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的time|古人也求“上岸”!古代考試遠比想象複雜

本周六又将有一大批考研學子将奔赴考場,在日與夜的奮鬥中,終于迎來了考驗的這一刻。

曾有人說現在考試考這麼多門科目真累,還是穿越到古代科舉好,就考一門寫作文,多簡單!

其實,想要參加科舉考試遠沒有我們想象中容易,說比今天難上十倍,一點不假。就算是像蘇轼、王陽明這樣的大才子,也要使盡渾身解數,才能挨過。

那麼一套完整的科舉考試流程,究竟是什麼樣的?今天古的time就帶你一起來一場“沉浸式科舉考試”。

科舉考試前,我們需要準備什麼?

我們時常聽到影視作品中會提到“進京趕考”,所謂的“進京趕考”是指到京城去參加會試和殿試,但這已經是科舉考試後半段的内容了,在進京趕考之前,科舉考試還有若幹次的資格考試和初級考試。

正式科舉考試之前,考生必須先通過資格考試。這種資格考試被稱為 “童試”,童試之後才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的 “正試”。童試要經過三個級别的考試,分别是“縣試”“府試”和“院試”。縣試是古代讀書人參加的第一次官方考試,考試地點為其所在縣,一般由知縣(相當于縣長)主持。縣試一般在每年的農曆二月舉行。考前一個月,縣衙會公告具體考試日期。考生需要提前報名,報名時要送出三份證明材料 :“親供”、“互結”和“具結”。

古的time|古人也求“上岸”!古代考試遠比想象複雜

科舉考試流程

親供相當于今天的考生基本資訊表,包含祖上三代資訊,包含本人姓名、年齡、籍貫、體格、容貌特征和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姓名履曆,以確定你家是良民世家。

所謂互結,是指考生要找一同參考的五位考生寫一份承諾書,承諾如一人作弊則五人連坐,這是古代科舉防止作弊的無奈手段。

所謂具結,是請本縣廪生(優等秀才)提供的“認保”材料,證明考生不冒籍、不匿喪、不替身、不假名,而且出身清白,不是娼優或皂吏的子孫,本人也未從事過戲子之類的 “賤業”。這一環節類似今天的政審。

縣試一般考五場,分别考八股文、試帖詩、經論、律賦、策論等。魯迅就曾經參加過晚清的縣試。據魯迅弟弟周作人日記記載,魯迅當年在500多名考生中排名第137名,但在縣試後沒再參加府試,而是去了南京礦務學堂改讀新式學校。

古的time|古人也求“上岸”!古代考試遠比想象複雜

學生休息處的草棚中——大似南京茶館。姚團絲:《天津會考試場小景》(之一),《時代漫畫》,第28期,1936年。

縣試合格者将參加第二級資格考試,叫作府試。府試一般在每年的農曆四月舉行,考試地點在府城,相當于今天的市。府試一般由知府(相當于市長)主持,連續考三場。府試又合格的考生,被稱為“童生”。盡管童生這個名字看着很年輕,但很多讀書人一輩子連童生都很難考過。年紀小的童生可能十二三歲,年紀大的,六七十歲的童生也不少,甚至在有些家裡,爺爺和孫子可能都是童生。

府試合格的童生,接下來要參最後一級的考試,“院試”。

院試每三年舉行兩次,每次連續考兩場。院武的主持者是每省的學政。學政是每省主管官學和院試的官員,其職能相當于省教育廳長。但與一般省官不同,學政由皇帝直接從中央委派到地方,其性質類似欽差大臣,級别和地位都很高。學政任期三年,任期内依次到每省下轄的府或州主持院試。

古的time|古人也求“上岸”!古代考試遠比想象複雜

考生觀看錄取榜單 仇英,《觀榜圖》

院試通過了,考生的身份就不再是童生了,而是“生員”,俗稱“秀才”。秀才的社會地位比普通百姓高,并享有一些特權。比如見了知縣不用下跪,還不需要服國家的差役和徭役。另外,秀才還有資格進入官學上學,成績最好的被稱為 “廪生”,還可以按月獲得國家發放的糧米。考中秀才已經很不容易,比例不高于8%。按照魯迅參加的那次縣試的人數計算,500餘名考生最後錄取了40名秀才。

