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海軍的軍銜制度與陸軍和空軍的軍銜制度有很大不同,不僅在軍士軍銜上增加了準将的軍銜,軍銜的軍銜也增加了,而且在軍銜标志的識别上增加了内容,特别是在軍官的正常制服和禮服袖口上增加了軍銜袖口。
德國海軍制服和軍銜符号比其他軍事類型更複雜,不同類型的制服具有不同風格的軍銜。海軍制服分為夏季制服、冬季制服、戰鬥服、連衣裙,除風衣系列、皮衣系列、夾克系列、毛衣系列等;
總之,二戰德國海軍制服種類繁多,圖案多樣,林林總數多樣,種類繁多,即便是資深軍人迷,也幾乎不可能完全識别。

白帽人是船上的最高指揮官
海軍帽分為黑色和白色:盡管每個軍官都戴着黑色和白色的帽子。但在船的出發期間,隻有船上級别最高的軍官才會戴上白色軍帽,而船上的其他人員在離開時絕不會戴白色軍帽,以示尊重。
奇怪的是——二戰德國海軍的制服,無論是将軍、學校、中尉還是軍士還是士兵,無論着裝、制服、戰鬥制服都沒有領子,這一點與國防軍相同的陸軍和空軍有很大不同,也是獨一無二的,獨一無二的!
(注:除岸上部隊外,如海軍岸炮兵部隊、海軍山地作戰部隊和海軍步兵作戰部隊外,制服都有标記。)
<h1 class="pgc-h-arrow-right">準尉</h1>
德國海軍準将的軍銜是專門針對進階技術軍士的,并補充說,準将的軍銜高于中士,低于中尉的軍銜,而不是在軍官的建立系統中。在德國海軍軍銜制度中,準将被視為中士的最高軍銜。
海軍準将袖标
海軍準将肩部:乍一看,銀線筆直的底闆上點綴着兩顆星,很容易誤以為是上尉。
注意:海軍準将的肩帽是窄而細長的,與軍官寬闊的肩帽完全不同。
圖為海軍中尉在海軍"古奇福格"帆船訓練艦上實習
注意肩帽:窄直的肩帽上裝飾着兩顆星,這是隊長标志的軍銜。
海軍準将
注意隊長頭上戴着一頂大檐帽:屋檐是純黑色的,沒有任何裝飾,而學校,船長的帽子上有金橡樹葉作為裝飾。
海軍準将的袖口軍銜标志
着裝、制服袖标:外套外側飾有金色五角星,這是準将的軍銜。
焦點:二戰中的德國海軍準将不是軍官。
< h1級"pgc-h-right-arrow">中尉</h1>
德國海軍學院的帽子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上尉
帽子的屋檐上裝飾着一圈金色的橡樹葉,這是海軍學院,船長的大屋檐帽。
海軍中尉
海軍中尉肩帽:藍色基闆,銀線直肩帽無星,這是海軍中尉的軍銜。
焦點:二戰德國海軍的肩章依然與陸軍、空軍一樣——永不亞于一顆星!
不管是軍官、學校官員、上尉,肩膀上沒有星星是"少"的,肩膀上的勳章是"中等"的,肩膀上的勳章是"上"的,要識别二戰期間的德國軍銜,我們必須牢記這一點!
