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實作檔案共享配置[samba]
第一步:安裝samba軟體
1.指令:
<code>rpm –q samba</code> #查詢是否已安裝samba
<code>yum install samba</code> #使用yum源安裝samba,根據提示輸入“y”進行安裝
第二步:安裝完成後查詢samba是否加入到開機啟動服務項中
1.指令:systemctl is-enabled smb.service
查詢後沒有資訊就是沒有加入到開機啟動服務中,通過執行如下指令加入開機啟動服務中
2.指令:systemctl enable smb
加入成功,提示資訊如下:Created symlink from /etc/systemd/system/multi-user.target.wants/smb.service to /usr/lib/systemd/system/smb.service.
3.再次執行指令“systemctl is-enabled smb.service”,可以看到輸入結果enabled
4.禁用selinux #參考selinux設定
5.配置防火牆,開啟偵聽端口445和139 #參考防火牆配置
第三步:配置修改samba伺服器
1.指令:vim /etc/samba/smb.conf
基本配置如下:【參考:/etc/samba/smb.conf.example】
[global]
workgroup = PAXSZ #工作組名稱
log file = /var/log/samba/log.%m #日志存放目錄及檔案名
security = USER #安全通路級别
passwd backend = tdbsam #使用者賬戶資訊存儲方式
[Fielshare] #自定義共享檔案夾名稱
comment = share some files #注釋
path = /var #共享的實體路徑
valid users = root #指定可以通路該共享目錄的使用者
2.使用指令“testparm -v” 可以詳細的列出smb.conf支援的配置參數;
3.重新開機smb服務:
指令:systemctl restart smb
第四步:添加使用者【smbpasswd僅可以操作目前系統中存在的賬戶;】
1.使用useradd添加使用者,并且使用passwd設定密碼;
2.再使用“smbpasswd –a 使用者名”添加smb使用者,并設定密碼;也可以用指令:“pdbedit -a username”
3.使用“pdbedit –L [username]”檢視samba使用者
4.使用“pdbedit -X username” 删除一個使用者
第五步:通路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