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紹OSI模型第二層——資料鍊路層
•搭載(Piggybacking):不必專門為收到的資訊幀發送确認幀。可以在本站有資訊幀發送時,将确認資訊放在其接收序号N(R)中,将确認資訊捎帶走(piggybacking)。
•PPP:點對點協定 (Point-to-Point Protocol),一種資料鍊路層協定,面向無連接配接,支援身份驗證。
•鍊路(link):又稱實體鍊路,就是一條無源的點到點的實體線路段,中間沒有任何其他的交換結點。在進行資料通信時,兩個計算機之間的通路往往是由許多的鍊路串接而成的。可見一條鍊路隻是一條通路的一個組成部分。
•HDLC:進階資料鍊路控制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1),即國際标準ISO 3309,面向連接配接。
•流量控制:發方發送資料的速率必須使收方來得及接收。當收方來不及接收時,就必須及時控制發方發送資料的速率。這種功能稱作流量控制(flow control)。
•透明傳輸:當所傳資料中的比特組合恰巧出現了與某一個控制資訊完全一樣時,通過某種可靠的措施,使收方不會将這種比特組合的資料誤認為是某種控制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