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教授的夫人蔣英女士,在網絡上的人氣一直很高。這不光是因為她有着驚人的美貌,以及與錢教授相濡以沫幾十年不變的愛情經曆。更是因
為她的家族與徐志摩、金庸等名人有着錯綜複雜的親屬關系。而我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雙江,也是她的學生。

那麼蔣英的家庭背景到底是怎麼樣?她的人生又經曆過一些什麼樣傳奇的事情呢?
一、蔣英和“幹哥哥”錢學森
蔣英1920年出生于北京,
她家是浙江海甯望族。蔣英的父親叫蔣百裡,是近代中國著名的軍事理論家、
教育家。
蔣百裡在當時到底有多出名呢?他
1906年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時,曾以“步兵第一名”的成績,打破曆史紀錄,并得到日本天皇的賜刀。
他還曾經
得到過德國元帥興登堡的賞識,又舌戰意大利法西斯的黨魁。1936年蔣百裡訪美時,蔣經國都隻是他的副官。
蔣英家族與錢學森家族是世交,錢學森的父親與蔣百裡曾是同窗好友。因為蔣家生了五個女兒,錢家隻有一個兒子,于是錢學森的媽媽提出,把蔣家的三閨女過繼到錢家當女兒。于是,蔣英就改名叫“錢學英”,認了錢學森當“幹哥哥”。
蔣英在錢家住了幾個月之後,就回到了自己家裡。在她四歲的時候,全家人一起搬到了上海。
蔣英在六歲起,就在一間美國教會辦的音樂學校上學,并開始接觸到西方的聲樂。
蔣英十六歲的時候,蔣百裡通路德國,蔣英就跟着父親到德國去學習聲樂。1942年,蔣英從德國柏林聲樂大學畢業之後,又馬不停蹄地前往瑞士遍訪名師,繼續深造。
在蔣英求學的十年時間裡,因為父親的去世,她後期的生活一直過得十分艱苦。經常每天隻能買到一兩個小面包充饑,在德國求學時還一度患上肺病,隻能夠休學療養。但是蔣英始終不肯放棄,她說“不想丢中國人的臉”。後來
蔣英學成歸來,終于成為了一名優秀的音樂理論家和女高音歌唱家。
1946年,蔣英在上海辦演唱會,剛好錢學森也從美國回來,就跑去看她的演唱會。二人重逢後歡喜異常,相約結婚。
有一天,錢學森突然對蔣英說了自己的政治傾向,他表示自己傾向我黨。蔣英毫不猶豫地對他說:你想做什麼你就去做。不管天南海北,你走到哪裡,我都會去找你!
解放以後,錢學森想回國,一直遭到美國方面的阻撓。因為想回家,蔣英和錢學森吃足了苦頭。錢學森多年來所做的筆記和書本也全部被沒收,蔣英和丈夫錢學森一起被美國人軟禁了五年。後來好不容易回國了,沒有國外舒适的工作環境,也沒有高收入,蔣英全無怨言。
二、蔣英在聲樂上的貢獻
蔣英回國之後,錢學森忙于搞科研,經常十天半個月不在家,蔣英就一心撲到工作上去
。
她先是在北京中央實驗歌劇院當演員,四處尋訪民間老藝人學習大鼓、平劇、昆曲,後來又跟着歌舞團到山西給煤礦勞工演出。
1959年,蔣英調到中央音樂學院。最初是做翻譯工作,後來在聲樂系和歌劇系當老師。
七十年代末,蔣英是中央音樂學院歌劇系副主任。
她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沈湘帶出來的第一屆歌劇系畢業生20名,最後全部順利進入中央歌劇院。
蔣英教授精通四國語言,擅長中西方樂器。
由于曾系統地學習西方美聲唱法,後期又學過昆曲、平劇,是以她在聲樂教育方面常有獨到的見解,
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出色的音樂人才,章亞倫、祝愛蘭、李雙江等人,都是她的得意門生。
蔣英平時非常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喜歡進行一對一的教育。
曾有一名女學生外語成績很差,她就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手把手地,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教。
事後又擔心學生嫌她煩,對學生說:你是我帶出來的,是以我才會經常批評你。我不會誇獎你,是怕你太驕傲,不肯好好地學習。
有别的學生上門求教時,蔣英也會一視同仁地耐心教導他們,并不會收受他們的禮品和錢财。
從1959年至1989年
三十年間,蔣英教授一對一手把手地在中央音樂學院教出來26名學生。其中一半的人都在國際舞台上獲得了良好的聲譽,像傅海靜、祝愛蘭等已經成為國際上著名的聲樂家。
而蔣英本人也因為對我國聲樂的貢獻,得以享受“國家特殊津貼”。
但是她平時的生活卻十分的低調,她甚至不愛聽别人叫他“錢學森夫人”。
如今,我們回顧錢學森和蔣英二位教授的一生,可以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對待事業都非常“專注”。錢學森教授把畢生的精力,全部都奉獻給了科學研究,為了科研,他常常突然從家中消失,然後隔十天半個月,甚至是更久以後才回歸家庭。
而蔣英教授對此全不在意,
她十分了解錢學森對科研工作的投入。是以,她也全身心地撲到聲樂教育和理論研究上去。錢學森和蔣英夫婦二人不但沒有因為長期分開而産生不快,反而是可以自得其樂。
結語
蔣英教授是我國傑出的聲樂理論家、教育家。她出身名門,卻通情達理、自強獨立。她從幼年時代起,就酷愛音樂。對待事業認真、專注,樂于奉獻。她和丈夫錢學森一樣熱愛祖國
,并且為新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聲樂人才。
蔣英為什麼能活成一個傳奇呢?除了先天的家世之外,在人生每一個關頭,自己也要做出正确的選擇也至關重要。蔣英自小
選擇了學習音樂,長大選擇嫁給錢學森,
從美國回來後,她
選擇留在中央音樂學院任教。每一步都選對了,自然就成就了她這一生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