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寫的一個真實事件改編文,今天偶然找到,放出來給大家觀賞一下。
本文内容根據真人事件進行小說化改編。不當之處請多多指點
正文開始:
目前來說,在我國從事軟體行業唯一可以活得高大上的路徑就是“堅持做行業化軟體".
什麼叫行業化軟體呢?其實就是和某個行業緊密綁定的定制化軟體,由于某些行業的業務規則是相對統一的,譬如财務軟體,它的規則來自于國家的會計法規;譬如公路管理軟體,它的規則來自于高速公裡管理法,總之這種軟體在業務需求上都是相對穩固的,根據地域的不同隻要做一些适應性修改即可。類似這種行業軟體一旦你在技術和市場上都做成産品化,那絕對可以讓你深深感受到中國軟體春天般的溫暖。
我所在的軟體公司就把某一個行業做的風生水起,而我也作為公司常駐一線的骨幹程式員幹的風生水起。不過我們公司從事的行業乍聽起來就有點風不生水不起了。
我國排在尴尬職業榜首的其中一個職業就是殡儀館從業人員,而我所在的公司就是在專門為民政局以及下屬的殡儀館做定制化管理軟體的。而我作為一線開發人員,平時的工作狀态就是在常年徘徊在各大殡儀館中進行軟體實施和維護,别看我們公司的軟體産品已經基本可配置化、産品化,但是還是避免不了上門掃掃Bug、導導資料等,有時碰到系統資料的曆史遺留問題還會被要求駐點維護,久而久之我在别人眼裡和直接在殡儀館的從業人員畫上了驚悚的等号。
就因為這個原因我也被納入了準尴尬職業人員,這個尴尬展現在很多方面,譬如找女朋友。
一次家裡安排的相親。
“你是程式員?”,相親MM估計平時很注重減肥,在我看來甚至有點骨瘦如柴。
對于這個問題,我驕傲并詳細的描述了我的職業,過程很生動,我一直覺得我為社會做了很大共享,不管在天上還是地下。
骨瘦如柴臉部表情有點僵硬。
很快她手機很适時的響起,骨瘦如柴果斷告訴我家裡突然發生了火急火燎的急事不亞于家中失火而且要立刻、馬上趕回家。
我呆呆的表示了解。
兩天後媒人氣急敗壞的告訴我怎麼能告訴人家姑娘在殡儀館工作,把人家小丫頭吓壞了,末了媒人還告訴我這丫當天回去就吐了。
我尴尬的拿着電話一直道歉,表示下次不會再出來“吓人”,媒人這才作罷,并建議我下次相親有所“收斂”,等魚上鈎了再講實話也不遲。
家裡勸我換工作,我拒絕了,原因有且隻有一個:待遇。
由于我和我的組員需要經常駐點開發和功能維護,再加上駐點場所特殊,所見所聞所需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求較高,是以凡是上門維護且周期超過三天的都會有一定金額的出差補貼,不管外地還是本地。補貼金額不菲是我們這些無房無車無女友的三無程式員“打死也不跳槽”的原因。
接下來我要講述的是我剛進入公司後不久的奇葩驚悚之旅。
我公司的軟體從業務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子產品:
1、客戶預約和登記處理。一般客戶都會電話預約,此時需要實作殡儀館外派車輛管理,然後客戶到場後需要進行資料登記。老闆有時會死皮賴臉的忽悠各館長額外購買我們的CRM客戶關系管理軟體,不過曾有一個館長劈頭痛罵了我們老闆一頓,原因是:“你們覺得來殡儀館的客戶需要深入挖掘和回訪嗎?”
