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一,三分輕巧、三分通透、三分“靈”的《成年人愛情浮世繪》。

《愛情神話》聚焦一組上海弄堂裡成年人的愛情友情親情,這類題材,要麼被各路狗血電視劇誇張放大極端化處理,變成“婆婆媳婦媽大戰三百回合”的互撕套路大合集;要麼被裹挾為沉重的一地雞毛一聲歎息。

前者是用極端的變故和套路來硬凹戲劇轉折,後者則更類似蛻盡美好之後的舉手投降。

總之,“大人們”似乎不配與“愛情”“靈”這些字眼一同出現。

《愛情神話》的特别,就在于這是一個很上海的、很“靈”的愛情“神話”。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成年人的愛情“神話”,自然離不開情、也逃不掉“利”,

如果太側重前者、容易滑向青春偶像的不真實;

如果太偏向功利的算計,又會過于晦暗、沉重。

《愛情神話》則找到了一個很微妙的平衡點。

在家長裡短、弄堂市井煙火氣的基石上,細膩描摹了複雜又微妙的怦然心動欲說還休。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影片中白老師(徐峥飾)和李小姐(馬伊琍飾)的微信對話框,寫了又删,删了又編,問了又等,等了又再看。

反反複複的煎熬、細膩,來回等待的在意、甜蜜,盡在其中。

《愛情神話》一眼窺見局中人的生活困境,但隻輕輕巧巧揭起一角,如同馬伊琍飾演的李小姐在窗邊吃一支煙那般,夜一深風一起就散;故事裡彌漫着的不是人到中年的無力感,而有着輕巧的光彩。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李小姐一夜之後不告而别,白老師輾轉打聽到住處,借口送你一本話劇的原著小說,上得樓去,是逼仄的樓梯、老舊的家具、壞掉的吊燈,喋喋不休責罵不停的老媽、一眼就能看到盡頭的小小房間。

短短幾個鏡頭、幾句老媽罵人的“背景台詞”,就将李小姐的前塵往事、生活現狀交代清楚。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此後,李小姐輔導女兒功課、抽查她單詞,選擇的詞彙、句子都很有意思,諸如“後悔做一件事”等等,字字句句都在往白老師脆弱的小心肝上扔炸彈。

心驚膽顫的老白,還趁亂畫了張速寫,筆下人、心上事,微妙。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此後白老師成為免費家教和帶孩子的“保姆”,影片通過孩子視角來人小鬼大講感情,質感也很有趣。

影片中的街道、弄堂、店鋪,老白的畫、老烏的嘴、小鞋匠的咖啡,諸多細節都合适到位、巧妙有意思。

蓓蓓描述中老白的鲫魚湯,老白早起準備的愛心早餐、發現對方跑了之後将愛心搗碎;

街道抑或弄堂、陽光或者一扇窗,都有着很濃郁的生活氛圍,似乎處處有“情調”。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這種情調又不是脫離生活、刻意裝出來的考究,而滲透在過日子的尋常節奏裡,在地域和方言加持下質感更是非常濃郁。

三分通透,三分輕巧,三分進階,“靈”的呀!

對比當下其他華語影片,氣質更是獨特。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二,成年人的複雜世界,不被單一子產品框定的感情。

《愛情神話》中的幾次飯局,都很有看點。

從第一次的“情敵”修羅場到後續的老友局,再到最後的懷念局和觀影局,氛圍越來越混融。

·第一次飯局,白老師終于約到李小姐,精心準備好二人晚餐,倪虹潔飾演的Gloria卻突然殺出來,哭哭啼啼慌慌張張講她老公被綁架。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三人“修羅場”名場面,Gloria的每一個難題、李小姐都輕而易舉理性且略帶不屑拆解;

Gloria又黏黏糊糊哭訴這不行那不行,很好笑。

所謂綁匪一共才索要兩萬五、而上海飛土耳其往返機票都要一萬多;

這光怪陸離、漏洞百出的麻煩事,特别有意思。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此後,白老師前妻蓓蓓上門,一番關于“剩飯也有人搶”“野貓”的針鋒相對的明涵,也很精彩。

