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絞線

實體層:定義電氣的、光的和無線規範來傳輸資料

銅的幾個特征:

1、導電性:良導體

2、抗腐蝕性:不易生鏽、不易被腐蝕

3、韌性:軟韌性很好,拉的很細不被折斷

4、強度:在204攝氏度下保持它的強度和韌性

…………

先說導電性:

萬物的基本機關是原子

原子構成:質子、中子、電子

<a href="https://s5.51cto.com/wyfs02/M01/8E/87/wKioL1jDukmjmjP9AAE-YpcD5rs284.jpg" target="_blank"></a>

質子帶正電的粒子

中子不帶電的粒子

電子帶負電的粒子

原子中具有同等的質子和電子,由于正負電荷相等,是以原子不帶電

根據電子脫離軌道的難易度,可将原子和分子分為:絕緣體、半導體、導體

絕緣體:電子不流動

半導體:電子流動可控

導體:電子順序流動

直流電壓:直流電路裡,電子總是沿着相同方向從負極移動到正極

交流電壓:在交流電路中,電源的正負極定期變為負極和正極,然後再改變回去

導體很容易地傳導電子,不需要太高的電壓使電子通過,而絕緣體相反

電阻:物質阻礙電子移動的屬性(歐姆 )

電流:是電子移動産生的,流動電子運動的數量(安培)

電壓:電子運動的速度

電功=電流X電壓 (瓦特)

電壓=電流X電阻 (伏特 V)

資料為二進制表示,bite是二進制數,8bite=1byte

bite為計算機最小的資料機關

Byte為計算機存儲機關

Hz頻率機關,描述計算機CPU處理速度

網卡工作在1層隻關注比特

帶寬:在給定時間内通過的資訊量,基本機關bite/s=bps(bit per second),T=S/BW(傳輸時間=檔案大小/帶寬)評估網絡性能

吞吐量:一組特定的資料在特定時間段經過特定的路徑所傳輸的資訊量的實際測量值(容量)

衰減:通信信号的能量損失

串行口為低速鍊路

以太網設計填補了低速網絡、短距離高速資料傳輸網絡之間的空缺

以太網最初基于同軸電纜.1972年發明,1979年Xerox\inter和DEC提出DIX版

1983年,IEEE802.3标準提出,802.3标準主要制定以太網标準,ethernet是協定

有線為802.3,無線為802.11

光纖巨大帶寬和低錯誤率

10BASE5粗纜安裝性能不令人滿意,10BASE2細纜容易安裝和折斷

10BASE-T傳輸距離降到100m,迫使中繼器出現

中繼器:是比特級别對網絡信号進行再生和重定時(部署不要超過4個中繼器規則)

集線器:為多端中繼器

由于資料多了必然産生碰撞沖突,如何解決沖突呢

網橋:為智能集線器

傳輸和接收各占用一對線

單工傳輸:單向傳輸,所有信号單向傳輸,電視和收音機

半雙工傳輸:單工傳輸一種提供,雙向傳輸,并非同時傳輸

以太網最初基于無線電技術

802.3協定中的所有協定相容性(RJ代表“注冊插孔”)

100BASE-T(T表示雙絞線)\100BASE-F(F表示光纜)BASE:表示基帶信号

基帶傳輸:未經調制的信号直接傳輸(數字信号)

調制傳輸:将各種信号交換方式後傳輸的總稱(模拟信号)

T568A  綠白、綠 橙白、藍 藍白、橙 棕白、棕

T568B  橙白、橙 綠白、藍 藍白、綠 棕白、棕

<a href="https://s2.51cto.com/wyfs02/M01/8E/D2/wKioL1jLqNnxxgbYAAB330HSBl4079.jpg" target="_blank"></a>

4、5 用于語音====7、8 用于電壓

屏蔽雙絞線:用于歐洲

非屏蔽雙絞線:目前實施常用線纜

CAT1:用于電話通信,不适合傳輸資料

CAT2:用于傳輸資料,最大速度為4Mbit/s

CAT3:早期的以太網10BASET,最大速度為10Mbit/s

CAT4:用于令牌環網絡

雙絞線兩條線擰在一起可以減少線間的電磁幹擾,類别越高絞環數越多,擰的越緊

信号的三種幹擾:噪音、電磁幹擾、衰減性

第一層限制

1、不能與高層通信

2、不能辨別計算機

3、隻能描述比特流

二層解決方案

1、通過LLC與高層通信

2、使用MAC尋址方案辨別計算機

3、用幀對比特進行分組

計算機MAC位址長48比特,12個十六進制數字表示,前6個由IEEE管理,用于辨別廠商

LLC子層負責從邏輯上識别不同協定類型,然後加以封裝

Fluke:線上纜中檢測到能量看起來是一個幀卻沒有合法的起始幀定界符

本文轉自 周小玉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maguangjie/1748930,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