2、收費管理子產品。這個子產品的流程是相對固化的,根據客戶要求的規格不同所收取的費用也是不同的。我們開發的主要功能就是預設各種收費機制,當然使用者可以自行對收費條款和金額進行個性化調整。原來是可以先辦事後交費,後來因為出現家屬因為懷疑館裡亂收費結果辦完事後拒絕交費的事宜,是以後來大部分機關都改成了先交費後辦事,你少交一分錢都不會幫你辦完事。
3、庫存管理。注意,這裡的庫存不是傳統的倉庫管理,而是冷藏櫃管。有的家屬因為特殊原因不會立馬辦事而需要冷藏幾日,由于一些機關客流量大的話冷庫冰櫃經常調配不過來,是以這塊也是必須使用資訊化來調控的功能點。
4、火化管理子產品。這個是整個軟體的核心業務功能,因為前後所有步驟都是和這個環節密切關聯的,萬一資料出了差錯你就等着各種面貌的使用者來找你鬧吧。
5、額外服務管理子產品。什麼叫額外服務?就是殡儀館辦事固定流程以外的額外服務,譬如悼念廳管理(如贍養遺容等)、多媒體管理(全程錄像以便後人”留念”)、美容室管理(這室咱去不了,你懂得),還有大家不要認為骨灰領取是規定要領取的,家屬是可以選擇放棄領取的,當然99%的家屬是花錢領回去的,是以這個子產品也被納入了額外服務管理子產品中。
6、其他業務子產品。這個子產品其實和業務核心本身關系不大,在其他應用軟體中也會出現,如采購管理、材料庫存管理(這個不是冷凍庫哦)、裝置維修管理、統計和系統設定以及和上級機關資料接口的提供
話說這幾個大子產品都有不同的程式員開進行開發和資料維護,其中我和隊友張大龍運氣不好,被分到了軟體中的庫存管理子產品和火化管理子產品組開發,雖然做的事情很核心,但是到了現場接觸的業務環境也非常“核心”。
于是,一次被我稱為驚魂14天的殡儀館之旅開始了。
我和同期進入公司的張大龍第一次”出台”就被公司派往一個剛搬遷新址的老牌殡儀館進行軟體部署和資料整理。因為該機關以前使用過資訊化軟體,是以這次不光要進行軟體的安裝和部署,還要把原有資料進行梳理後重新導入到我們的産品中,然後進行關鍵業務的工作流配置,最後是人員教育訓練。
由于項目組人手實在緊張,我和張大龍被強化教育訓練數日後被告知這個項目由我作為臨時小組長,組員隻有一個就是張大龍,預估項目駐點周期是七天。
我有點緊張,張大龍似乎比我還要緊張,因為我和他這輩子第一次要走進我們倆終究要一前一後走進去的那個場所。
項目經理在帶了我們頭一天上午後便因為事務”極度繁忙”溜回了公司,剩下兩個極度不安的我們晃蕩在了殡儀館。
這個殡儀館的機房在比較接近于大門的房間裡且相對敞亮,我和張大龍的主要工作場所就是在這。我本想參觀一番,後一想這兒确實沒啥好參觀的再加上大學剛畢業的張大龍死活不肯隻好作罷。
第一天工作實在沒有可圈可點的地方,我和張大龍一個部署軟體,一個梳理資料,中午跟從業人員去食堂吃午飯。食堂午飯很豐盛,兩葷兩素一湯竟然隻要五元,這在外面那是三倍的價格才能消費到這個程度而且不包含無限制的葷湯。
我吃飯時告訴張大龍:大龍,最多就七天,淡定點。
“嗯”大龍在喝了第五碗湯後用力的點點頭回答了我。
第二天
軟體本身部署的很順利,這要得益于公司良好的産品品質。于是我加入了和張大龍一起梳理資料的部分。
客戶資料導入相對比較麻煩,因為原來的系統表結構的設計差别較大,導緻我們需要手工把導出來的資料進行過濾和抽取有用的資訊。
客戶資料比較龐大,同名同姓很多,甚至我和張大龍的名字在使用者資料表中的非家屬名單中出現了172次,其中非正常死亡占據了30%。
我和張大龍同時産生了回家立馬把身份證的名字改掉的欲望,如允許我們甚至還想把名字用md5加密成唯一字元串。
第三天
由于原來的系統附件資料和主表資料對應導出來的時候出了點問題,于是我們隻能現場寫個比對程式根據檔案名和資料表某字段的值進行關系比對稽核,碰到一些曆史悠久的資料連對應關系的特征都沒有,我們隻能手工進行關聯,因為有的人員姓名和基本資訊是直接掃描在照片上的,雖然數量不多,但是需要把資料“抽取”出來必須打開照片用眼球貼近螢幕才能看得清并通過鍵盤把這些文字還原到Excel表格中。
我和張大龍第一次感受到了壓力。
誰說軟體隻要産品化就無需人工幹涉?無需幹涉那是在使用者第一次使用資訊化産品的基礎上。
誰說軟體實施是件很輕松的事?如果是面對這麼多張盯着你的老照片呢?
