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下午,數位部落客@布魯卡吐槽,蘋果的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居然成了他人發送騷擾資訊的入口,自己還沒法屏蔽。這是繼蘋果月曆、相冊、iMessage等App後,蘋果又一款淪陷的App。

國外的App開發者似乎格外注重共享功能,尤其是家人、同僚之間的資料共享,隻要知道對方注冊Apple ID和iCloud的郵箱,就可以邀請别人。蘋果初衷是為了友善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就拿月曆共享來說,把自己的日程分享給有相同需要的同僚,他就不需要自己再額外設定了。
然而蘋果共享功能總是被别有所圖的人利用,他們可以無限度向随機郵箱發送邀請,使用郵箱注冊Apple ID和iCloud的使用者,就會收到這些邀請。2016年就有網友在蘋果社群回報,自己收到了月曆騷擾邀請,而且必須作出回應,因為蘋果隻提供了接受、可能、拒絕三個選項。如果直接忽略,App上就會有一個提醒小紅點。
使用者擔心的是,作出回應後,哪怕是拒絕,對方也能知道自己操作了,是個活人,就會不斷向自己發送騷擾資訊。這就像不少騷擾短信結尾會有“回複TD退訂”,你一旦真的回複TD,他們就知道你這個手機号真的有人在用,會不斷向你發送騷擾短信。
是以,對于這類騷擾資訊,我們最好的處理方式是不要管它。如果不經常用郵箱分享功能,可以直接到設定-iCloud中關閉這些App的雲同步功能,雖然還是會收到郵箱邀請,但我們不會看到通知,App也不會再有煩人的角标和小紅點了。
不少iPhone使用者不願更換品牌,主要原因就是習慣了iOS的生态。與Android相比,iOS生态确實表現更好,但在某些細節和小功能上,仍有許多考慮不周到的地方。就拿這個郵箱邀請來說,至今蘋果都沒有提供快捷忽略按鈕。
希望蘋果公司能夠注意到這些問題,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和痛點,及時加以改進,不要再讓這些本應為使用者提供友善的自帶App,成為垃圾資訊的騷擾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