海軍中尉的肩帽
船長的肩膀是深藍色的,銀色的線是直的。
海軍中尉袖口軍銜标志
一根厚厚的金條纏繞在袖口上,厚厚的條形頂部有一顆金色的五角星,這是海軍中尉的紋身軍銜标志。
這是海軍海岸炮兵中尉的肩膀和袖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中尉的肩膀和袖子大多印有軍事符号。
中尉肩膀的象征是海岸炮兵。
中尉的袖子标志是袖子周圍的金條,金條上裝飾着軍事符号,以取代五角星。
海軍符号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中尉</h1>
兩名海軍中尉
仔細觀察兩名軍官的左肩:深藍色背景,上面有一條銀線和一顆星星。結果顯示,這兩名軍官都是海軍中尉。
海軍中尉袖标
中尉的肩膀上有一個深藍色的背景,在銀線的直線上有一顆星星。
海軍中尉袖子
袖口周圍有兩根金條,厚厚的金條上覆寫着一顆金色的五角星,這是海軍中尉紋身的軍銜标志。
海軍中尉
在帽子的右臂上,一顆金色的五角星坐在兩根纏繞在袖子上的粗條上方,這是一名海軍中尉。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上尉</h1>
海軍上尉
銀線直兩顆星,隊長狀态一目了然。
海軍上尉肩帽
船長的肩膀是深藍色的,上面有兩顆星星,上面裝飾着直線。
海軍上尉袖口軍銜标志
兩根金條夾着一根金條,金條頂部是一顆金色的五角星,這是海軍上尉的紋身軍銜标志。
著名的"紅魔鬼" - 埃裡希·托普上尉,U-552潛艇的船長
埃裡希·托普上尉的銀線直肩帽,兩顆星徽清晰可見。
埃裡希·托普于1934年加入海軍,并很快被推薦到軍校,在那裡他獲得了海軍準将軍銜,然後繼續在米爾維克海軍學院學習,并于1936年6月29日被授予海軍中尉軍銜。
埃裡希·托普于1938年6月從米爾威克海軍學院畢業,并被配置設定到海軍學員學校學習,在那裡他作為教師學習,一年後被調到第7潛艇師擔任潛艇中将,并晉升為中尉。
1940年6月5日,埃裡希·托普成為U-57的船長,作為新任船長,埃裡希·托普上司了第一次戰鬥巡航,擊沉了三艘盟軍船隻,瑞典商船Brodin,Atos和英國油輪Manipur。
在1940年8月24日至25日的戰鬥中,U-57作為狼獾隊的一員,在對英國OB-202和HX-65B機隊的攻擊中再次打進一球并擊沉三架。
U-552潛艇,潛艇徽章是"紅魔鬼"。瞭望塔上戴着白帽子的男人是埃裡希·托普上尉
1940年12月4日,埃裡希·托普中尉成為U-552潛艇的上尉,并于次年9月1日晉升為海軍上尉。
1941年10月30日,U-552再次起航,這次埃裡希·托普上尉率領U-552和其他四艘潛艇對由五艘驅逐艦護航的英國HX-156商船艦隊進行了機會主義的攻擊(其中一艘是美國軍艦,盡管當時美國沒有交戰)。)
埃裡希·托普上尉的大屋檐,牆上繡着"紅魔鬼"标志
10月31日.m 8時34分,紅魔U-552取得領先,兩枚魚雷擊中了美國驅逐艦魯本·詹姆斯号(DD-245),一枚擊中了船左側中間的彈藥庫,另一枚擊中了船尾舵,尾舵立即斷裂并迅速沉入海底。
驅逐艦上的160名男女軍人中隻有45人幸存下來,包括上尉在内的115名美軍成為第一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喪生的美軍。
到1945年5月,在德國投降之前,埃裡希·托普上尉被提升為海軍中校,擊沉了36艘各種類型的船隻,總噸位為197,460噸,包括魯本·詹姆斯号(DD-245)。
為了表彰埃裡希·托普上尉的傑出貢獻,德國政府于1944年為他發行了一枚特别郵票。
埃裡希·托普上尉憑借其卓越的潛艇作戰技能,被授予雙劍橡樹葉騎士十字勳章,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王牌上尉的行列。
上尉袖口軍銜标志:在一顆金色的金星下,兩根金條夾在一根金條之間。
<h1 class="pgc-h-arrow-right">少校</h1>
海軍少校的肩帽
肩膀上沒有星星,這是少校的軍銜。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軍官的袖标被編織成一盤深藍色背景的花朵,不再是上尉的銀線直肩。
海軍少校袖口軍銜标志
三根金條的頂部是一顆金色的五角星,這是海軍少校的紋身軍銜标志。
潛艇指揮官曹費爾德少校
袖子上有三根金條,戴着一級模型船獎章和銀橡樹騎士十字勳章的海軍軍官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王牌德國潛艇的船長之一,卡洛斯·費爾德少校。
海軍少校袖口和肩帽
左:手套上五角星下有三根粗條。
右:銀線闆花肩,上面沒有星星,這是海軍少校的軍銜。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中校</h1>
海軍中校的肩膀
中校的肩膀是深藍色的,銀錢編織的盤子上裝飾着一顆星星。
海軍中校袖子的軍銜辨別
在金色的五角星下,排列着四條金條,接着是"厚,薄,厚,厚",這是海軍中校的袖口軍銜标志。
阿爾伯特·布蘭迪中校,U-617潛艇指揮官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中校軍銜最突出的代表無疑是阿爾伯特·布蘭迪中校。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隻有27名德國軍人被授予鑽石橡樹雙劍騎士勳章,隻有兩名海軍被授予鑽石橡樹騎士勳章,其中包括阿爾伯特·布蘭迪中校。
布蘭迪中校曾擔任U-380,U-617和U-967的船長,擊落了兩架飛機并擊沉了21艘商船,總噸位超過118,000噸。但這些成就在他眼裡一點也不值得一提......