古的time|古人也求“上岸”!古代考試遠比想象複雜

作弊用的襯衣

雖說秀才已經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但因秀才數量衆多,在社會上也并不算稀罕。而且秀才還沒有資格出任官員,是以在官本位的古代,也沒人太把秀才當回事,頂多是敬重。在《儒林外史》裡,範進考中秀才的時候,他嶽父胡屠戶還奚落他 “尖嘴猴腮”,絲毫不把他放在眼裡。但當範進考中舉人之後,胡屠戶就馬上變臉了,低三下四地稱範進為“賢婿老爺”。這前後變化的原因來自秀才和舉人身份的懸殊。

打赢了資格賽,入圍賽現在開始

那秀才如何變成舉人呢?答案是接着考。考中秀才之後,考生就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的正試了。正試也分三個級别,分别是鄉試、會試、殿試。鄉試三年舉行一次,一般在天幹地支紀年中的子、卯、午、酉年舉行。由于考試時間多在農曆八月,正值秋季,是以鄉試又稱:“秋闱”。

古的time|古人也求“上岸”!古代考試遠比想象複雜

《溫飛卿詩集七卷 别集卷·集外詩一卷》(唐)溫庭筠撰,描述了自己參加科舉考試的過程

主考官一般由進士出身的在京翰林或部院官員擔任。考試地一般在省城,有專門的考場,叫作貢院。鄉試共考三場,初九、十二十五日各一場,每場考一天。發榜在九月,正值桂花開放,是以又稱為“桂榜”。通過鄉試後,考生的身份就從秀才變成舉人。成為舉人之後,就意味着脫離了群眾階層,正式進入了 “士”這個階層,可以做官了。

舉人不光免役,而且還免稅,是以,很多擁有土地的人甯願将自己的土地放在舉人的名下來逃避國家稅收。另外,地方官府不能對舉人用刑,即使犯了重罪,也得上報朝廷革去舉人資格後才能用刑。當然,舉人的考取率也是很低的。曾有人計算過:明朝應天府的鄉試錄取率為7.26%;清朝人口劇增,鄉試的錄取率更是低到了1.68%。如果按照魯迅那次童試秀才錄取率8%的比例綜合計算,一個讀書人從第一次縣試算起,到鄉試考中舉人,其成功率最多不過0.6%。

古的time|古人也求“上岸”!古代考試遠比想象複雜

明清時期八股文考卷

考中了舉人,考生還不能忙着高興,得馬上準備鄉試之後的會試。會試一般在鄉試之後第二年的農曆三月舉行,時值春季,是以又叫“春闱”。會試由禮部主持,主考官由皇帝欽定。會試的考試地點在北京的禮部貢院,大多數舉人的生活地距北京路途遙遠,一般鄉試考完的當年臘月就要啟程出發,開始真正的 “進京趕考”。路上需要的費用,國家會替他們準備好。

清初順治年間,參加會試的舉人會得到國家給子的路費補助,視路途遠近,每人十到二十兩不等。順治年間銀子的購買力高于康熙乾隆時期,這筆銀子的購買力得合今天的人民币一兩萬元。另外,同鄉的鄉紳地主也會資助路費,一來是對文化的重視,二來是為了結交今後前途無量的官紳階層。與路費同時發放的,還有官府為舉人準備好的路引。

古的time|古人也求“上岸”!古代考試遠比想象複雜

萬曆二年(1574),畫中表現了明代貢院舉行考試的情景。

在明朝,出行百裡以上就得有官府開具的路引,類似于計劃經濟時代的介紹信。在專制時代,沒有路引私自外出的人,一旦被發現就會按律治罪。舉人在出發前還可以到官府領取一面火牌。火牌是使用沿途驿站的憑證,古代的驿站隻為官府服務,群眾無權使用。但舉人進京趕考持有火牌,到沿途驿站就可以使用役夫三名,驿站沒有役夫時還會折現給舉人銀子。

