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SI,即internet SCSI,是IETF制訂的一項标準,用于将SCSI資料塊映射成以太網資料包。iSCSI技術是一種基于IP Storage理論的新型存儲技術,該技術是将存儲行業廣泛應用的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接口技術與IP網絡技術結合,使得我們可以在IP網絡上建構SAN存儲區域網。
本文主要探讨在 OpenSolaris環境下如何配置iSCSI 。
<b> 一、OpenSolaris配置iSCSI</b>
OpenSolaris本身帶了一個iSCSI服務,運作在使用者級别性能一般,并且支援SCSI-3 Persistent Reservation。
<b> 1、 安裝iSCSI軟體包</b>
使用IPS安裝相關軟體包如圖1 。
圖1安裝iSCSI軟體包
<b> 2、配置Target</b>
(1)建立目錄
target# mkdir /export/home/disks
(2)可以使用 iscsitadm 指令來建立和管理iSCSI 目标。
target# iscsitadm modify admin -d /export/home/disks
說明:如果對 ZFS 卷設定 shareiscsi 屬性,請勿使用 iscsitadm 指令再建立同一目标裝置。否則,同一裝置最終将具有重複的目标資訊。
target# iscsitadm create target -z 200M mytarget1
(3)檢視一下目标
target# iscsitadm list target
Target: mytarget
iSCSI Name: iqn.1986-03.com.sun:02:8f23a58f-337f-6989-d09fd4fb7bb3dfae.
Mytarget1
Connections: 0
<b> 3、配置Initiator</b>
(1)配置動态搜尋的裝置(SendTargets)
init# iscsiadm add discovery-address 192.168.0.17:3260
(2)如果已配置動态搜尋(SendTargets) 裝置,啟用SendTargets 搜尋方法
init# iscsiadm modify discovery -t enable
(3)顯示有關目前使用的搜尋方法的資訊
init# iscsiadm list discovery
Discovery:
Static: disabled
Send Targets: enabled
iSNS: disabled
(4)檢視一下裝置
init# iscsiadm list target
Target: iqn.1986-03.com.sun:02:8f23a58f-337f-6989-d09fd4fb7bb3dfae.
Alias: mytarget
TPGT: 1
ISID: 4000002a0000
Connections: 1
現在target 裝置已經出現,c1t01000003BA4E5E2000002A0047FA3E22d0 是新磁盤。檢視一下:
init# ls /dev/dsk
c1t01000003BA4E5E2000002A0047FA3E22d0s0
c1t01000003BA4E5E2000002A0047FA3E22d0s1
c1t01000003BA4E5E2000002A0047FA3E22d0s2
c1t01000003BA4E5E2000002A0047FA3E22d0s3
c1t01000003BA4E5E2000002A0047FA3E22d0s4
c1t01000003BA4E5E2000002A0047FA3E22d0s5
c1t01000003BA4E5E2000002A0047FA3E22d0s6
c1t01000003BA4E5E2000002A0047FA3E22d0s7
(5)删除iSCSI 裝置搜尋項:
# iscsiadm remove discovery-address 192.168.0.17:3260
<b> 4、 使用iSCSI磁盤</b>
使用newfs指令建立檔案系統:
init# newfs /dev/rdsk/c1t01000003BA4E5E2000002A0047FA3E22d0s2
newfs: construct a new file system /dev/rdsk
/c1t01000003BA4E5E2000002A0047FA3E22d0s2: (y/n)? y
/dev/rdsk/c1t01000003BA4E5E2000002A0047FA3E22d0s2:
10485120 sectors in 32766 cylinders of 4 tracks, 80 sectors
59.7MB in 256 cyl groups (128 c/g, 20.00MB/g, 2560 i/g)
super-block backups (for fsck -F ufs -o b=#) at:
32, 41072, 82112, 123152, 163872, 204912, 245952, 286992, 327712,
368752,
10076352, 10117392, 10158112, 10199152, 10240192, 10281232,
10321952,
10362992, 10404032, 10445072
<b> 5 、檢查服務狀态</b>
target# iscsitadm show stats
operations bandwidth
device read write read write
-------------------- ----- ----- ----- -----
Mytarget1 339 664 7M 193M
<b> 6、 監控iSCSI 配置</b>