這一天下來,由于看“人”無數,我和張大龍差點産生幻覺,緻使下班時他竟然盯着我的臉看我臉上有沒有字。
第四天~~第六天
我和張大龍被拆散了。我要去火化科進行業務調研,而張大龍被喊去冷藏庫管理科進行實地調查。
由于火化管理流程和業務發生改變,我需要按照新業務重新在軟體中設定流程和過程節點,于是我被要求去一個叫“火化科”的辦公室跟一個被稱為牛科長的使用者核對業務規則。
大家一定會認為火化科和火化爐靠的很近,事實上那是不可能的,就像海關和大海也不會整在一起。
火化科業務無比繁忙,人手緊張程度直接導緻牛科長有時得親自上陣完成“燒烤”工作。
我和牛科長的第一次業務交流是在一個火化爐旁邊完成的。
家屬在旁邊哭的死去活來,牛科長在旁邊面無表情,隻是吩咐家屬在“親人”進爐的時候一定要大喊親人的名字并讓其“快跑”。
我哆哆嗦嗦的在旁邊看着,牛科長告訴我快了過會再燒三具就有空來接待我了。
我第一次感受到為真正為人民服務的偉大。
中午,牛科長帶我去食堂小竈,他邊大快朵頤邊跟我聊天,說以前火化環節使用的資訊化軟體不行,經常出現配置設定錯爐号導緻有的家屬白白等了很久,有時還有燒錯的情況。
牛科長不緊不慢的說道:一次三個家屬站在吊唁大廳等待瞻仰遺容的環節,牛科長主持了這次吊唁。結果這些家屬剛哭出聲準備迎接親人的最後一次“抛頭露面”時,一個火爐工慌慌張張跑過來告訴牛科長因為電腦号碼配置設定出現了差錯,這幫家屬的“親人”已經提前火化了,剩下來的一具是上一家已經吊唁完的“親人”。
幸好牛科長急中生智把上一家的“親人”拉來做了臨時演員,并在這位本該已經升天的“親人”身上和臉上又加蓋了很多花瓣,從外表看根本看不出真實面貌。運氣好的是這次吊唁的三個親屬已經哭得稀裡嘩啦,其中一個年紀稍大的老太太才看了一眼就昏厥了過去,另外兩個家屬連忙攙扶起老太太向牛科長揮手示意趕緊“辦事”。于是牛科長躲過了一次“人神共憤”的劫難。
那個中午我一口飯都沒吃得下,雖然飯盒中躺了一隻油滑誘人的雞腿。
晚上六點下班時,張大龍灰着臉回到了機房,他告訴我今天他去冷凍室了。
我說感覺怎麼樣?
