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小馬哥公布的為期一年的騰訊開放戰略還有不到幾個月的時間,那麼騰訊的開放戰略進行得如何了?外界是如何看待騰訊這一年的表現的?小馬哥又将如何向媒體和外界公布自己的開放戰略進展情況?
騰訊雲作業系統
近日,騰訊的動作連連,無一不和“開放”挂鈎。就像webqq3.0的推出,與其它版本最大的不同就是它除了聚合騰訊自己所有的産品之外,竟然出現了其它應用的身影:盛大讀書、樂視網等。
圖:webqq3.0
目前業界對webqq的看法主要是兩點,騰訊的webqq是一項創新,把零散的QQ産品聚集在一起,給網友提供一站式服務,這和百度的“框計算”有異曲同工之妙;另外就是,騰訊希望借webqq推出“雲作業系統”。
其實最早提出“雲作業系統”的大概是google了。随着google的膨脹以及微軟的日落西山,google越來越想打破微軟的作業系統壟斷地位,而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開發一款作業系統,借助自身的影響力及龐大使用者群打敗WINDOWS系列,那麼,“雲作業系統”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目前,google在移動網際網路端的作業系統“安卓”已經媲美甚至超越apple的作業系統,這也為PC端的“雲作業系統”積累了經驗。
相對于google的公開戰略來說,騰訊更像一隻低調的、小心翼翼、小步快跑的小企鵝。騰訊之是以想推出“雲作業系統”,是因為騰訊本身的産品線已經布及網際網路的各個領域,迫切需要一個平台來承載,另外就是因為大家對“騰訊開放”的期待;有了作業系統這樣一個公共平台,不僅能承載自己的産品,還能承載其它公司産品宣告開放戰略,最後還能把使用者牢牢留在自己的作業系統裡,這的确是一個多赢的發展政策。
騰訊用戶端
那麼,在webqq之後,騰訊的開發戰略如何進一步發展?如何會更深入的開放呢?縱觀騰訊現在的開放性産品:騰訊微網誌、騰訊朋友等等,這些産品還沒有涉及到騰訊最核心的業務:騰訊用戶端Client QQ。
小馬哥曾經說過,QQ是騰訊的根基與核心,這裡的QQ說的就是Client QQ,它是所有騰訊産品的核心,擁有着最多的注冊量、最多的網民使用者以及最高的同時線上數。假如騰訊用戶端Client QQ也走向開放呢?
假設,我們每天早上上班前,當打開騰訊即時通訊的面闆,映入眼簾的除了好友、同僚之外,還能發現面闆上出現其它網站;當我們點選自己的QQ頭像時,除了各種黃鑽、紅鑽之外,還有其它第三方應用的辨別;當我們在使用QQ聊天時,同時還能在聊天視窗看到門戶網站的新聞,或者我們訂閱的其它網站資訊……
假如Client QQ也走向了開放,那麼騰訊的開放的力度将足夠大,開放的足夠徹底,隻不過,Client QQ畢竟是“命根子”,即時所有的騰訊産品走向開放,那麼Client QQ也不會開放。這一點從騰訊與其它公司的發展戰略差別就可以看出來。
與騰訊同為門戶網站的搜狐,已經分拆了遊戲業務上市;盛大也準備把盛大讀書分拆上市;新浪微網誌已經把微網誌業務成立獨立事業部,準備分拆上市;但凡公司發展到了一定規模,就計劃把業務分拆上市取得更快的發展。但是縱觀騰訊,它的多項業務在全國都是排名前列,比如遊戲業務、門戶網站、騰訊微網誌、騰訊朋友等,這些都完全可以分拆上市,而騰訊之是以沒有這麼做,就是因為怕分散自己的核心聚焦點:騰訊用戶端:聚集6.5億使用者的用戶端,這是小馬哥手中最重要的砝碼。
是以說,騰訊不會開放用戶端,為了用戶端,可以放棄上市更大的發展;更别說開放了用戶端後,無限量的應用、網站湧入,分享6.5億使用者的騰訊核心資源,甚至與騰訊周邊業務相重合……是以,什麼都可以開發,惟獨用戶端不可以。
總之,這個時代要麼自己開放,要麼“被開放”,這是一個開放的時代,對于打開放戰略而絕對不會開放用戶端的騰訊來說,真的很難給予一個準确的定義。
本文轉自于明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shayu/555136,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