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技企業孵化器推新評價體系,孵化成效與科技屬性成核心名額

科技企業孵化器推新評價體系,孵化成效與科技屬性成核心名額

為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器高品質發展,日前,科技部火炬中心對《科技企業孵化器評價名額體系(試行)》(國科火字〔2013〕182号)檔案進行了修訂并對外釋出。

修訂後的“評價體系”重點圍繞科技型創新創業企業培育,按照孵化器功能差異開展分類評價,将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分為綜合孵化器和專業孵化器,并設定不同名額和權重,在評價測算上更加展現政策導向和制度公平。評價工作每年開展一次,評價結果将作為支援國家級孵化器發展的重要政策依據。

創頭條采訪相關人士獲悉,修訂版“評價體系”呈現了幾大特點和變化。

分類評價,綜合型與專業型各有标準

“評價體系”按照孵化器功能差異,将孵化器分為綜合孵化器和專業孵化器,12項定量名額和6項定性名額相結合,設定不同名額和權重,引導不同類型孵化器共同實作高品質發展。

目前,孵化器數量不斷擴大,類型、發展模式日趨多元,分類評價通過權重的差異化設定,突出了不同類型孵化的功能和效用,是對孵化器發展水準做出科學評價的重要途徑。尤其在突出特色化、專業化等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導向作用上,有了評價依據。

設定加分項,促進各類孵化器公平發展

本次評價除采用綜合權重評分的方法計算基礎名額得分外,還将圍繞孵化器在區域中開展的特色工作、承擔的社會職能、對産業帶動作用設計加分項名額,根據孵化器類型分别賦予綜合孵化器和專業孵化器加分項得分,二者相加得出孵化器綜合評價得分。

通過設定加分項個性名額,對孵化器承載的多元化功能及對區域創新發展的特色作用進行全面考察,将實作對不同類型孵化器的有效引導,促進市場公平競争。

“有些孵化器可能在經濟效益上不如其他同行,但在區域雙創生态搭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的價值值得被肯定。”行業人士說。

注重孵化成效,突出科技屬性

修訂後的孵化器評價名額體系由孵化績效、服務能力、可持續發展三個一級名額和兩個加分項名額構成。

據悉,經讨論研究,孵化績效由原來的30%調整為55%,在一級名額權重中占比最高,主要從在孵企業收入和融資情況、科技含量、在孵企業成長性、創業帶動就業等方面設定9項名額,綜合考察孵化企業情況,引導孵化器提高孵化品質。

同時在孵化績效評價中,更加注重科技含量。原來的“考核期内獲得高新技術企業的在孵企業數量占在孵企業總數的比例”一項,改為“孵化器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占在孵企業總數的比例”,增加了“科技型中小企業”,并從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情況、知識産權情況等角度,加大對孵化器培育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企業發展品質的評價,引導孵化器從注重載體建設向高品質創新創業主體培育更新。

同時,本次修訂對二級名額設定精簡優化,名額數量由原名額體系26個調整為22個(含加分項2項),更加突出考核評價的精準性。新增孵化器跟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産學研合作情況、孵化器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情況、服務情況等5個基礎項和2個加分項;删除服務人員數量與在孵企業總數的比例、接受專業教育訓練的孵化器從業人員比例等11項;優化調整12項;保留3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