劍拔弩張一場,這群人後續的故事走向,卻意外都成了朋友。

老烏覺得Gloria人生空虛、貪圖情感和陪伴,認可李小姐壓力重大、貪圖錢财和條件,為此老烏和老白大吵一場,将幾十年不說的“看不上但不拆穿你”一股腦砸向對方,風卷殘雲大吵特吵然後一拍兩散。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最後,幫老白、老烏解決場地問題的,卻是聯手的李小姐和Gloria這兩位。

幾位再度一同出現在飯桌上,俨然都是老友。

什麼前任、一夜前任、前任情敵,身份通通不重要,種種奇怪的過往糾葛、都可以被籠統放入“老友”的大酒杯中。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關系模式分明很“新潮”,甚至可以說“前衛”,但同時又很古典、很“家常”。

一桌人、一盞燈、幾杯老酒、一段故事,那種濃郁的說不清道不明究竟是什麼類别的情感,有浮世溫暖、又有街頭巷陌煙火氣濃郁的家常氣息,很吸引人。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三,對刻闆印象和偏見的諧谑調笑。

影片中随處可見對性别刻闆偏見等内容的探讨。

白老師總是嫌棄、反對自己兒子用化妝品,動辄說他“男孩子不像男孩子”。

“男人不像男人”這樣的論調,老白本人就是受害者,但轉過頭來依舊用這套刻闆印象攻擊兒子。

影片對此的批評、否定和消解,通過李小姐等人的态度表達得很鮮明。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衆人聚會上,李小姐等人和Gloria都對這位“美妝達人”很有興趣,挨個等他“診斷”發話該如何護膚。

就連老烏也批評老白“你這是性别歧視”。

影片中關于“沒有如何如何的女人是不完整的”這種刻闆陳詞濫調的嘲諷,從一句“沒有孩子的女人,人生是不完整的”,嘲諷出千百萬般變化,更是精彩。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故事中工作場合雷厲風行的李小姐,或者身邊總是有很多“賣相好男孩”紙醉金迷環繞的Gloria,都不是老套刻闆印象中“正常女人應有的樣子”。

至于蓓蓓,她說前夫時“我不過是犯了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性别倒置之後說這句話格外有效果。

你看,故事中馬伊琍、吳越、倪虹潔三位飾演的女性,每一位都很不“正常”,但所謂“正常”本身、何嘗又不是一種簡單粗暴的閹割甚或說“裹腳”呢?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倪虹潔飾演的角色,假裝四兩撥千斤渾不在意、拒絕老白的“認真”好意,一轉頭回到聲色犬馬場合中眼中黯然是真,空虛也是真,但這不意味着所有女人都應該妥協向“沒有如何如何的女人就是不完整”的一刀切論斷。

電影中關于刻闆印象、女性身份的讨論很多,打法也很大膽,但并不幹巴、生硬。

出現在有點好笑有幾絲“倒黴蛋”氣息的老白的感情世界裡,熠熠生輝。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四、真假未必取決于客觀标準、而依存于主觀感受。

故事最後将重頭戲放在老烏吹牛的愛情中,讓戲中人讨論那一段傳奇究竟有沒有發生過。

與其說重點在于探究是否存在的客觀真實,不如說在于叩問“願不願意”相信的主觀感受。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老白多年來都不信,隻是出于朋友義務、在被逼到極限吵架之前都不拆穿。

究竟是不友善透露的“神秘人”到來更震驚,還是老烏之死讓老白改變了看法,或許也并不重要。

故事可以是虛構的、但感受是真的。

角色可以是假的,但眼淚是真的。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在某個華燈初上的夜晚,老烏在老白的小院子裡,和三五老友講起那場刻骨銘心的異國絕戀。

說故事的人認真說,聽故事的人認真哭。

燈光溫柔、衆人入戲,感情動人。

老烏說不知為何從未看過費裡尼的《愛情神話》,影片最後衆人為紀念老烏聚在老白家中看《愛情神話》,又一頓生猛吐槽“這電影看不下去”。

這三分真摯三分調笑、三分戲中戲映射的畫風,處理手法也很聰明。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靈的呀!進階的成年人“愛情神話”!

李小姐說她并不相信老烏的愛情故事,但她女兒白色裙子上胡亂塗抹的“垃圾”、已經被老白畫成了一副精彩的畫。

你看,若相信,那不慎被弄髒的裙子,或許都能成為美麗的畫作、流動的盛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