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裡誇克押注“視訊搜尋”
搜尋戰場,真是越來越熱鬧了。
前腳,騰訊剛要收購搜狗;後腳,阿裡旗下的誇克又開始搞“大動作”了。
7月29日,阿裡旗下的智能搜尋APP誇克推出視訊産品——Z視訊,主打知識類視訊,定位是傳播和分享知識。與此同時,Z視訊負責人楊鋒對外表示,誇克将投入百億流量孵化上萬優質創作者,對知識内容大力扶植。
值得注意的是,Z視訊的目标并不是要打造抖音、快手這樣的資訊流短視訊,滿足人們的娛樂休閑需求,Z視訊瞄準的,是人們解決問題、擷取知識的需求。
跟傳統的搜尋相比,誇克的目标,是把短視訊做成一個内容知識庫,把搜尋的資訊從文字圖檔拓展至短視訊。
簡言之,誇克押注的是不單是傳統的文字、圖檔搜尋,而是“視訊搜尋”。
關于為什麼此時推出Z視訊?
一是在疫情和聯考期間,誇克獲得了大量使用者增長。此時釋出新産品,頗有趁熱打鐵的意味。二是資料顯示,誇克使用者50%以上的搜尋需求都有較強的視訊意圖。
現階段,誇克發展勢頭不錯,使用者又有強需求,推出Z視訊,是一個絕佳時機。
誇克此舉,不禁讓人想起了前幾個月,百度在知識直播領域的布局。
5月12号的百度移動生态大會上,百度執行副總裁沈抖對外宣布,将積極推進直播業務。緊接着,5月15日,李彥宏開啟直播首秀,沒有帶貨,隻是安安靜靜地跟樊登聊了聊閱讀、育兒、夢想等話題。6月12日,又有媒體曝出,百度計劃邀請終南山、雷軍、董明珠等名人大V到百度直播。
為了積極推進直播業務,在主播扶植方面,百度也曾推出“聚能計劃”,拿出5億補貼,發掘和培養優質直播創作者。
同樣是借助近幾年最為大衆接受的視訊形式,同樣是定位于知識直播,同樣是花重金扶植,後浪誇克和元老百度,似乎都看中了優質内容的價值。在搜尋業務上,似乎也正在走向同一個方向。
然而,相似的動作背後,卻各懷心思。
百度正在做的,是奮力守城;而誇克承載的,是阿裡多年的搜尋執念和野心。
曆經15年,阿裡搜尋之心依舊
相對于2000年誕生的百度,16年出世誇克的确很“嫩”。
在阿裡的搜尋布局史上,誇克算得上最年輕的一個。而阿裡的搜尋業務,卻可以追溯到2005年。
2005年8月,阿裡一舉收購雅虎中國的全部資産,其中就包括雅虎的搜尋技術。當時,馬雲立下了一個目标:“三年内,在中國,搜尋就是雅虎,雅虎就是搜尋。”然而,三年之後,沒等來雅虎的崛起,淘寶率先屏蔽了百度。與此同時,雅虎在新團隊的整合中,并不順利,也沒能成為淘寶的流量入口。
2014年,阿裡并購UC,推出神馬搜尋。2015年,UC變身UC頭條,變得越來越龐雜,神馬搜尋也被收納其中。UC擴大入口的同時,也産生了新的隐憂,功能過于繁多、内容過于冗雜。
為了解決UC浏覽器以及神馬搜尋的繁雜問題,主打“極簡高效”的誇克于16年橫空出世。
誇克問世後,其清爽、無廣告的頁面,的确成為了搜尋界的一股清流,受到了不少好評。但在阿裡的整個生态體系中,誇克依舊是一個極其低調的存在,基本上沒有做大規模的推廣。
直到2019年,誇克才一改低調作風,在北京投放了一批頗為“辛辣”的宣傳.
“無虛假的醫療廣告”、“跳過低質答案”、“沒廣告”。
然而,4年的标新立異和一波廣告宣傳,并不能立馬幫助誇克破圈。2019年的移動搜尋領域,百度依舊是老大,把神馬、搜狗等遠遠甩在身後。
進入2020,誇克似乎變得更為兇猛了。
先是3月推出《問的力量》公益廣告,以問題搜尋大資料的形式,對抗疫戰進行總結梳理。
聯考過後,又趁勢推出《從00後在誇克搜尋什麼》、《如果和AI談戀愛》等宣傳片,吸引年輕使用者的同時,順勢推出智能聯考志願填報功能。
誇克破圈之心呼之欲出,年輕人成為了誇克的突破口。
今年4月,誇克釋出新版本,重點突出拍照搜題、拍照翻譯、拍照轉文檔等AI學習工具,這些功能核心目标群體就是年輕人。
AI技術的運用、簡約無廣告的搜尋頁面,以年輕人為主要使用者群體,誇克在用一種不同的方式向搜尋領域發起進攻。
2020,不僅是誇克加速進擊的一年,也将會是整個搜尋領域加速變革的一年。
巨頭争霸搜尋背後,一場内容生态暗戰
周鴻祎曾說:“颠覆搜尋的,不會是下一個搜尋引擎。”
這句話,在2020過去的大半年已經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1月份,騰訊搜一搜團隊在騰訊微信公開課上首次亮相,表明微信對搜尋業務的強化;2月份,位元組跳動上線頭條搜尋,“頭條百科”與“百度百科”正面對壘;3月,華為在海外市場上線“華為搜尋”APP工具。
前幾天,騰訊收購搜狗的消息又激起千層浪。
一超多強的搜尋局面,正在演變成諸侯争霸。百度的對手,也不再是一個搜狗,而是騰訊、位元組跳動以及阿裡。
這讓人不禁想問,為什麼一個看起來早就已經過時的功能,會突然引起巨頭們的注意呢?
究其本質,搜尋引擎之争,本質是内容生态之争。
手機端的興起,讓一個個APP活成了資訊孤島。在今日頭條搜不到百度的内容,微信也搜不到今日頭條的内容。
一方面,是内容生産平台的進化。過去幾年,新媒體的産生,導緻文字、圖檔、視訊等各内容出現爆發式增長,新的搜尋引擎有足夠多的内容支撐。而生産内容的平台,并不希望内容被其他平台抓取,是以開發新搜尋促成這些内容的再次利用。
另一方面,是使用者習慣的改變。使用者對内容的需求,從主動搜尋變為被動推薦,閱讀範圍也變得越來越廣泛,使用者對内容平台的依賴要遠遠大于單純的搜尋工具。既然使用者需要的就是可靠的資訊,那麼增加搜尋功能,也是對使用者需求的一種開發。
此前,有專業人士曾指出,要做好搜尋引擎,有三個關鍵要素,一是技術,二是資料,三是内容。
技術層面,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的差距并不大;内容層面,各大平台也已經大力建構内容生态,大魚号,百家号,頭條号,公衆号,都是其展現。
資料層面,則正是差距所在。對搜尋引擎來說,用的越多越聰明,提供的答案也就更精準。為什麼不斷有人攻堅,但百度依舊占領七成以上的市場,資料是關鍵因素。多年的積累和無可比拟的市場佔有率,讓百度的搜尋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後來者,如何攻堅資料門檻,将會成為決勝的關鍵。
搜尋戰場越來越激烈,對整個行業而言,或許就像誇克産品負責人鄭嗣壽所說的,“我把它(誇克搜尋)當成技術發展帶來的機會,也是整個行業競争發展帶來的機會。”對作為使用者的我們來說,下一代的搜尋很可能會徹底颠覆我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