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假如微信也做區塊鍊】Telegram 白皮書告訴你區塊鍊錢包怎麼玩

要點概述:

一、Telegram 區塊鍊試圖建立完整體系

二、即時聊天工具會成為首個應用

三、挑戰是:封閉體系能否成為未來?

Telegram 是一款類似于聊天工具,由俄羅斯程式員開發,按類似維基百科那樣的非盈利方式運作(但保持獨立和資金自給自足),它采用加密的聊天方式。截止2017年10月,Telegram 在全球擁有1.7億使用者,每天發送700億條資訊。如果僅僅把它看成是移動聊天工具,2013年開始興起的它的确跟中國的微信有着某種相似之處。

同時,在比特币社群和區塊鍊社群形成之後,Telegram 成為全球極客使用的社交平台,如果存在一個比特币+區塊鍊的全球社群的話,Telegram 是這個社群的主要聊天工具。現在,幾乎每個區塊鍊項目都建立有 Telegram群(電報群),是開發者的聚集地。

Telegram 有着龐大的使用者基數,是區塊鍊全球社群中人人使用的工具,同時它也有着個人對個人(P2P)和加密等方面的技術優勢,也有着用技術改變世界的理想,這樣的項目如果全面進入區塊鍊世界,它會怎樣設想未來?

Telegram 近日釋出了白皮書,并宣布募集價值 20 億美元的比特币與以太币的計劃,募集計劃從1月26日開始。到目前為止,我們隻看到它的白皮書,但未見到白皮書多次引述的技術白皮書,不過僅根據目前的資訊,已看到它對于區塊鍊的未來有着截然不同的設想。接下來,我們從應用場景、解決方案、技術特色等角度對 Telegram 白皮書進行分析。

Telegram 項目還有一大特點是,它的進展計劃超過類似的多數基礎性項目,比如說它的支付系統已經上線,它的區塊鍊在2018年第四季度就會上線。

它的設想可以用蘋果公司和網際網路技術進行類比。以蘋果 iPhone 類比, 蘋果的以硬體手機和作業系統 iOS 形成底層生态,iOS 作業系統成為應用開發的平台,在其上形成豐富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平台。

而 Telegram 自己的描述,則采用的網際網路技術的類比(在第三部分技術特色部分我們也會看到,它采用的是類似網際網路基礎性技術的一整套術語):底層是一種基礎性的全新網絡協定,中間建立完善的應用平台,在之上依托 Telegram 現有使用者優勢形成豐富的的應用生态。

從名稱中,也可以看出它的區塊鍊項目的遠大理想,它建立的區塊鍊叫:TON。現階段它是 Telegram Open Network ( Telegram 開放網絡)的縮寫,而在2021年後,它将是 The Open Network(開放網絡) 的縮寫。

與現有的主要區塊鍊項目相比:

與比特币區塊鍊、以太坊區塊鍊、EOS相比,Telegram 區塊鍊均試圖在技術性能上進行巨大的改進。

與以太坊區塊鍊相比,它試圖增加使用者界面,讓普通使用者也可以使用。作為已經有龐大使用者的應用,Telegram 對普通使用者使用的應用設想有更強的可信度。

類比來說,以太坊區塊鍊可看成是技術人員熟悉的 DOS,而Telegram 則試圖建立第一代 Windows。

Telegram 認為,區塊鍊和加密數字貨币現在存在的問題是:可以用加密數字貨币買到的商品與服務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加密數字資産的需求大多來自于投資者,而非消費者。

而它想做的是:“Telegram 團隊将會利用其 10 年以來為上千萬使用者建設友好界面的豐富經驗來創造輕錢包,交易所,和身份證明服務,讓使用者可以直覺地參與到加密數字貨币的使用當中。”

它也宣稱,由于與 Telegram 的結合,它建立的區塊鍊錢包将成為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加密數字貨币錢包。

對這樣的可能性我們中國人并不陌生,幾年前,通過微信紅包一個小切口切入,微信支付成功地打破了支付領域支付寶的壟斷地位,形成雙巨頭的局面。

以微信為類比,三大部分組成解決方案

第一個部分:TON 區塊鍊(TON Blockchain)

第二個部分:TON 平台(TON Platform)

第三個部分:應用生态,目前以 Telegram 内自建的各種服務為主。

【假如微信也做區塊鍊】Telegram 白皮書告訴你區塊鍊錢包怎麼玩

圖:對比微信與Telegram

與其他從零開始建設一套區塊鍊體系的項目不同,Telegram 項目的亮點:

