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高橋李偉:高技術含量才是企業的核心競争力

12月8日,第二屆中國制造千人會在上海隆重舉行,上海外高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上海外高橋保稅區聯合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偉為大會進行緻辭,在他看來,高技術含量以及高附加值的專利技術及産品是一個企業核心競争力的展現。

<a href="http://img.zdnet.com.cn/4/212/ligzoxOQWPq9o.jpg?rand=169"></a>

他在緻辭中表示:“着中國成本的逐年提升,部分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制造業已逐漸搬離外高橋,有些甚至搬離了中國。那些留存下來的制造企業,憑借其自身擁有的高技術含量以及高附加值的專利技術及産品,能夠适應改革發展的浪潮,在國際市場上具備強有力的競争力。”

尊敬的各位上司,各位專家和企業家、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興,今天能有機會與各位一起參加第二屆中國制造千人會。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帶動了工業制造的騰飛發展,中國也成為了“世界工廠”。而地處改革開放的最前沿,上海自貿區外高橋保稅區,生産制造型企業也是支撐區域快速發展的重要引擎。

作為上海外高橋區域的開發商及服務商,在多年來的建設及招商引資過程中,我們也發現随着中國成本的逐年提升,部分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制造業已逐漸搬離外高橋,有些甚至搬離了中國。那些留存下來的制造企業,憑借其自身擁有的高技術含量以及高附加值的專利技術及産品,能夠适應改革發展的浪潮,在國際市場上具備強有力的競争力。比如,我們園區企業恩坦華汽車門系統有限公司,充分利用現有的生産制造規模,實施本地化應用性研發,通過引進國際先進技術以及産品售後跟蹤,不斷優化産品的性能,提升産品競争力,進而在國際市場中站穩腳跟;比如,豐田紡織,将中國總部及研發中心全部搬入外高橋,實作了由單一生産制造轉型為“生産+研發+服務”的實體型總部;還有,卡爾蔡司公司,由原先的倉儲貿易型企業轉型為提供産品本地化研發和檢測服務的總部型企業。

同時,在創新産業孵化方面。我們也與園區企業,全球領先的制藥、生物技術研發領域的著名公司藥明康德,共同組建上海自貿區國際生物醫藥科創中心,充分利用自貿區政策,發揮藥明康德在生物醫藥研發領域的品牌優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以及我們開發公司的物業載體、資訊服務、融資配套等支援,打造走出去、引進來的國際化生物醫藥研發、孵化和技術交流的綜合服務平台。

目前,外高橋已集聚了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科技研發和檢維修服務類的跨國企業,形成了“以提升技術為代表的制造提升型”、“以産品本地化為代表的貿易拉動型”、“以專業檢測為代表的服務帶動型”及“以醫藥研發為代表的離岸服務型”這四類具有區域特色的科技創新生态群落。

上海外高橋保稅區26年的發展以及上海自貿區三年的建設,對于各類企業例如貿易類、研發類、技術制造類企業來說極富吸引力。而已入駐的各類企業,也可為新入駐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務,進而實作園區内産、學、研、銷一體化。此外,作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園區企業還可以享受各類保稅及免稅政策,為企業節約營運成本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上海自貿區還集聚了衆多海内外銀行、證券、基金、保險等金融機構,在各大金融領域擁有開放度最高的政策環境。特别在離岸金融服務方面,包括:通過自貿區FT賬戶、資金池等金融政策實作海外基金、風投的資本直投等,可以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支援。

上海外高橋集團股份公司作為創新的自由貿易園區營運商和全産業鍊內建服務供應商,多年來秉承與企業聯合發展的經營理念,在承擔着自貿試驗區及周邊區域的開發建設、招商穩商、功能推進和營運服務的同時,也承擔着支援自貿區産業更新的重要責任。中國的制造業在國家一系列改革政策的支援下,也在迅速向技術轉型、網際網路及物聯網領域快速拓展。我們将全力推動園區企業更新換代,實作産業轉型,幫助企業逐漸向現代化、智能化制造業轉移過渡。

最後,我祝本次大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原文出處:科技行者

轉載請與作者聯系,同時請務必标明文章原始出處和原文連結及本聲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