布雷迪中校最引以為傲的是他擔任船長期間的方式,當時他指揮了一艘船,擊沉了兩艘輕巡洋艦,一艘重巡洋艦和12艘各種類型的驅逐艦。這樣的戰鬥記錄,在二戰參賽國的潛艇部隊中,無人能超越!
特别值得稱贊的是,布蘭迪中校是一位騎士指揮官!
布雷迪中校在沉沒後從未向漂浮在海中的盟軍開槍,并盡最大努力提供幫助,在離開之前留下了食物和淡水撤離,他從未襲擊救援和醫療船。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上校</h1>
海軍上校袖标
上校的肩膀是深藍色的,銀錢編織的盤子上裝飾着兩顆星星。
海軍上校袖口軍銜标志
上方的四根金條,一顆金色的五角星,這是海軍上校的袖口軍銜标志。
西奧多·德特莫斯上校,輔助巡洋艦USs的船長
照片不清晰,但仍可以看到肩膀上突出顯示的兩顆星徽。
西奧多·德特莫斯(Theodore Detmos)展示了他的上校身份,右臂上有四根粗杆。
輔助巡洋艦隻是德國海軍艦艇中的一個小角色,它是一艘客船"Stemark"改裝而成,是德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改裝的九艘"僞裝攻擊艦"之一,排水能力達19900噸,主要用于攻擊盟軍運輸商船、航道水雷、U艇補給等任務。
1941年11月19日,西奧多·德特莫斯上校的輔助巡洋艦,澳洲海軍的悉尼号,在澳洲西海岸遇到了一艘真正的巡洋艦。
悉尼号航空母艦上總共8門主炮和副炮的火力和威力與悉尼号航空母艦上的12門152毫米主炮和8門100毫米副炮的對手相去甚遠。
西奧多·德特莫斯随後指令泰隆号航空母艦接近開火,第一波火力摧毀了悉尼大橋前的雙裝前主炮。
圖為悉尼雙裝152毫米前主炮
西奧多·德特莫斯上校還指揮了悉尼号航空母艦上的高射炮和重機槍,擋住了悉尼号的側甲闆,使悉尼側副炮位置無法長時間正确射擊。
悉尼100毫米子炮組
"悉尼"子炮組為光秃秃的火炮位置,無炮塔保護。
戰鬥開始于1730時,結束于1800時,随着第9輪"悉尼"火力,但"悉尼"号也遭到嚴重破壞,喪失了機動性,随水漂浮在海中,成為"悉尼"号的實彈目标......
最後,兩艘船最終走到了一起,一艘接一艘沉沒。是以,西姆裡爾号航空母艦在世界海戰史上創下了紀錄-一艘輔助巡洋艦由客輪改裝而成,擊沉了一艘真正的巡洋艦!