通過使用iscsiadm list 指令,可以顯示有關iSCSI 啟動器和目标裝置的資訊。
顯示有關iSCSI 啟動器的資訊。
# iscsiadm list initiator-node
Initiator node name: iqn.1986-03.com.sun:01:e00000000000.4c4c1ac1
Initiator node alias: -
Login Parameters (Default/Configured):
Header Digest: NONE/-
Data Digest: NONE/-
Authentication Type: NONE
RADIUS Server: NONE
RADIUS Access: disabled
Configured Sessions: 1
顯示如何列出特定iSCSI 目标的參數設定。
# iscsiadm list target-param iqn.1992-08.com.abcstorage:sn.33592219
Target: iqn.1992-08.com.abcstorage:sn.33592219
iscsiadm list target-param -v 指令将顯示以下資訊:
■ 目标的驗證設定
■ 目标登入參數的預設設定
■ 每個登入參數的已配置值
iscsiadm list target-param -v 指令将在/ 訓示符前顯示預設參數值,并在/ 訓示符後
顯示已配置的參數值。如果未配置任何參數,則已配置的參數值将顯示為連字元(-)。
<b> 二、Windows 用戶端的使用iSCSI 磁盤裝置</b>
iSCSI 用戶端或主機(也稱為 iSCSI 發起程式)是一個系統,如伺服器,它與某個 IP 網絡相連接配接,發起請求以及接收來自 iSCSI 目标的響應。每個 iSCSI 主機都由唯一的 iSCSI 限定名稱 (IQN) 辨別,該名稱與光纖通道全局名稱 (WWN) 類似。Windows Vista 和 Windows 7 已經内置了iSCSI 發起程式,以Windows 7 為例,在管理工具中打開Microsoft ISCSI 發起程式如圖2
圖2打開Microsoft ISCSI 發起程式
使用"快速連接配接"執行發現、登入并使目标位置成為收藏位置。鍵入目标的 IP 位址或域名系統 (DNS) 名稱,然後單擊"快速連接配接"。若要斷開整個連接配接,請在"已發現的目标"下選擇目标,然後單擊"斷開"。由于一個目标可以有多個連接配接,是以可以單擊"屬性"檢視目前會話以及斷開各個會話。可以單擊"裝置"檢視與目标連接配接關聯的任何裝置。
目标門戶 您可以發現 iSCSI 目标裝置,然後連接配接到"目标"頁籤上的目标。
圖3發現目标門戶
在"發現"欄目的"發現目标門戶"的IP位址處輸入伺服器IP位址,端口選擇預設端口3260 即可。如圖3。
在"收藏的目标"欄目的可以檢視ISCSI裝置詳細資訊。如圖4 。
圖4 檢視ISCSI收藏的目标
通過将目标标記為收藏目标,Microsoft iSCSI 發起程式将軟體和硬體發起程式配置為在重新開機計算機時始終嘗試重新連接配接目标。登入時軟體和硬體發起程式捕獲連接配接收藏目标所需的登入資訊 [例如,質詢握手身份驗證協定 (CHAP) 機密、門戶資訊等],并将該資訊儲存在穩定存儲中。硬體發起程式可以在引導過程早期發起重新連接配接,而 Microsoft 軟體發起程式核心模式驅動程式在 Windows TCP/IP 堆棧和 Microsoft iSCSI 發起程式服務加載時發起重新連接配接。
下面在計算機管理的磁盤管理界面可以看到一個新的卷裝置,安裝Windows 7 提示可以完成卷的添如圖5。
圖5 完成卷的添如
下面檢視卷的屬性可以看到"SUN COMSTAR SCSI Disk Divice"裝置也就是說iSCSI 磁盤裝置已經可以使用了如圖6。
圖6 iSCSI 磁盤裝置已經可以出現
在計算機管理界面可以看iscsi磁盤如圖7 。
圖7 在計算機管理界面可以看iscsi磁盤
如果是Windows xp下載下傳安裝 Microsoft iSCSI Initiator 軟體(http://www.microsoft.com/downloads/details.aspx?familyid=12cb3c1a-15d6-4585-b385-befd1319f825&displaylang=en#filelist ) 後運作。
點選 Microsoft iSCSI Initiator->Discovery->Add->輸入target的IP位址和端口号
點選 Microsoft iSCSI Initiator->Targets->Refresh, 發現目前可用的Target
點選 Microsoft iSCSI Initiator->Targets->選中target->Logon->OK, 建立連接配接
點選 控制台->管理工具->計算機管理->磁盤管理,可以看見映射到本機的邏輯磁盤。然後可以與本地磁盤一樣進行分區格式化操作。
點選 Microsoft iSCSI Initiator->Targets->選中已經連接配接的target->Details->勾選相應的任務項目->Logoff, 斷開連接配接。
Discovery->Add,手工添加 Target 主機的 IP 位址。Targets->Logon,應該顯示狀态為 "Connected"。然後上運作 :diskmgmt.msc,一個轉換磁盤的對話框會出現,相當于系統又增加了一個硬碟。不過一旦磁盤被格式化為 NTFS 分區,而又通過 zfs 指令修改檔案系統大小,則 NTFS 的資料會全部丢失。要擴充的話,隻能再建立一個 zfs ,把新的 iscsi 磁盤作為 mount 點挂接到原來的 NTFS 分區。
至此,我們介紹了OpenSolaris 下iSCSI 的最簡單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