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秋天的味道隐藏在老式的美食中

國慶節即将來臨,上海老城包廂、豫園商圈挂着濃郁的秋氣色燈光,不少老餐廳按照時令美食習俗推出秋季限量的新菜。"秋風,蟹足癢",記者發現不少老款推出的新菜主打"螃蟹"系列,金秋蟹凍、古法本幫蟹骨醬、梭蟹醬烤台州豆面、蟹粉真釀羊肚菌......在傳統風味的傳承下,對幫派進行創新改進,并逐漸喚醒年輕消費者對老式美食的記憶。

不久前,東海開漁,為"美食"送來了很多新鮮的海鮮,梭蟹就是其中之一。梭魚蟹又稱白蟹,烹饪方式多種多樣,可以蒸熟可以炒,如果用豆子就會成為上海家常菜的接地氣。老綠門廊新推出的秋菜,用梭蟹配台州豆面,用醬汁烹饪的做法,使一碗看似普通的豆面具有不同尋常的味道。這道菜中的梭蟹是由"小瓢蟹"制成的。綠波畫廊主廚石偉說,所謂"小瓢蟹",是指母梭蟹還沒有完全脫殼成熟,這種螃蟹很小,但蟹黃特别多,是以在沿海消費市場上很受歡迎。

上海秋天的味道隐藏在老式的美食中

而梭魚和台州豆面,可以讓豆面在烹饪過程中軟化充滿吸收蟹味,這道菜隻需要簡單的風味就足夠了。"小瓢蟹"交貨時間很短,在10月下旬上市。綠波畫廊還推出了蜜松闆肉配嫩嶺、姜覆寫帶、柿子柚群、酸奶雪花肥牛凍等秋季新産品。

上海秋天的味道隐藏在老式的美食中
上海秋天的味道隐藏在老式的美食中

螃蟹是上海人秋天的最愛。據說,上海每年的螃蟹消費量約為6萬噸,一直是全國最重要的螃蟹市場之一。一般上海人吃螃蟹最常見的方式是蒸,吃一點姜醋,去腥冷的同時可以使螃蟹的味道更上一層樓。如此美味的螃蟹,在專業廚師手中改變了更具創意的飲食方法。

作為老上海酒店,這不是這個團夥的舊名稱,使用栗子,紅蟹,鳗魚等時令食材,一次性推出了20多種秋季新産品。其中,上海老飯店豫園店有一家"金秋蟹凍",讓人看到一片光明:時令蟹蟹黃,蟹肉如果凍得一般晶瑩剔透。上海老飯店的第五代非遺傳繼承人羅玉林說,金秋蟹凍看似簡單,但工作量很大。"螃蟹要全部洗熟,然後手工去蟹黃,蟹肉,配醋、糖、姜汁混成汁調味,最後定型上桌。

上海秋天的味道隐藏在老式的美食中

自今年5月底老中餐廳德興餐廳從原來的南門地區搬遷到舊西門以來,老店新開張,人氣絲毫沒有減弱。"十一"期間包房預訂熱,很多客人提前半個月打電話預約咨詢,基本上以家庭聚餐為主。為了更好地滿足節假日期間公衆的需求,德興餐廳在節日前特别推出了12款新産品,從熱菜到小吃,應有盡有。

"這道新菜的主題是圍繞秋天的家常口味'微創新',添加秋季元素以保留幫派的特征,并提高公衆對新菜的接受度,"德興餐廳Revival Vera商店的廚師Merlin說。"

上海秋天的味道隐藏在老式的美食中

比如橙排,以上海人最愛的糖醋排骨為原型來改進。除了加入店鋪自制的糖醋汁外,這次還特加了橙汁和橙肉,讓傳統菜肴濃稠的油紅醬變得時尚清新。

這樣的"微創新"在各自的其他秋季新菜中也展現出來:古法本蟹骨醬、大比目魚蛋蒸梭魚蟹、家燒鲭魚、古法式蒸柿子餅蛋糕等,都是以傳統風味為主,适應新興消費群體的喜好而創新和改進。

專欄編輯:唐偉 文字 編輯:唐偉

來源:作者:唐偉 黃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