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加快布局新能源,傳統車企如何反敗為勝?

編輯導語:随着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的上升,國内外傳統車企紛紛加快了對于該領域的布局;自主車企掀起新一輪沖擊高端的争鬥,從整車到電池再到軟體研發等方面同時發力。

傳統車企向新能源市場發起反攻

近期,寶馬官方釋出了一組寶馬XM概念混動車的官圖,據了解這款車是寶馬M部門獨立研發的旗艦高性能插電混動SUV,新車作為BMW M GmbH成立50周年的獻禮,将會在2022年正式釋出。通過寶馬的産品布局不難洞察到,目前傳統車企正在加快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速度。

加快布局新能源,傳統車企如何反敗為勝?

傳統德系品牌,大衆汽車計劃至2023年電動車産量超100萬輛,至2029年推出75款電動汽車;寶馬計劃2023年推出13款電動車型,到2025年電動車達到集團總銷售的15%-25%;戴姆勒計劃到2025年純電動車銷售占比25%。

日系品牌,豐田已經定下2030年銷售550萬輛電氣化車輛,包括100萬輛純電動車與燃料電池車;日産宣布到2022年底推出8款純電動車。

資料顯示,國内各大車企現有、在建、規劃中的新能源乘用車産能累計已超過2000萬輛。如此龐大的數字,也正說明傳統車企已經開始向新能源汽車市場發起反攻了。

目前“雙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廣大車企首選的方向。一些傳統的豪華品牌如保時捷、凱迪拉克、BBA等,也不再追求百公裡加速及發動機性能,選擇加入新能源戰局。吉利極氪、長城沙龍、長安艾維塔、東風岚圖、上汽智己等新品牌都紛至沓來,同樣也加入了這場新能源的戰局。

加快布局新能源,傳統車企如何反敗為勝?

傳統車企新品牌發力高端市場

不難發現,大部分傳統車企在推出新品牌時,均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新能源賽道,并且集中火力向高端沖擊。以今年的廣州車展為視角,不少傳統車企帶來了旗下高端品牌車型。

汽車分析師任萬付認為:“從細分市場來看,傳統車企新品牌所發力的高端新能源市場目前仍是一片藍海,主要原因在于高端新能源汽車的産品附加值和品牌價值更高,能帶來更大的利潤。”

具體來看,這一次中國品牌向高端化進發,也走了不同的發展路線。其中,不少新生品牌還帶着跨界、合力催生的特點,比如長安汽車的阿維塔。該品牌由長安汽車、華為、甯德時代共同打造,品牌旗下首款車型阿維塔11,定位高端情感智能電動汽車,号稱懂你的智慧化身。另外長安阿維塔也制定了更遠的目标,未來五年中推出四款新車的中期目标。

作為國内SUV領軍者的長城汽車也在新能源市場繼續發力,在廣州車展推出了高端品牌沙龍,該品牌旗下的首款車型機甲龍全球首批101台限量版零售價為48.8萬元。

業内人士評價:“從品牌定位來看,沙龍品牌将旗下産品定位在“40萬以上級别中國豪華純電品牌”,機甲龍搭載了顆雷射雷達,采用華為MDC自動駕駛晶片,算力達到400TOPS,CLTC工況标準續航裡程為802公裡,不得不說産品力是非常強的。”

除了以上兩個重磅新品牌,上汽的智己品牌的進展速度也非常快,智己汽車是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裡巴巴集團共同打造,是國内首個創始輪即達百億量級的汽車科創公司。

加快布局新能源,傳統車企如何反敗為勝?

上汽智己推出的首款智己L7已經亮相,新車主打智能化,内部配備了39英寸巨型雙聯屏,配備智能無界IMOS作業系統,打造出全新的智能互動體驗。除智己汽車外,上汽的R品牌也被獨立出來,命名為非凡汽車,主打20-40萬元區間的中高端新能源智能化産品,飛凡汽車的首款車型飛凡R7也會在2022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此外,岚圖汽車的首款高端MPV也正式亮相,還有此前吉利推出的高端電動車極氪001等車型,都是自主品牌向高端進發的代表。除了已經公布向高端進發的新品牌外,還有不少車企的高端品牌也已經在路上了。

吉利和百度聯手打造的集度汽車,該品牌的集度SIMUCar已經進入到動态測試階段。另外比亞迪汽車也在籌謀成立高端品牌,據比亞迪高層透露,該高端品牌将于今年第四季度釋出,新品牌旗下的首款新車将于明年北京車展亮相,2023年正式上市,價格區間或為50-80萬元。

