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A和web2.0目前雖然沒有水銀瀉地一般的進入企業,但是這是一個趨勢,或許我們以後在辦公室可以想做的更多,不想做的更少,自由和開放式的資訊管理已經是大勢所趨了。
Web1.0從1990年出現開始就意味着是一場革命,同時也躲不掉時代推動的宿命,是人們的需求和要求推動着WEB的不斷前進,終于2.0的出現證明了人們目前想要的理想化的交流。服務成為主流,工具和平台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隻有自由開放式的服務大衆,才是人們想要的結果。人與人的交流更加的頻繁,在一個特定條件和平台下實作資訊交換。
就這樣,WEB2.0進入了服務于大衆的“青春期”,他不在是1.0時期那個乖小孩了,他更活潑,随着人們對服務的變化不斷的變化着,建立和提供方式也随之而變。WEB2.0告别了兒時的童年,随同IT的青春變得更具有活力。
人們是WEB發展的最大推動力,由于人群數量的增加和參與,服務與資訊産生了很多化學反應,人與人的交流更加頻繁。是以人們的應用和服務面對的是大規模的人群,而不是固定不變的特定人群了,這也促使了軟體發生變化,開發和應用都要重新組織,我們需要得到使用者的回報,然後進行更新。軟體是要給人們提供服務的,永恒的是Servers,WEB1.0機械化的模式必須消失,我們要搭建一個更具想象力的舞台,他是人們根據自己的需求為自己搭建的。
當群體智慧去重複一個動作的時候,需要抓住規律去推動全新的模式,來組織大規模人群,給他們發展空間,讓我們的資訊化服務于一個群體。
從WEB2.0來看,它整合了我們的生活、商業、技術和社會,它們之間互相關聯,更加的結構化,将資訊和服務大衆化。而SOA的介入,是企業内部資訊資源獨立的同時可重用、組裝,來獲得人們想要的結果,一旦服務化啟動後,把大規模人群組織起來,那麼我們就可以有序、自由的作事,并且資訊更加透明。
SOA的理念通過WEB2.0更加的完善。WEB服務是一個接口,可獨立的與軟體和硬體進行互動。SOA是整理資料的一個新的理念,他提供給所有參與的人一切想要的東西,工具、資料、模型等等,人們希望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按照自己的思維去控制自己工作流程,是以WEB2.0作為一個合适的方法讓人們參與與交流。
SOA和WEB2.0的結合可塑性和創造性極高,并且目前看來潛力無限。“随需而變”促使未來企業IT系統一定要重新洗牌了,需要有更新和更加符合業務要求的化學反應産生,SOA在資料的整合和IT系統的整合上已經處于領先地位,WEB2.0更增添了資料的靈活性。 網格本身就可以建構在 SOA 之上。在這種情況下,每個作業系統服務都是構成整個 SOA 應用程式的成員,而 SOA 應用程式就是網格本身。是以,單獨的網格元件既可以使用 Web 服務進行通信,又可以以 SOA 的方式進行互動。總而言之,網格系統可以是 SOA 本身,也可以提供服務來在其上建構應用程式級 SOA 模型。
本文轉自L.net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mixangel/77374,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