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Tableau:“人人都是資料分析師”在醫療業的經驗之談

今年六七月份以及接下來的更長一段時間,Tableau将會在中國進行一系列巡回可視化分析峰會,6月在上海,路演吸引了800多名客戶;而這次在北京,到場的客戶增長到1千。這些數字讓Tableau亞太區進階副總裁JY Pook高興了,還有一個因Tableau而高興的人,是拜耳中國商業智能及業務分析總監王威。

讓資料可視化,讓人人都是資料分析師

Tableau于2013年在紐交所上市,公司由斯坦福的三位校友Christian Chabot (首席執行官) 、Chris Stole (首席開發管) 以及Pat Hanrahan (首席科學家) 于2003年在西雅圖創立。創立最初隻是因為斯坦福大學的一個創新成果,為了把電腦的圖形、資料庫以及人機的互動連接配接在一起,公司成立之後,在Tableau所有的産品中,這三點貫穿始終。

Tableau亞太區進階副總裁JY Pook

“Help people see and understand data”——讓任何人看懂并了解資料,是Tableau一直以來的使命。Tableau可以同時連接配接超過50多種資料,幫助擁有很多資料源的企業迅速讀懂資料;Tableau也可以将資料分析變得個人化,讓任何人都可以自如地運用資料。JY Pook強調了人的屬性,他希望公司的工具讓更多人受益,而不僅僅是企業群組織。

是以,在Tableau的現有客戶中,有許多公司如拜耳、平安、東航等,而不再依賴IT部門按照使用者需求先采集資料,再輸出結果來指導業務;也有許多個人使用者,每個人生活在一個資料爆發的時代,每天産生海量資料,而Tableau以一種快速、簡單、易懂的形式幫助人們去分析這些資料,這個資料可以是個人的信用卡賬單、購物賬單、電話賬單,也可以是公司報表、人力資源的分析報告等。

現在全球169個國家裡有42000家企業在使用Tableau,且每個季度這個數字都在增加。2012年,Tableau的事業擴充到亞太地區,2014年打入中國市場,Tableau在2015年8月成立了上海分公司,2016年1月份成立了北京分公司,大中華區的整體團隊規模從最初的3人拓展到了現在的50人左右。同時,伴随着經銷商體系的發展,Tableau的業務規模也在不斷擴充。

“自助式資料分析”或将成趨勢

身處數字化世界,一來海量的資料越來越多、産生的速度越來越快;二來資料更具多元化,有的在雲端,還有一些新的資料來源,讓挑戰和機遇并存。JY Pook總結了三類存在資料評估和分析的企業困難戶:第一,大部分公司實際上沒有資料分析能力;第二,還有一些公司資料量比較多,可能需要把大量的資料拿到Excel去整理,再決定要用什麼樣的圖表來展示,但excel表格并不是用來分析資料的;第三,少數人他們處于一些大公司,這些人他們是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和财力資源的,于是他們雇傭一些IT方面的專家來幫助他們從資料當中尋求價值,然而,他們在評估和分析資料方面沒有拿到正确的工具。

“用了我們的工具,大家不需要成為程式設計員,或者是資料庫方面的專家,隻要提出對于資料的問題,就可以通過我們的解決方案以可視的方式得到答案。”JY Pook介紹,Tableau的核心技術為VizQL,該工具操作簡單,動動滑鼠,一個拖放功能就能進行可視化閱讀,資料分析速度之快是可以以分鐘、小時或者天計算,絕對不可能延遲到星期、月甚至是季度。

用資料取代經驗

“我們中國大約有5000名專業傳染病醫生,而全英國僅僅隻有50個人。”王威介紹,作為Tableau的客戶,拜耳在中國的關鍵客戶接近20萬,而在号稱世界第五大國家的巴西,拜耳的關鍵客戶僅僅5000。如此大的差距,使得拜耳醫藥在中國的銷售代表達到4千人、銷售人員七八百個,超過其他多數國家不止一個數量級。

拜耳中國商業智能及業務分析總監王威

這樣的規模,對于德國拜耳這樣的醫藥巨頭來說,如果沿用國外的CRM系統架構,會存在很多瓶頸。傳統的資料分析方法是excel表格,于是形成了一些可怕的現象:其一,部門都是質疑的報告,每個部門交給老闆的報告都是他自己部門做的一些PPT,用excel分析出來,沒有一個整體報告,讓老闆很難看到關于公司的一個全方面的資料;其二,傳統資料分析系統搜集大量資料,耗時太久,等到資料統計出來就變成了舊資料了。

但是對于Tableau來說就比較簡單,可以快速整合資料且智能化,自動識别裡面的關鍵字段、自動比對、集中整合。一旦把CRM與KPI的資料打通,原來向老闆做彙報用的PPT中的死資料,就變成了随時從資料庫中調用的線上的活資料。資料的可視化使得原本以資料為中心的部門,變成了現在以員工和決策為中心。這樣的轉變過程,對于客戶的使用者體驗來說,一目了然。

“以前的業務溝通會,每個經理都在談自己區域的困難。”王威坦言,如今資料說話,全員透明化,給執行人員無形的壓力,從根本上改變了公司的管理模式,公司整體業績也在緩慢的恢複。

王威的拜耳中國商業智能及業務分析團隊一共有7個人,其中2名專家,2名項目經理,用Tableau可以支撐四五千人的資料分析業務,而且License成本很低。用Tableau來取代以往的PPT,形成一個資料庫,省去了知識積累和知識管理成本。是以在王威看來,資料取代經驗,相當于隐形的工作助手。

原文出處:科技行者

轉載請與作者聯系,同時請務必标明文章原始出處和原文連結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