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錢穆先生:如果讀了書,仍然過不好人生呢?

喜歡我們的文章,不妨按照以下方式“置頂”吧!

讀書與做人真的有關系?如果讀了書,仍然做不好人,過不好人生呢?這些問題的答案,有些時候看起來顯而易見甚至理所當然,但仔細琢磨,又很難有一個直接的答案。錢穆先生的思考,可以作為一個切入口。

錢穆先生:如果讀了書,仍然過不好人生呢?

1

《論語》還是應該人人必讀

我想《論語》還應該是我們今天人人必讀的一部書。倘使要找一部比《論語》更重要,可以用來了解中國文化,又是人人可讀的,我想這不容易。隻有《論語》,照我剛才所講條件,從漢朝起,到我們高呼打倒孔家店時為止,本是人人必讀的,在中國沒有一個讀書人不讀《論語》,已是經曆了兩千年。我們要了解一些中國文化,我想至少該看看《論語》。

既然要讀《論語》,便連帶要讀《孟子》。講孔子講得最好的,莫過于孟子,宋代以後的中國人常合稱孔孟。唐朝以前隻叫周、孔,不叫孔、孟,這不能說不是中國後代一個大進步。說周孔,是看重在政治上。說孔孟,是看重在學術、教育上。至少從宋朝到現在,一般中國人都拿孔孟并稱,是以我們讀《論語》也該連讀《孟子》。

《論》、《孟》這兩本書我現在舉出為大家該讀之書,讀了《論語》有不懂,再讀《孟子》,容易幫我們懂孔子。

2

從随性所好到探究時代疑問

我自七歲起,無一日不讀書。我今年九十三歲了,十年前眼睛看不見了,但仍每日求有所聞。

簡單的說,我一生讀書隻是随性所好,以及漸漸演進到為解答在當時外面一般時代的疑問,從沒有刻意要研究某一類近代人所謂的專門學問如史學、文學等。這是我一生學習的大綱,亦是我私人一己的意見。

3

不論何職業可讀的七部書

首讀《論語》,次之《孟子》,再次《老子》,再者《莊子》,第五《六祖壇經》,第六《近思錄》,第七《傳習錄》。中國傳統所講修養精義,已盡在其内。而且此七書不論你做何職業,生活如何忙,都可讀。

但我說的是業餘讀書,盡可不必求全懂。要知:即是一大學者,他讀書也會有不懂的;何況我們是業餘讀書;等于放眼看窗外風景,或坐在巴士輪渡中欣賞四周景物,随你高興看什麼都好,不一定要全把外景看盡了,而且是誰也看不盡。

4

八字訣:培養情趣,提高境界

我們并不希望,而且亦不大可能要人人盡成為學者。我此所講,乃指我們離開學校後,不論任何職業;任何環境而讀書,這是一種業餘讀書。這種讀書,始是屬于人生大圈子中盡人應有之一事。必需的,但又是自由的。今問此種讀書應如何讀法?下面我想提出兩個最大的理想、共同的目标來:

一是培養情趣。人生要過得愉快、有趣味,這需用功夫去培養。社會上甚至有很多人怕做人了,他覺得人生乏味,對人生發生厭倦,甚至于感到苦痛。譬如我們當教師,有人覺得當教師是不得已,隻是為謀生,隻是枯燥沉悶,挨着過日子。但當知;這非教師做不得,隻是他失了人生的情趣了。今試問;要如何才能扭轉這心裡,使他覺得人生還是有意義有價值?這便得先培養他對人生的情趣。而這一種培養人生情趣的功夫,莫如好讀書。

二是提高境界。所謂境界者,例如這講堂,在調景嶺村中,所處地勢,既高又寬闊,背山面海。如此刻晴空萬裡,海面歸帆遙駛,或海鷗三五,飛翔碧波之上。如開窗遠眺,便覺眼前呈露的,乃是一片優美境界,令人心曠神怡。即或朗日已匿,陰雨晦冥,大霧迷蒙,亦仍别有一番好景。若說是風景好,當知亦從境界中得來。若換一境界,此種風景也便不可得。居住有境界,人生亦有境界。此兩種境界并不同。并非住高樓華屋的便一定有高的、好的人生境界,住陋室茅舍的便沒有。也許住高樓華屋,他的居住境界好,但他的人生境界并不好。或許住陋室茅舍,他的居住境界不好,而他的人生境界卻盡好。要知人生境界别有存在。這一層,或許對年青人講,一時不易領會,要待年紀大了、經驗多、讀書多,才能體會到此。我們不是總喜歡過舒服快樂的日子嗎?當知人生有了好的高的境界,他做人自會多情趣,覺得可活舒适。若我們希望能到此境界,便該好好學做人。要學做人,便得要讀書。

5

讀書與做人

為什麼讀書便能學得做一個高境界的人呢?因為在書中可碰到很多人,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人生趣味深,好做你的榜樣,目前在香港固然有三百幾十萬人之多,然而我們大家的做人境界卻不一定能高,人生趣味也不一定能深。我們都是普通人。但在書中遇見的人可不同,他們是由千百萬人中選出,又經得起長時間考驗而保留以至于今日。

像孔子,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年,試問中國能有幾個孔子呢?又如耶稣,也快達二千年。他如釋迦牟尼、穆罕默德等人。為什麼我們敬仰崇拜他們呢?便是由于他們的做人。當然,曆史上有不少物,他們都因做人有獨到處,是以為後世人所記憶,而流傳下來了。世間絕沒有中了一張馬票,成為百萬富翁而流傳後世的。即使做大總統或皇帝,亦沒有很多人能流傳讓人記憶,令人向往。中國曆代不是有很多皇帝嗎?但其中大多數,全不為人們所記憶,隻是曆史上有他一名字而已。哪裡有讀書專來記人姓名的呢?做皇帝亦尚無價值,其餘可知。中馬票固是不足道,一心想去外國留學,得學位,那又價值何在、意義何在呀?當知論做人,應别有其重要之所在。

假如我們誠心想做一人,“培養情趣,提高境界”,隻此如能在各自業餘每天不斷讀書,持之以恒,那麼長則十年二十年,短或三年五年,便能培養出人生情趣,提高了人生境界。那即是人生之最大幸福與最高享受了。

本文源自:新京報書評周刊 微信公衆号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