他說怕的想去撞牆。他是硬着頭皮和冷藏科的負責人完成了業務交談,并硬着腳闆核對了冷藏庫的櫃号資料。
第七天~第十三天
由于預估周期和實際工期有誤差,也許是我們是新手太嫩,我們不得不上報公司把駐點周期延長至十四天。
“快點幹完快點回來,還有幾個殡儀館等着你們去呢?”組長在電話裡咆哮。
這幾天重複前兩天的工作直至最後流程全部定制入軟體系統,我和張大龍漸漸的也适應了環境,也能安然的在殡儀館食堂大快朵頤了。按照實際定制進度和資料整理進度,估計還有個四五天便可完成收工。
我和張大龍對視一笑。
最後一天
殡儀館從業人員的教育訓練也已經完成,使用者分别給我們的工作單上打上了“非常滿意”的評語,這意味着我和張大龍十四天的工作得到了使用者充分的認可,我們也可以回公司領取豐厚的津貼。
牛科長提出晚飯大家一起在食堂小搓一頓,我們愉快的接受了牛科長的邀請。
一陣帶有殡儀館特色的觥籌交錯,牛科長簡直是海量,他告訴我們自從他幹了這行後幾乎天天要喝酒,而且基本上要喝到半醉,我問為何,這厮猥瑣的湊到我們面前說道:“酒能驅邪氣,有些東西讨厭酒氣”。
我和張大龍都驚呆了,我和張大龍酒量特差,尤其是我屬于一瓶啤酒就立刻倒的貨色。
飯畢,我們告别了牛科長,牛科長走前把剩下的半瓶白酒塞在了我包裡,說留在食堂影響不好。
我這時忽然想起筆記本電腦還落在機房裡,于是讓張大龍在大門口等我一下,我隻身傳回機房。
才走到一半我就後悔了,因為此時除了門衛有值班人員,機房和業務大樓已經基本沒人,偶爾四五樓亮着的燈光還不如沒有,零星的燈光比完全黑燈瞎火更讓人毛骨悚然。
如果傳回喊上張大龍一起實在太丢人,并且以後公司就會傳出我這件糗事。于是我隻能借着我很微弱的醉意硬着頭皮往機房趕。
由于太黑,我用手機照着鑰匙塞進了機房門。
我使勁轉了一下,結果門紋絲不動。
“嗯?怎麼回事?”我身上的雞皮疙瘩速起。雖然我不信迷信,但是隻身處在這種環境中還是有點害怕的,而且我想起小時候奶奶跟我講的鬼故事中,如果“鬼”要來找你,“他”會首先把門封住。
我急了,用力再轉動了一下鑰匙。這“笨鬼”就算要封門也不該把我封在外面啊!
機房的鐵門紋絲不動。
我突然想起牛科長“酒能驅邪”的理念,于是迅速從包裡把剩下的半瓶白酒拿了出來仰脖直入,瞬間火辣辣的一條火線從我的食管直插胃部。
這時我聽到了微弱的腳步聲從身後傳來。
“媽呀”我認為酒喝得還不夠,酒氣還不足以熏走邪氣。于是我打算拼了,一仰脖直接把剩下的半瓶白酒喝了一幹淨。
腳步聲越來越重。
我感覺我要瘋了,現在我隻期待酒精趕緊起作用,哪怕讓我醉暈過去也好。
一陣天昏地暗,我感覺我的身體被一股力量壓在地上喘不過氣來,我想拼命喊張大龍結果喉嚨裡半點聲音都發不出來。
完了,臨失去知覺前我發誓下輩子不做程式員了。
….
當我醒來已經在家裡了,我猛的抓起電話打給張大龍。
“老大,你昨天怎麼去機房前還好好的,怎麼後來突然醉了?我後來等的實在不耐煩了,去找你,發現你都躺在地上睡着了,是我把你送了回家”張大龍一口氣把事情經過告訴了我。
“我的筆記本呢?”我此時最關心的是我新買的IBM筆記本。
“我幫你到機房開門拿回來了”
“你能開的開?”
“怎麼不能,一轉就開了。還有老大,你昨天怎麼會躺在火化科辦公室門口?”
“。。。”
這件事後,我沒敢仔細回想過程和深究經過,我知道我當時心想的“鬼”是肯定不存在的,不過從那以後我的包裡始終會帶上一瓶白酒“防身”,雖然到至今還未派上用場過。
程式員是一個什麼職業?我認為這是一個不管什麼行業、不管什麼環境都必須敢于闖敢于發現敢于探索的職業,幹這個職業光不怕苦不怕累還不夠,最關鍵是要不怕鬼。而且資訊化軟體無法脫離實際業務而獨立存在,隻有緊貼實際業務才能發揮超常的作用。
在此我借助我的真實奇葩經曆向廣大奮鬥在一線的程式員緻敬,是我們也是你們創造了IT界一個個神話,是你們用勤勞的手指和高抗壓的胃成就了一個個行業的高效運轉,如果有下輩子我還要做一名程式員。
------------------------------
關注我的微信公衆号,每天成熟一點點
關注步驟:
很直接的拿出手機->打開微信->點掃一掃,掃下面二維碼即可

本文轉自shenyisyn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shenyisyn/1384690 ,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