舉人進京趕考所乘坐的車叫作公車,公車上插有一面黃布(黃色為禦用顔色)做成的旗幟,旗上書寫“奉旨會試”或“禮部會試”四個大字,十分威風。看到這面旗幟,沿途所有關卡必須無條件放行,而且不得收取任何過路費。沿路的土匪盜賊看到了這面旗幟也會敬而遠之,倒不是說土匪也重視文化,而是搶劫舉人根本就搶不到幾個錢,且風險極大,因為官府對搶劫進京趕考舉人的案子懲處非常嚴重,畢竟人家是“奉旨考試”。

古的time|古人也求“上岸”!古代考試遠比想象複雜

晚清湖南會館

那到了北京,舉人們住在哪裡? 有親友的投靠親友,沒親友的可以住在客棧,更多的則住進了“會館”。所謂會館,就是各省駐京的辦事處,主要用來招待老家來京公幹的官員或趕考的舉人。大部分舉人一進京就直奔本省會館,這裡既安全又友善,夥食也合家鄉口味。因為會館裡經常住一些來京候命的地方官員,是以會館還是舉人們了解官場、結交人脈的地方。在會館居住複習一段時間後,就要迎來禮部會試了。會試分三場舉行,一場考三天,需要自備飯食和油燈。

古的time|古人也求“上岸”!古代考試遠比想象複雜

西德尼·D.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1918年在開封所拍攝的河南貢院号舍,當時殘存号舍10009間。

考試的時候,一人一考棚,一個考棚隻能容下一張桌子,其空間類似今天廁所一個蹲位那麼大。會試的過程是非常辛苦熬人的。參加會試的舉人,都已經是各省讀書人中的佼佼者、大浪淘沙後的勝利者了,但會試這關仍要殘酷地淘汰掉大多數人。以明朝萬曆五年的會試為例:4500餘人參加考試,最終僅錄取了300人。會試後的錄取者被稱為貢士,從字面了解,是貢給天子的士。成為貢士後的一個月,考生就要參加科舉考試的終極考試——殿試。

古的time|古人也求“上岸”!古代考試遠比想象複雜

殿試圖

決賽已經打響,離夢想僅一步之遙

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清朝殿試的考場在紫禁城的太和殿乾隆後改為保和殿。殿試隻考一天,考完後由皇帝欽點的閱卷官閱卷。閱卷時,每名閱卷官要閱覽全部試卷,并在試卷上畫代表等第的五種符号,最高等第的符号是圈圈。最後,選出十張畫圈最多的試卷,交由皇帝親自審閱并選出前三名。最後就是放榜公布成績了。所有考生按照成績高低分為三等分别為“一甲”“二甲”和“三甲”。

一甲就三個人,是皇帝軟點的,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一百多人,三甲也是一百名人。看到這裡,大家也看出來了,殿試是沒有淘汰機制的,隻是一個排位賽。也就是說,所有參加殿試的貢士都會通過考試成為進士。差別僅在于進士的級别不同,一甲叫作“進士及第”,二甲叫作“進士出身”,三甲叫作“同進士出身”其實都是進士。

古的time|古人也求“上岸”!古代考試遠比想象複雜

[清]姚文翰《紫光閣賜宴圖》。紫光閣始建于明代,清朝是皇帝閱射和殿試武舉之所。

考中進士後,仕途之路便正式開始了。明清兩朝,考中進士後的出路一般有三種。最優出路是進翰林院,翰林院裡高官雲集,也是高官的培養地。進了翰林院就類似于今天進中央黨校進修。狀元一般授官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官翰林院編修,分别為從六品和正七品,相當于今天的處級幹部。二甲中一些成績好的,也會進翰林院,擔任庶吉士。庶吉士并非正式官職,相當于實習生,在翰林院跟高官學習為官之道。進士的次優出路是留在北京到朝廷各部門做官,即做京官。

明清時期官場有個說法:“人中進士,上者期翰林,次期給事,次期禦史,又次期主事。”翰林是最佳選擇,去不了翰林院也要到中央各部任職。進士最差的出路就是到地方任職,一般從知縣這個級别做起。也就是說,考中了進士,最差也能當個縣長。

以上均以明清為例,我們走完了科舉考試的全套流程。

我們現在的考試環境與難度可比古代的先輩們簡單多了,但他們依舊克服了困難,實作了自己的夢想。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願每一個努力的人,都有勇氣和幸運加持。在此也希望考研學子能夠金榜題名,“早日上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