殊情況被燒毀、遺失的情況也是存在的。

其中一部分人還能通過自己所屬部隊、戰友證明身份,可惜與郝志全同一個部隊的人,要麼像那位連長一樣犧牲了,要麼就是沒辦法聯系上。其實當時像這樣的情況,可能不在少數。

最初聽說這個故事的時候,我還在想:現在人臉識别技術那麼強,通過掃描照片上人臉的骨骼,應該可以确定照片上的人就是他吧。

因檔案丢失無法獲得優待,九旬抗日英雄指着博物館照片說:這是我

另外,當年榆社縣博物館是誰上他家找走照片的,這個人也應該找得出來吧。不過看了照片以後,我才知道我想錯了,那一張照片的五官實在是太模糊了。

不過,我始終相信這個故事是真的。照片上面的八路軍戰士,方臉大耳,看輪廓肯定就是郝志全老人。否則他怎麼可能從60歲出頭開始就開始申訴,前後還申訴了多年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