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的,小編覺得這做皇帝也是有運氣成分的,不光要有能力,還要有運氣,能力再好,沒有運氣依舊是做不了皇帝的
衆所周知啊,乾隆的老祖宗是順治,如果當初,順治沒有繼承皇位,或者說他後來沒有把皇位傳給康熙,再或者康熙當時更看好老八,那麼,乾隆就坐不不到這個皇位。不做皇帝,乾隆要不就是個閑散的王爺,領了封地就滾回自己的封地到死,要麼就是個閑散的宗室,吃喝玩樂,享受一生,反正就沒有給他大展宏圖的世紀了,是以他要感謝他的列祖列宗的。

但是他更要感謝的一個祖宗就是順治皇帝,為什麼呢?我們都知道康雍乾三代皇帝啊,創作了清朝的盛世,是非常有實力的君王,可是我們的順治皇帝呢就完全是憑借了自己是運氣,坐上了皇帝的寶座。皇太極走的早,那會清朝的政府還不穩定,也沒有一個繼承人的制度,順治呢也還是個六歲的小屁孩兒。這個時候,完全就是看誰能打誰就有機會做皇帝的,那誰能打呢?當然就是多爾衮啦,還有就是順治的哥哥豪格。兩撥人都是很有能力的,如果兩個人打了起來,剛到手的清朝可能就覆滅了,于是,大家覺得文明的解決這個問題。
當時濟爾哈朗,代善,阿濟格,多爾衮,多铎,豪格在會議室有一個争論的地方,就是這個皇位到底是給皇太極的兄弟還是兒子。一開始,多爾衮沒占到上風,代善說了,自己年紀也大了,不想争搶這些,他退出。索尼和鳌拜呢又要求要立就要立皇帝的親兒子。這個時候,皇帝的位置幾乎就要成為豪格的池中魚了。
多爾衮老謀深算啊,他說,皇帝兒子那麼多,又沒有說非豪格不可。他在會議上很強硬的反對豪格繼位,逼2的正緊的時候,突然說,我不是不同意皇帝的兒子繼位,但是想提一個中肯的要求就是讓福臨繼位。他還小我和阿濟格爾扶持他。就這樣,福臨就白撿了個皇位。
順治繼位後,多爾衮多加打擊壓榨豪格,沒多久豪格就去世了,多爾衮不篡位,豪格的死也就鞏固了順治的皇位。雖然多爾衮嚣張跋扈,不把順治放在眼裡,但是對順治的皇位,還是比較有分寸的,及時是順治在多爾衮死後,剁他榮譽,掘他墳墓,但是乾隆還是覺得多爾衮有功,給他修了墳,追了封。
順治在搞仇多爾衮的時候還搞臭了多铎,給了很多欲加之罪,乾隆都給恢複了,還給他其中一個後裔繼承爵位的機會。但是乾隆對阿濟格就沒有那麼好了,因為他覺得這個人功不抵過。指數恢複了他們子孫的宗籍,但是沒有恢複親王的爵位。乾隆覺得阿濟格爾謊報軍情,及時是有功也是小功抵了罪過。任何人都不能給謀權篡位的人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