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AI新媒體量子位(QbitAI)

自動駕駛汽車将在20年内大幅改變全球經濟,對保險、媒體、安全、物流和汽車等多個行業産生嚴重的影響。這将是怎樣的影響?
研究公司Forrester最新報告預測,盡管到2035年每天的乘車出行需求會更多,但道路上行駛或停放的車輛總數卻會急劇下降。例如像倫敦這樣一個龐大、擁擠的城市,屆時所需要的乘用車總數将隻有目前的5%。
未來汽車的主要賣點,将變成可以提供高品質的音頻、視訊内容,主打的合作夥伴将變成出品《紙牌屋》的Netflix、出品《冰雪奇緣》的迪士尼、提供正版音樂Spotify等。無人車一接上乘客,就可以開始提供娛樂服務。
廣告商和媒體應該也不會放棄這個機會。廣告主的投放,有助于進一步降低乘車費用。也許迪斯尼會提供免費的無人車服務,把客戶直接送到迪士尼樂園裡去。
當然,無人車作為通勤工具,也讓使用者有時間在路程中處理工作事宜,比方說收發郵件、召開電話會議等等。
傳統的汽車公司想要生存下去,必須轉變為科技公司。所謂“駕駛體驗”之類的營銷概念,将被統統抛諸腦後。
電動汽車将成為标配。用車成本也将變得非常便宜。
報告預計在無人車普及的過程中,保費會略有上漲。盡管無人車會讓車禍減少94%,但相應的事故調查和維修成本也會同時上升。不過等自動駕駛車輛在主要城市開始普及之後,保費将會開始下降。
另外,政府也将在道路等基礎設施上進行大量投入,為無人車的到來做好準備。
Forrester認為特斯拉未來的角色不是電動汽車的制造商,而是把電池和能源賣給汽車制造商。報告中預計,特斯拉的市值未來将超越艾克森美孚,成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運輸和物流公司将成為無人車商用化的先鋒。一旦政策法規允許,自動駕駛卡車車隊将立刻取代人力工作崗位,特别是在長途運輸線路上。這将大大增加物流行業的運輸速度和數量,進一步提高相關行業的效率和生産力提升。
當然,物流行業也将會有大量的工作崗位面臨消失。
無人車讓司機正在逐漸變成乘客。
随着駕駛技術和無人駕駛汽車成為常态,新的“乘客經濟”将會走向繁榮,原因是人們會努力填滿原先用于開車的時間。
此前英特爾預計,“乘客經濟”的商品和服務價值到2050年可達7萬億美元,比“共享經濟”的預測規模高出一倍多。
汽車逐漸從單一運輸模式,變成混合定制模式,而且渾然一體地延伸了生活空間。是以,我們将把所有的時間和金錢花在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等全球科技巨頭提供的與駕駛無關的服務和體驗上。
這将徹底改變汽車和旅行在我們生活中的角色。
我們不再單地從A到B,旅行将發揮新的角色,其本身将成為一個目的地,變成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那些希望借助體驗接觸閱聽人、通過乘客經濟創造營收的品牌來說,主要有四大機會:
由于前方的道路不再是我們的關注點,是以我們的視野也将得以拓寬,不再局限于車廂内部的實體空間。這種外延式焦點将為那些能夠確定我們的車内外體驗無縫整合的公司創造巨大的機會。
起初,這項職能将由蘋果、谷歌和微軟等主流電信和科技公司承擔。
事實上,目前已經取得了一些進步——谷歌Android Auto目前已經将Android生态系統延伸到你的車内,為聯網車内娛樂資訊系統打好了基礎。蘋果同樣借助CarPlay系統部署了類似的措施。
與此同時,雷諾-日産和微軟正在合作開發由微軟Azure支援的下一代技術,這将幫助使用者互相聯系,還能遠端将汽車控制權轉交給需要接車的親友。
聯網汽車還能為那些希望充分利用智能城市浪潮的企業創造機會。例如,停車即将迎來革命。很快,焦急地尋找停車位将成為過去,因為我們的汽車可以在我們離開前預訂目的地周圍最友善的停車位。我們未來甚至根本不需要停車位,因為我們的汽車可以在放下我們後立刻接上新的乘客。這正是共享經濟的魅力所在。
但機會不僅限于那些已經準備好投資建設革命性基礎設施的企業。
聯網汽車還允許廣告主在我們即将經過某家店之前,釋出基于地理位置的消息和折扣資訊。随着各大品牌對于合作機會越來越有信心,這種消息的相關性也将提升。Spotify号稱能夠通過播放清單判斷我們的情緒——這項資訊顯然能幫助唐恩都樂判斷推廣資訊:半價冰淇淋和提神咖啡哪一項最能吸引我們?
在這個連接配接無處不在、資訊完全個性化的世界裡,品牌需要以使用者體驗為第一要務。對于首席營銷官而言,真正了解閱聽人是第一步,但他們還必須思考如何使用這些分析來設計能夠真正具有包容性的品牌體驗。
汽車汽車正在對我們的生活施加更多的組織化控制,對于那些繞過汽車品牌直接與客戶互動,滿足其商業需求的“車外企業”來說,同樣意味着機會。但最大的商業機會還是歸于科技品牌,他們可以充分利用我們的意願,幫助我們在外出時花更少的精力做更多事情。可以把它想成WeWork 2.0。
全世界每天的平均通勤時間為80分鐘。如果你是司機,這80分鐘就被浪費掉了,幾乎沒有創造價值。
一些企業正在開發各種産品和服務,幫助我們充分利用這段時間——我們的汽車很快就将組織世界各地不同車輛内的人召開視訊會議,并為我們提供專家工作支援和任意領域的最新消息。
事實上,現在能在辦公桌前幹的事情,未來也都可以在汽車上完成。這是否标志着我們所熟知的辦公室将走向終結?或許這将使得自由職業的轉變更加順暢。倘若如此,這又将對B2B領域産生何種影響?
如果你不想利用這多出來的時間工作,那就充分享受各種娛樂吧。就像現有的機載娛樂系統一樣,我們的汽車很快也會變成全方位娛樂中心。
英偉達、高通和ARM已經占據領先地位,紛紛在汽車上安裝高端圖形晶片,用于遊戲、電影、電視節目和音樂的運作和播放。
更具創意的是把虛拟現實和增強現實系統引入車内,這可以讓我們的汽車變成另一個世界。我們需要把自己的汽車視作一個個聯網的媒體管道——在一個汽車保有量日益減少、共享經濟和訂閱模式日益繁榮的世界裡,很高興看到汽車自身的适應力。
品牌也需要思考最佳方式來確定他們的體驗設計能夠給消費者的生活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避開那些缺乏生命力的噱頭。
Gett是大衆投資的共享出行公司全球,最近其企業發展主管Nadav Zohar在美國銀行的會議上預計,50%的出行品牌營收很快就将來自車内服務和體驗業務。
但汽車品牌的挑戰在于,如避免淪為更具創意的科技公司提供的各種服務和體驗的一個管道,如何繼續控制乘客的時間和金錢?
答案是必須尋找各種方式繼續掌控這個快速進化的領域。
Forrester的最新報告下載下傳位址在此(收費499美元):
https://www.forrester.com/report/Autonomous+Vehicles+Will+Reshape+The+Global+Economy/-/E-RES138351
上面提到的英特爾7萬億報告,由Strategy Analytics操刀,免費提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量子位微信公衆号(QbitAI)對話界面回複:“7萬億”三個字,即可獲得下載下傳位址。
【完】
本文作者:李杉 允中
原文釋出時間:2017-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