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立下了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的中長期目标,推動包括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的領域在内的智能網聯汽車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産業鍊。
但事實上,劃時代的轉折點已經于2020年到來。随着L2級别(即車輛實作部分自動化,人車共同控制)的智能駕駛産品開始在量産車上規模落地,中國逐漸成為全球新能源、智能化汽車技術研發和落地的高地。不久前,百度旗下自動駕駛平台Apollo率先落地,“跑起來再疊代”,北京成為全國首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
目前,大衆普遍将2025年視為下一個重要轉折點,是規模化的商業應用,還是實作真正的無人駕駛,業界衆說紛纭。2021百度獎學金十強獲得者,香港大學在讀博士生丁明宇對此表示:五年内,高度自動駕駛(L4級别)會在中國大範圍多場景落地應用,比如高速貨運,物流配送,城市出租等,真正走進人們的生活。

丁明宇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于包括自動駕駛,自動網絡結構設計和認知推理等方向在内的計算機視覺。目前正專注于多任務的模型研究,為無人駕駛多個模型的協同節省計算資源,優化架構結構,實作模型與模型之間的高效遷移。同時,丁明宇所在的研究團隊也在探索動态視覺推理這一新興領域,未來這項技術或将進一步提升無人駕駛系統識别精度,賦予AI自動駕駛更高的“預測”能力,進一步降低事故發生率、緩解交通擁堵等。
在中國人民大學大學期間,丁明宇拿下了計算機和數學的雙學位。在國内外人工智能實驗室實習的經曆,和在香港大學的博士研究,讓他更加堅定了目前的科研方向。丁明宇坦言,目前中國與國際上的核心技術上是旗鼓相當的,整個人工智能領域開源開放,機遇很多,挑戰也很多,都在各自的賽道上深耕。然而考慮到中國世界領先的基建水準,政府工作效率,人民支援度,中國必将是第一個實作完全自動駕駛(L4)的國家。
暢想未來中國自動駕駛的發展藍圖,丁明宇覺得自動駕駛技術不會局限于“車”,還将和機器人進行有機結合,進而承載更多的人文關懷和實體功能。“汽車可以像貼心的助手一樣幫人們安排好每天的行程,檢測身體狀況,智能提醒和陪伴。它也會被應用在更專業的環境中,比如具有自動清掃功能的無人環衛車,具有機械臂的自動裝卸汽車。”
在自動駕駛和網絡結構設計方向手握12項專利,累計在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能頂級會議和期刊上釋出19篇論文,丁明宇曾經獲得過微軟學者提名,國家獎學金等榮譽。此次獲得百度獎學金的認可與支援,他也表示将繼續懷揣對自動駕駛方向的熱愛,專注科研,助力中國自動駕駛發展,将來為國家效力。
12月27日,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将在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正式為丁明宇在内的10位頂級中國AI學者頒獎。“緻力于自動駕駛技術研究,從單個感覺任務到多任務通用模型,為感覺與認知推理結合開創新思路”,是百度獎學金評委給予丁明宇的論語。
以培養卓越的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為目标,“助你實作技術夢想”。百度獎學金作為AI領域資助金額與含金量最高的學術獎學金之一,旨在面向全球頂級高校人工智能專業的中國學生展開獎學金激勵計劃,幫助獎學金獲得者在相關領域内繼續研究、深造,同時為國家培養和儲蓄中國人工智能未來技術領袖。
未來五年,百度還将圍繞包括自動駕駛、機器翻譯、生物計算、深度學習架構、數字城市營運、知識管理、AI晶片和個人智能助手在内的八大關鍵技術,為社會全力培養500萬創新、跨界、開放的AI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