Joseph Burnett上校,澳洲海軍悉尼号巡洋艦的船長
海戰中最令人好奇的部分是,在"提奧多爾·德特莫斯"号航母上的399名船員中,有317人最終被前來支援他們的澳洲艦隊救出,雖然他們進入了戰俘營,但他們保留了自己的性名。
然而,悉尼巡洋艦被火焰和浮油吞沒,船上的645名男女中,包括約瑟夫·伯内特船長,都沒有幸存下來。
<h1 class="pgc-h-arrow-right">準将</h1>
左:海軍準将的肩膀和袖子。右:海軍上校的肩膀和袖子。
焦點 - 德國海軍上将的肩帽與海軍上校的肩帽完全相同,全是深藍色,銀錢編織闆裝飾着兩顆星,隻有不同的袖口軍銜标志。
準将的袖口在金星下标有寬闊的金條,而上校的袖口在金星下方标有四條金條。
從海軍上将到元帥,德國海軍将英俊的兜帽上的裝飾從一圈金色的橡樹葉改為兩圈金色的橡樹葉。
一名準将正在視察部隊
這名軍官(如圖)正在檢查這支部隊,帶着一顆星星和一個寬帶,一名海軍準将。
海軍上将的首席軍官戴着一頂大帽子
當心屋檐:官員帽子的屋檐上有兩圈金色的橡樹葉。
下面是中尉軍銜海軍軍官的大帽子
海軍中尉的大帽子
船長帽子的屋檐上隻有一圈金色的橡樹葉。兩者之間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少将</h1>
上圖:海軍上将的肩帽;
肩膀:用深藍色基闆,用錢銀線編織的闆子上面沒有星星,這是少将。
袖标:寬金色,厚金條,五角星,這是海軍少将袖口軍銜标志。
右圖:海軍少将呂特斯
盧茨少将的袖口标記:寬框、粗杠、五角星,這是1937年呂特斯剛剛調任海軍總部人事總監、晉升為海軍少将時的照片。
魯特斯經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從海岸警衛隊隊長到一步一步晉升,最終成為德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标杆人物,傳奇英雄。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中将</h1>
上部:海軍上将肩帽;
海軍上将的肩帽:深藍色基闆,一盤用錢銀線編織的花朵,裝飾着一顆星星。
海軍上将袖子标志:寬闊的金色條紋,兩條厚厚的金條,五角星。
1940年,盧茨被提升為公海艦隊司令和海軍中将。
1940 年 6 月 4 日,Lutts 中将指揮兩艘戰列艦 Shane Horst 和 Gnaisenau 号,以及重巡洋艦 Shipel 号,在一次支援挪威陸軍的戰鬥中擊沉了一艘英國油輪和一艘運兵車後,遇到了英國艦隊。
在炮戰中,盧茨指揮三艘德國艦艇擊沉了英國航空母艦"光榮"号和兩艘随行的英國驅逐艦。
在這次服役中,盧茨中将創造了海戰史上唯一的例子:用艦艇炮擊沉沒的航空母艦!
盧茨中将
Lutts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成名,并在他的履歷中增加了騎士十字勳章。
在照片中,Lutts穿着燕尾服外套,腰間挂着一把銀色的劍,儀式即将開始。在外套肩膀上可以隐約看到一顆凸起的星星,這是中将的軍銜。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上将</h1>
海軍上将的肩帽;
海軍上将肩帽:深藍色基闆,一盤用錢銀線編織而成的花,上面有兩顆星星。
海軍上将袖子标志:一個金色的寬,三個金條,一個五角星。
1940年9月,盧茨晉升為海軍上将
盧茨海軍上将的袖子:寬大的架構,三根粗條,一顆五角星清晰可見。
1941 年 1 月 22 日,Lutts 再次指揮艦隊巡航,等待攻擊盟軍海上運輸線的機會。當艦隊在格陵蘭島以南發現英國HX-106艦隊由幾艘戰列艦護送時,盧特人帶領艦隊迅速向西,然後轉向北方,在戴維斯海峽躲藏了10天。在擊沉了五艘商船後,他迅速駛往非洲,然後再次傳回西北,先後擊沉了16艘商船,并占領了東南部,傳回法國布列斯特,沒有任何損失。
<h1 class="pgc-h-arrow-right">大将(一級上将)</h1>
上圖:海軍上将的肩帽;
海軍上将(第一海軍上将)肩帽:深藍色基闆,由錢銀線編織而成,盤子上有三顆星。
海軍上将(第一海軍上将)袖口标志:海軍上将的袖子與海軍上将的袖子沒有什麼不同,同樣是寬闊的金色,三條金條,五角星。
1941年5月,呂特斯少将(一等海軍上将)在俾斯麥戰列艦航行前與官兵合影
1941年5月18日,被擢拔為海軍上将(第一海軍上将)的盧茨最後一次率領他的艦隊,這次航行成為他一生中的最後一戰。
在這次航行中,他指揮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最強大的精英,俾斯麥号戰列艦和重巡洋艦奧甘親王号。
盧茨在航行前對這次任務并不樂觀,艦隊的目标是切斷英國在大西洋的交通,但僅僅依靠俾斯麥号和奧甘王子顯然是不現實的。
接到這次任務後,盧特赫斯多次向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元帥建議:希望任務能延伸到"謝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兩艘戰列艦修好碼頭後,和"蒂皮茨"縱隊後,5艘出船,才有可能完成這個任務!
