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貴州"最美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貴州"最美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貴州湄潭“翠芽27度”景區。 瞿宏倫 攝

中新網貴州湄潭12月24日電 題:貴州"最美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作者 瞿宏倫

“27°景區的風景很美,空氣清新,還可以俯瞰童話世界般的鄉村全貌,是一個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地方。”前來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旅遊的湖南益陽遊客段唯說,一家人到了翠芽27°景區和金花村“七彩部落”遊玩,這裡的最美鄉村讓大家流連忘返。

徜徉茶園、采摘茶葉、學習茶道。12月中旬以來,許多像段唯家一樣的遊客絡繹不絕地前來湄潭度假、遊覽最美鄉村、體驗獨具特色的“茶鄉生活”。

貴州"最美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貴州湄潭金花村“七彩部落”獨特的七彩民居。 瞿宏倫 攝

湄潭縣位于貴州北部。作為傳統農業大縣,湄潭縣依托60萬畝生态茶園優勢,發展茶旅融合經濟,不僅帶動了數十萬湄潭群眾脫貧緻富,更成就了“貴州最美鄉村”的響亮品牌。在第十六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暨2020年中國茶業品牌盛典上,湄潭縣喜獲“2020中國茶業百強縣第一名”,榮登“‘十三五’茶業發展十強縣”榜首。2021年10月,蟬聯“中國茶業百強縣”第一名。

貴州"最美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航拍貴州湄潭金花村“七彩部落”。 瞿宏倫 攝

湄潭始終堅持生态立縣,綠色引領,以茶興縣,以茶富民,茶旅融合。湄江鎮金花村的“七彩部落”,就是一個典型的茶旅融合發展的村莊。

紅火的鄉村旅遊帶動當地開辦起14家鄉村農家樂和8家鄉村民宿。在金花村“七彩部落”經營餐飲店的徐學良說:“沒有發展鄉村旅遊前,全家人都在家務農或外出務工,隻能解決溫飽,現在光是開餐館,一年就能收入30萬元(人民币,下同)。”

貴州"最美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貴州湄潭縣種植的茶葉。 瞿宏倫 攝

2020年,金花村全村旅遊綜合收入3600餘萬元,村集體經濟積累達到310萬元。

依托茶葉産業的發展,金花村探索建立起“人人是股東、戶戶能分紅”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實作了從建設新農村到經營新農村的華麗轉變,把茶區變成了景區、家園變成了公園、茶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金花村“七彩部落”的“蛻變”是湄潭縣“貴州最美鄉村”的一個縮影。

“我是一個幸福的農民,吃的是茅壩貢米,喝的是湄潭翠芽,住的是黔北民居,行的是綠色大道,過的是幸福生活”,這已成為湄潭縣當地人的生活寫照。

湄潭縣西河鎮探索創新“寨管家”鄉村治理模式,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水準。“‘寨管家’呀‘寨管家’,辦事牢靠人人誇!”這是湄潭縣群眾口中流傳的順口溜。

湄潭在全面推廣“寨管家”經驗中,劃定1112個寨子,推選“寨管家”5000多名,活躍在全縣各村寨,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百米”。

貴州"最美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航拍貴州湄潭境内的茶園。 瞿宏倫 攝

湄潭洗馬鎮團結村從2016年發展蘋果桃産業以來,該村充分發揮“寨管家”現代治理模式優勢,成立以黨員幹部為主的“寨管家”工作隊,深入田間地頭為群眾生産解難題、辦實事,助推産業發展,不僅帶動團結村275戶1250人增收緻富,而且還為56戶村民提供就近就業,幫助其順利實作增收緻富。

“想要種出這麼大面積的蘋果桃可不容易,要經曆選種、培育、剪枝、施肥、除草等無數道工序,這多虧了‘寨管家’工作隊的幫助,才成就了蘋果桃的好品質。”團結村果農田景松說。

貴州"最美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貴州湄潭興隆鎮龍鳳村田家溝美麗鄉村。 瞿宏倫 攝

除了“寨管家”,湄潭縣還成立“紅白理事會”,提倡“車不過十、禮不過百”,移風易俗,革除陳規陋習,提升文明鄉風。

湄潭縣委書記沈建通說,湄潭将大力推進村莊治理,讓“寨管家”“紅白理事會”全覆寫,積極推動移風易俗,提倡文明新風,持續整治農村濫辦酒席、低俗婚鬧、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真正讓湄潭的政治生态、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發展生态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湄潭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刁惜佳介紹,近年來,湄潭縣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和公德心建設,涵養淳樸民風,倡導時代新風,厚植文明鄉風,實作農民既“富口袋”也“富腦袋”,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生機活力。

湄潭縣在注重保護古樹、老井、溪流等鄉土元素的同時,實作民居外觀古樸典雅與内部功能現代時尚相結合,着力建設具有湄潭曆史記憶、地域特色、文化特點的美麗宜居鄉村。(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