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Hank的無線802.11學習筆記--part 1

近幾年WLAN已經徹底泛濫在每家每戶了。

那麼從該技術的優勢來說:

部署靈活,不受場地限制.

幾種主流的無線技術:

BlueTooth

802.11

802.11b

802.11a

802.11g

802.11n

在上面已經看到,比如說,802.11b最大實體發送速率是11M bps, 但是如果換成TCP/IP以後(1500位元組)最大吞吐量就變成了7.1M bps.這是因為什麼呢?

對于802.11n來說,号稱為有線接入網絡終結者.

他是以前老技術吞吐量的5倍,可以達到300M.光是TCP/IP也可以達到100Mbps,用了多天線技術以後,是以前老技術2倍的穩定性.但是現在隻是一個草案。

真正的用戶端支援的還不多。

802.11b/g工作頻段劃分:

我們把一個實體的信道劃分為14個車道.但是并不是說14個車道都能跑滿。

因為如圖所見,1-5信道實際上是有重疊的。在無線網絡設計中這點顯得尤為重要。如果規劃不好,實際上信道之間的沖突會導緻最後的實際網絡傳輸速率降低.信号間的傳輸幹擾大,通訊時通時斷等等的問題.

在網絡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按照無線蜂窩網絡的形式進行網絡覆寫.

這隻是一個二維的設計思路,但是在真實的網絡勘察中來說,如此理想的是不可能的。

是以要盡可能的避免同頻信道幹擾.

CapWAP是一個隧道技術,是AC控制和監控瘦AP的一個隧道技術,他是一個公開的标準.是以,如果AC和AP支援CapWAP的話,那麼就有了互相可以相容的特性.

這個對于內建商是很重要的,由于種種原因,AC用廠商1的,AP用廠商2和3的,那麼這個時候一定要落實的是三個廠商的裝置是否支援CAPWAP.如果支援,即使到時候有相容性問題,那麼也是小問題,否則的話相當于重新開發一款裝置。

802.11協定族:

相當于說,如果問你,802.11a/b/g/n,你肯定腦子裡面是有概念的,但是如果說到802.11e/h/i/f/s,又是什麼東西呢?

實際上,a/b/g/n是對于實體層的一些速率的定義,但是對于一些增值業務來說,那就需要看一些基于MAC來做的标準了。

下面是一些基礎術語介紹:

<b>SSID:</b> SSID是一個服務集合. Service set ID服務集識别碼.

他代表了一些列的參數,包括SSID是什麼,術語哪個VLAN,加密的方式是什麼.是走路由模式還是轉發模式等等.

<b>BSS:</b> basic service set.基礎服務集.

他由至少一個AP和N個station組成.

<b>DS:</b> 分布式系統,兩個BSS之間AP連接配接AP的區域叫做DS.

<b>ESS:</b> 采用相同的SSID的多個BSS形成的更大規模的BSS.什麼意思呢?大家肯定有這樣的經曆吧,如果在機場裡面,我們用無線裝置找SSID ,這個時候,會出現一個類似于"Airport-free-Internet"的字樣,但是很奇怪啊,一個AP既然額定發射功率已經定義好了,為什麼我走了很久,我還可以收到這個SSID并且繼續使用網絡呢?這就是由很多個AP組成的一個大得虛拟的BSS了....否則的話,你超過100M,然後重新連接配接一次,不是很麻煩嗎?

本文轉自 hny2000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361531/95719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