然而,魯特斯的提議被雷德爾拒絕了,德國海軍走上了滅絕之路!
俾斯麥号戰列艦
1941 年 5 月 18 日,盧茨登上旗艦"俾斯麥"号"威根親王号"起航,5 月 24 日,他在經過卡加特和卑爾根水域時被一架英國海軍偵察機攔截。
在激烈的戰鬥中,俾斯麥号航空母艦擊沉了皇家海軍旗艦"胡德"号巡洋艦,1418名官兵陣亡,隻有三人獲救,但"俾斯麥"号航母也遭到英國艦艇"威爾士親王"連續三輪射擊的重創。
5月24日晚,英國海軍調動了42艘戰艦包圍俾斯麥号,其中包括兩艘航空母艦、三艘戰列艦和五艘戰列艦。
為了避免兩艘船的厄運,盧茨指令毫發無損的"奧甘王子"繼續執行向南海上進攻的任務,但他願意誘餌,孤獨地指揮"俾斯麥"改變航向,朝着英國艦隊正面追擊。
5月26日淩晨,來自英國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艦的15架劍魚魚魚雷轟炸機對俾斯麥号進行了一系列攻擊,俾斯麥号的船體上有兩枚魚雷,其中一枚炸毀了右舵,俾斯麥号失去了控制,成為一隻待宰的羔羊。
5月27日上午8點.m,包括喬治五世國王号戰列艦和羅德尼号戰列艦在内的英軍抵達,雙方迅速發動了海上轟炸。
俾斯麥号航空母艦仍然位于大西洋底部4,763.185米處,仍然在thwaine中
"俾斯麥"由于方向舵失靈,方向不明朗,反擊效果不好。最終,盧茨下令沉沒,在.m 10點39分,俾斯麥号沉沒到大西洋底部。
俾斯麥号的所有2,200名士兵,包括盧茨,都選擇與該船一起沉沒,隻有116人被英國船隻多塞特,毛利人,薩克森沃爾德和一艘潛艇救出。
<h1 class="pgc-h-arrow-right">元帥</h1>
上圖:海軍元帥袖标;
海軍元帥袖标:深藍色背景,一盤用錢銀線編織的花朵,裝飾着一對手杖。
海軍元帥袖徽:一個金色的寬,四個金條,一個金色的五角星。
雷德爾元帥,德國海軍總司令,曆時15年
埃裡希·約翰·阿爾伯特·雷德爾元帥
從 1928 年 10 月被任命為德國海軍部長到 1943 年 2 月自願辭去總司令職務,埃裡希·約翰·阿爾伯特·雷德爾元帥上司德國海軍長達 15 年。
1945 年 5 月德國戰敗投降後,雷德爾被紐倫堡軍事法庭判處終身監禁,但于 1955 年獲釋,并于 1960 年 11 月 6 日在基爾去世。
裡德爾元帥的手杖
埃裡希·約翰·阿爾伯特·雷德爾元帥的手杖
杜尼茨元帥,二戰德國海軍最後一任總司令
卡爾·鄧尼茨元帥
1月30日,卡爾·鄧尼茨被海軍總司令雷德爾海軍上将免職後晉升為海軍上将,接任海軍總司令。
1945 年 4 月 30 日,鄧尼茨成為德意志帝國總統和國防軍最高司令。
1945 年 5 月 7 日,Dunitz 授權 Hans Georg von Fried、William Kettle 和 Hans Jurgen Stump 在柏林簽署無條件投降書,向全世界宣告納粹德國的滅亡!
中間拿着手杖的人是鄧尼茨元帥,他是德國海軍的最後一任總司令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德國隻有57艘潛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建造了1,131艘潛艇,杜尼茨指揮了總共1,188艘潛艇,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擊沉了3,500多艘盟軍船隻,造成45,000多人死亡。
鄧尼茨元帥的手杖
德國投降後,杜尼茨被紐倫堡軍事法庭判處10年徒刑,1956年10月1日獲釋,1980年12月24日死于心髒病,享年89歲。
卡爾·杜尼茨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潛艇部隊最傑出的改革者和指揮官,也是著名的"狼戰術"的創造者,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27名德國元帥中最長壽和最後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