一,它試圖建立一個加密貨币(或數字資産)錢包。最簡單直覺的了解,就是它要做一個區塊鍊新世界中的微信錢包,我們可用于各類支付、用于投資、用于發送紅包、用于贊賞、用于購物。

二,在 Telegram 發行自己的通證(Token)——TON Coins,又稱 Grams ,Telegram 現有的生态首先成為這個名為 Grams 的通證代币的使用場景,廣大的使用者可以獲得 Grams ,也可以使用它。這就像在微信裡,公衆号文章可以接受贊賞,而作者又可以把這個贊賞金拿去發送紅包、購物,或再贊賞給他人。

如果這個設想能夠成真,那麼在 Telegram 生态中,就可能有一種“内部貨币/代币”在流動。這并非不可能,在現在衆多的遊戲中,其中都有一個類似的“内部貨币/代币”系統。

技術特色:底層系統+技術平台

從目前透露的資訊看,Telegram 區塊鍊在底層區塊鍊系統上和平台上均非常有野心,具體見圖。

【假如微信也做區塊鍊】Telegram 白皮書告訴你區塊鍊錢包怎麼玩

圖:Telegram 區塊鍊與技術平台

在底層區塊鍊系統上,它采用的是的可擴充的靈活的區塊鍊結構,由一條主鍊 (a master chain) 和最多2的92次方條附鍊(accompanying blockchain) 組成,它的目标是每秒處理數以萬計的交易。對比而言,比特币區塊鍊現在每秒處理 7 筆交易,以太坊區塊鍊每秒處理 15 筆交易。

在技術平台層,Telegram 技術平台提供了包括存儲、域名、支付、應用運作等核心服務。從目前描述看,TON 服務是近似于一個作業系統,它的說明是:“為任何類型的第三方服務供了一個平台,可以運作相容去中心化應用程式與智能合約的智能手機界面,以及類似網際網路(WWW)的去中心化浏覽體驗。”

如果與微信生态系統進行對比,這個 TON服務可視為等同于目前微信在大推的「小程式」。在其他分析中,我們也說起,微信内實際上内置了一個(或數個)浏覽器,這是它作為原生APP與網際網路關聯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證配置設定計劃

目前,Telegram 在進行通證發行,募集比特币與以太币。一個通證經濟系統,不管是權益結構還是将來的經濟體運作看,通證的配置設定機制都是關鍵。Telegram 的通證配置設定方案是:

4%: 配置設定給開發團隊,分四年兌現

10%: 作為生态系統中的激勵

44%:通過發行售賣給投資人

42%:留作儲備,用途未定。

Telegram 的目标是将來将一切移交給全球開源社群,由一個名為 TON 的基金會負責運轉。

Telegram 将 Wikipedia (維基百科)視為榜樣,因為維基百科建立了一種有益于全球知識創造與分享的應用,Telegram也是。而現在,TON 的未來可能更類似于 Linux 作業系統與 Linux 基金會。

封閉體系能否成為未來?

【假如微信也做區塊鍊】Telegram 白皮書告訴你區塊鍊錢包怎麼玩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Telegram 區塊鍊(TON,開放網絡)是非常有野心的項目,它試圖通過一種普通人可以使用的應用(聊天工具),利用區塊鍊技術和通證經濟,建立全新的生态體系。

對比而言,現有的比特币、以太坊、EOS這些基礎性項目聚焦于技術系統與作業系統,而各類熱門的應用級項目(比如之前我們分析的「美圖區塊鍊」)則聚焦于某個單點的應用可能性。

關于 Telegram 這個項目的可能性,我們可以類比的有二:

如果同樣在整個程式員社群中有着影響力,同時也是所有區塊鍊項目開源代碼存儲地的 Github 如果推出自己的區塊鍊項目,它們在項目設計和技術上會如何做?

如果類似于微信、Facebook 等全球社交巨頭推出區塊鍊項目,建立自己的通證經濟體,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對于 Telegram 區塊鍊(TON)來說,它的挑戰是,圍繞它建立的生态體系,本質上是封閉的,這和網際網路早期出現的撥号上網如美國線上(AOL)等是相似的,而最終是真正開放的網際網路取代了所有的封閉花園。但不容否認的是,時代在變,移動網際網路的系統如iOS、Android,或大型應用包括Facebook、微信均為封閉花園模式,這暗示 Telegram 的模式亦有可能。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2-19

本文作者:小奇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新智元,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AI_era”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