對此行業人士表示,高端新能源汽車産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價值更高,可以帶來更大的利潤。與極度“内卷”的中低端産品市場相比,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仍然是一片藍海。

上汽乘用車名爵品牌公關總監屠天成坦言:“從中國傳統汽車品牌發力高端的做法來看,他們并沒有采用新瓶裝舊酒的政策,而是以新品牌應對競争壓力。當下存量市場的内卷化,讓多數車企不得不加速了産品的疊代更新節奏,而推出新品牌,也成為了不少車企突破内卷的不二之選。”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表示:“傳統車企單獨推出品牌并不是一個新現象,早前奇瑞、長城、吉利等都推出試水中高端市場的車型,随着時代的發展,這些車型在中高端市場也取得了一些成績,進而引發了中國品牌車企集體掀起了新一輪的品牌向上浪潮。”

加快布局新能源,傳統車企如何反敗為勝?

從整車到電池,傳統車企加速追趕

此前,傳統車企則囿于自身利益,在轉型新能源方面以往表現得遲緩,但如今大勢所趨下,開始積極的投入新能源賽道。同時更需要在整車制造、動力電池甚至軟體研發等方面同時發力。

頭部新勢力品牌一直是堅定的自建充換電網絡踐行者。特斯拉在早期進入中國時,在把銷售門店開進商場的同時,也把品牌超級充電站投建至各大城市的核心商圈、車主聚集地、寫字樓、酒店、甚至高速公路等。随後進入市場的本土新勢力也在自建充換電體系領域展開了“裝備競賽”,至今已建成一套完善的補能體系。

随着頭部新勢力的帶頭示範作用取得成效,大衆對新能源汽車配套服務的認知和期望也在發生改變,市場開始用新标準對品牌和産品進行審視。這導緻傳統車企在布局新能源市場時必須完成一個課題:制定适合自身的充換電體系戰略。

傳統車企在放出新能源整車銷售計劃的同時,為了實作長期穩定的電池供應,還同時通過自建工廠、投資入股、外部采購以及研發固态電池等多種方式,向上遊發展布局動力電池,這也顯示出有别于造車新勢力,傳統車企在造車經驗、資金以及供應鍊體系方面的優勢。

今年大衆汽車就在其動力日上宣布,到2030年與合作夥伴一起在歐洲建立6家電池工廠,同時在全球範圍内擴大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通用汽車也計劃未來五年在電動化、智能化領域的350億美元投資,這一數字比之前業内預測高出了30%,其中就包括動力電池項目。

加快布局新能源,傳統車企如何反敗為勝?

而福特正在加大對電池研發的投資,今年4月宣布組建全新的全球電池創新中心Ford Ion Park,以加速動力電池組和電芯技術的研發,以及未來的動力電池制造。日産汽車則将聯手中國動力電池制造商遠景AESC在日本、英國建立動力電池生産基地,兩個工廠總投資約18.2億美元,計劃于2024年建成投産。

企内部人士對中車網說到:“傳統汽車行業“研、産、銷、服”等核心領域的既有模式正在面臨挑戰。一方面,随着造車新勢力對新能源車直營銷售模式的印證,直營模式中高效、直達客戶、成交價格穩定的特點,為傳統車企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參考榜樣與轉型機遇;另一方面,直營銷售體系也是一個非常複雜、重大、難簡單複制的課題。”

“國内傳統車企中像廣汽集團 長城汽車以及長安汽車等品牌表現尤為突出,他們既有傳統車企的曆史底蘊,但卻沒有一線車企那樣的産能包袱,希望在産業巨變過程中超越競争對手成為一線品牌,這些車企轉型最為堅決也異常迅速。”汽車分析師曾志淩向中車網說到。

華鑫證券的報告指出,在電動車的結構相較燃油車更加簡單的技術大背景下,擁有平台化研發積累和規模優勢的傳統車企,從平台開發到車型落地,都能夠做到比新勢力更快、更高效。這幾年發展慢的原因有四個方面:傳統車企積累新能源車制造技術;避免過早切換成新能源車,造成原有産線被過早廢棄,以達到利益最大化;等待電池技術成熟;等待新能源車市場發育成熟,避免成為市場的 “試驗品”。

結語:目前,不管是國外品牌還是自主品牌都已經把新能源視為未來的發展方向,雖然新能源汽車已經發展了一段時間,但是随着新技術和新産品的不斷問世,未來依然會有新的突破。如今國内車企在新能源發展的賽道上已經實作了領跑,而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不斷向前。未來,不管對于傳統車企、新品牌還是造車新勢力來說,都在向實作能源結構轉化努力。

加快布局新能源,傳統車企如何反敗為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