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統測試主要内容
1、系統測試的過程:計劃-->設計-->實作-->執行
2、被測對象: xxxxxx系統
3、測試被測對象的版本:例如V1.0
4、做的是什麼測試: 系統測試 ,針對的是整個軟體,采用黑盒測試;
5、依據:SRS
6、測試過程中用到的管理工具: SVN、bugfree、excel等
7、測試人員的角色:測試經理、測試組長、進階測試人員、中級測試人員、初級測試人員
二、測試計劃
制定一份系統測試的計劃
1、制定計劃的作用
a、制定好的計劃,使整個測試工作受控,能夠很好的做到按期按質的去完成測試工作,如期傳遞;
b、制定好的計劃,如果發生意外狀況,可以在原有計劃上做出微調,讓測試工作再次進入受控狀态;
c、制定好的計劃,開發可以根據計劃預留出時間來協助測試的工作。
d、使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職責;
2、計劃中包含的内容
a、核心内容:分工、進度把控,3w:what、when、who
b、6要素:
what:什麼? 明确測試範圍
when:時間? 包括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例如:什麼時候寫用例、什麼時候執行、什麼時候回歸等
who:人? 誰負責做哪些工作
分工、進度把控:在什麼時間由誰來做什麼事情
why:為什麼? 測試的目标
where:在哪裡測試?測試環境
how: 怎樣做?具體測試的方法; 例如:人工測試、自動化測試
三、設計
制定一份測試方案
方案的核心内容:用來指導後期的用例設計和執行的工作
對設計具體細化
四、 實作
寫測試用例
用例的核心要素:
用例編号:
用例标題:概括;通過這個标題能看出來用例測試什麼即可
等級:高 中 低
預置條件: 執行用例的前提準備
操作步驟: 具體的步驟;
預期結果: 執行完之後應該得到的正确結果 (根據需求)
五、執行
1、搭建測試環境
a、得知道怎麼連接配接(組網圖)、環境中包含東西
b、被測對象:B/S OR C/S架構的系統
B/S:browser server 有用戶端(浏覽器)和服務端
C/S:client server 用戶端(需要額外的裝一個用戶端軟體)和服務端
c、環境中包含的東西:硬體、軟體(os、web伺服器、資料庫等等)、被測對象(oscommerce)、測試工具(浏覽器)
d、用戶端: 隻需要浏覽器 還是需要安裝用戶端
服務端:硬體、作業系統、在作業系統上部署的軟體
e、環境的分類
主環境和輔環境: 知道在不同的環境上做的測試分别是什麼
主環境:做全覆寫的測試;(覆寫所有的子產品,覆寫功能、性能、相容性、易用性等等)
輔環境:隻做相容性測試(首頁界面正常顯示,基本功能用起來沒問題)
f、 真實環境(使用者那邊的)和模拟環境(測試環境): 盡量避免環境差異帶來的影響;
2、預測試
也稱冒煙測試
先執行基本功能用例,如果基本功能用例沒問題,再測試其他地方,如果基本功能用例執行失敗,不測試,直接打回給開發
3、正式執行:按照用例執行即可
4、缺陷的跟蹤
a、缺陷管理系統
b、缺陷的要素:
缺陷編号:
缺陷标題:
缺陷的較長的描述:
測試環境:
用例标題:直接用例複制粘貼
操作步驟:
預期結果:
實際結果:
缺陷的嚴重級别:
缺陷的複現頻率:
5.回歸測試
部分回歸和全部回歸
六、輸出測試報告
将測試的結果整理成報告輸出
七、系統測試其他内容
1、測試流程: 熟悉需求(srs)——計劃(安排工作,定好進度)——方案(指導後期的工作)——用例——執行(搭環境、預測試、正式執行、缺陷的跟蹤)——測試報告
2、 系統測試:針對整個軟體的測試,是以界面作為入口進行的測試;做系統測試時需要結合被測對象、測試資料等資訊在環境上進行一系列的測試
系列測試:功能測試、性能測試、GUI測試、易用性測試、配置測試、安裝測試、可靠性測試等等
3、系列測試
功能測試關注的是軟體的正常使用
性能測試關注的是軟體的承壓能力,往往跟并發量相關
GUI測試關注的是軟體的界面
易用性測試關注的是軟體使用起來要友善,關注使用者的體驗
相容性測試關注的是軟體要在不同的環境下都能正常
配置測試:跟環境相關,測試軟體在不同的環境都能正常使用
安裝測試關注的是軟體要能正常安裝上
可靠性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