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袁秋鄉《麻天闊老師和他的書展》

麻天闊老師和他的書展

文/袁秋鄉

袁秋鄉《麻天闊老師和他的書展》

麻天闊老師的書展擺放在西大興善寺大雄寶殿後的四合院裡,各種字裝裱在素色的木框裡,長長短短、高高矮矮,沿着禅房轉一圈。陽光裡楊絮柳絮梧桐絮,盡情在院子裡飄飛,像透亮的雪花,落在青倉的磚地上,快樂地翻滾,在角落裡抱成一團團的棉花糖。花兒開的姹紫嫣紅。鴿子有的飛,有的走,咕咕叫,從它們身邊走過,都不看我一眼。顯得修行很深。

袁秋鄉《麻天闊老師和他的書展》

麻老師胖胖的,愛笑,随和、有佛性,是以會為自己的字找到舒适的家。看過很多書展,隆重熱烈,煌煌的展廳,各種有頭臉的人物胸佩鮮花,講話鼓掌剪彩,隆重溢美。但觀者寥寥,幾天就收場。感覺很像一場書法秀,昙花一現,衆聲寂寂。完了就忘了。麻老師不要掌聲和鮮花,也不趕潮流和季節,隻想讓喜歡書法的人,在佛家清淨地和自己的字結個文緣。走進佛寺,人心清淨,經聲木魚聲、風聲鳥鳴聲,字在其間就活靈靈的,搖曳生輝,撫慰着各色人等的感覺和心性。白天它們陪遊客說話,晚上陪明月清風唠嗑。這字是有個性和思想的。

袁秋鄉《麻天闊老師和他的書展》

我的字寫得不好,也不懂書法,但是還是喜歡看。看到很多人寫的字無論大小,都一模一樣,我就評價人家寫得很統一整齊。書者不太高興,告訴我,這是臨誰誰誰的貼,廢寝忘食多少年,蘭亭序那個“永和九年”的“永”字,點如垂山,豎如古木,鈎更是懸臂吊萬鈞。要臨出那種感覺,非得青燈孤影千百遍,磨秃幾隻筆的。我就覺得人家厲害。

袁秋鄉《麻天闊老師和他的書展》

但是想想不對,臨得像誰就是書法家了麼?那李逵和李鬼不應該是冤家對頭。況且古代大書法家流傳于世的并不僅僅是字,而是文。“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蘭亭序的名聲是和這樣的士大夫情懷聯系在一起的。還有,王羲之在寫蘭亭序的時候,清風明月、高朋滿座,酒至微醺,每一個毛孔都發散着詩的風雅和氣味,人也放松到四大皆空,他沒有想寫什麼流芳千古的名帖,隻是淋漓盡緻的宣洩一下性情。就連王羲之本人,後來也再寫不出這樣飛揚流暢的感覺來。試問臨帖者有這樣的心境嗎?如今書壇的斑駁雜亂是一個睜眼就打眼珠的事情。林林總總的書者各懷心事,養情逸興算是最好的。更多的是為了功名和鈔票,世俗的欲望覆寫在薄薄的宣紙下,肆無忌憚的辱沒着漢字的博大和思無邪!

袁秋鄉《麻天闊老師和他的書展》

沿着禅寺的院子信步走開,麻老師的字和遊人散淡的腳步,迷離的眼神很合拍。看字的感覺是與友結伴而行,随意聊天,一時雄渾,一時拙讷,一時飄逸,一時壯烈,沒有一個字是相同的。單看一字,都像調皮的孩子,甩腿伸胳膊,種種的越軌和任性,但是組合在一起,卻充滿活力和想象,猶如一個孩子推着鐵環,彎曲有緻,铛琅琅從眼前滾過,頓覺眼前一切活色生香。

最近正為孩子們在做一個活動,悠然就想起搭積木遊戲,覺得字寫到了自由的境界,就像一個孩子搭積木。橫豎撇捺彎鈎點,漢字基本筆法就這幾招,積木也就簡單的那麼幾種形狀,搭成什麼樣子,隻有自己知道。臨帖是造積木,寫書法就是搭積木了。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書法藝術的靈魂不在于你臨得像誰,而是要在雜取百家後,有自己的創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靈魂。麻老師坦言自己幾十年臨過很多很多名家貼子,是以他的作品裡,行草篆隸甲骨文,都有影子,但精氣神和味道隻屬于他。

袁秋鄉《麻天闊老師和他的書展》

電視上有一種娛樂節目叫做模仿真人秀,但是表演者無論怎麼窮盡化妝技能,都不可是本人。要掌握書法的精髓,還是在于兩個字,道!悟!從中國漢字的藝術精髓裡得道開悟,然後法無定法,直抒胸臆。

袁秋鄉《麻天闊老師和他的書展》

字與人的關系是一瓶釀造良久、濃度很高的酒。有自己的香型。勾兌的是自己的性情和理想、感覺。字是會說話的,仔細端詳,那酣暢的筆墨後面,都有一顆書者的心在跳躍。而不是用王羲之的字,寫李白的詩。用懷素的狂草,寫社會穩定和諧。

袁秋鄉《麻天闊老師和他的書展》

有人把字當成自己的羽毛,特别珍惜,要用漂亮的房子罩起來,有人把自己的字當作赤子,坦漏在陽光下。别人的字是領養的,麻老師的字是親生的。

歸來,高樓挑斜陽,一身書香,半身佛性。

袁秋鄉《麻天闊老師和他的書展》

作者簡介:

袁秋鄉,女,1956年8月生。進階記者,著名作家,曾任《陝西日報》文藝部副主任、《三秦都市報》副總編、《今早報》執行副總編、《今傳媒》雜志總策劃、《新聞知識》編委等。現為樂樂趣立體書總編審,進階編輯、著名媒體人、散文作家、幼兒閱讀推廣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