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時隔20年,回首奇瑞海外市場的打開方式,依然讓人覺得充滿傳奇色彩。
2001年10月,奇瑞推出的第一代風雲轎車面市尚不足9個月,叙利亞的一位車商在北京的大街上看到了這款轎車,當即就決定将其引入到叙利亞。
然而當時的奇瑞在國内還供不應求,并沒有做海外生意的想法。不過這位車商非常執着,從北京追到蕪湖,又從蕪湖“跟蹤追擊”到上海,終于在上海說服正在出差的時任奇瑞汽車執行副總經理的尹同躍,簽訂了首批出口叙利亞10輛風雲轎車的協定。

這次外商的“跟蹤追擊”拉開了奇瑞的出口大幕,出口海外的20年裡,奇瑞汽車連續18年保持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量第一,也成為了第一個年出口突破20萬的中國乘用車品牌。如今的奇瑞汽車在海外建立完成六大研發基地、10個工廠,擁有1500餘家海外經銷商與服務網點,海外累計出口近200萬輛。
為什麼奇瑞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海外戰績?讓我們走近這家堅持“無内不穩,無外不強”戰略的自主品牌車企,探尋成功背後的秘密。
創領未來 用硬核科技乘風破浪
安全是汽車最核心的關鍵名額,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認為,汽車是一個硬核的科技,隻有敢于碰撞、經受住摔打的“硬科技”,才能給消費者帶來安全。
在奇瑞龍山試驗中心,每年有300多次實車碰撞和500多次台車模拟碰撞。據了解,不僅整個試驗室造價不菲,光是實車,就是一筆巨額投入。為了保證使用者安全,奇瑞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這樣的試驗上。
嚴苛的标準才能保證硬核的品質,奇瑞的碰撞試驗不僅能滿足國标,還可以滿足歐标、美标。正如尹同躍所說:安全是無價的,奇瑞確定汽車的安全絕對過硬。
技術是奇瑞的“根”,根深才能葉茂。奇瑞不僅緻力于将傳統汽車技術做實做透,把晶片、軟體、電池等新技術做高做尖,還竭力打造開放創新的平台。在全球汽車産業從傳統工業向智能化快速發展的關鍵期,奇瑞與包括科大訊飛在内的優秀合作夥伴協作創新。目前,奇瑞汽車已實作多模式互動、多元度互動,駕駛艙内,智能裝置可以通過駕駛員的面部表情、嘴型和肢體動作來實作人機互動。例如,發現駕駛員疲憊的狀态,提醒駕駛員安全駕駛。此外,即使是在嘈雜的車内環境下,也能根據駕駛員的嘴型實作順利互動。
為了更好的服務海外客戶,奇瑞還與科大訊飛合作,讓奇瑞汽車不隻能輸出和識别中國話,還會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波斯語等,幫助奇瑞汽車海外使用者更好的通過語音輕松操控奇瑞車。
“品質是中國汽車出口的‘敲門磚’,技術是走向國際市場的‘通行證’。”尹同躍董事長在“奇瑞汽車出海20周年高峰論壇”說的這句話深刻總結了技術在奇瑞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位置。
砥砺奮進 用誠心和實力打造國際品牌
打動國外消費者,奇瑞靠的不僅僅是技術方面的實力,更是對産品以及對消費者真誠的心。奇瑞會根據海外各國市場的不同環境、市場情況和消費者行為習慣等,“因地制宜”地對産品進行适應性開發。
在南美,因為公路條件不好,山路多、山坡多,使用者對汽車動力要求高,奇瑞工程師就對出口南美的車輛進行動力提升,提高加速性能與爬坡性能;中東地區多沙漠,空氣中飄浮的沙粒加速車輛部件磨損。為此,奇瑞工程師專門針對出口到中東地區的車輛進行内部加強密封性處理;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夏季幹燥炎熱,氣溫超過50攝氏度,即便奇瑞員工的手機、電腦已被烤得自動關閉,他們也将此視為難得碰到的機會,頂着驕陽測試高溫暴曬下奇瑞汽車的元件性能,并加以提升。
長期因地制宜搞針對性開發、強化,自然得到更多使用者的認可。除此之外,要擴大品牌影響力,還要真正懂海外市場的使用者、了解他們,和他們成為朋友。
在俄羅斯,奇瑞僅2021年就開展了上千次的面對面客戶調研和一對一電話訪談,當地市場老客戶換購新車比重達到了40%,新車購買中有20%的客戶來自于朋友的轉介紹。是以,在俄羅斯市場,奇瑞一直是當地人心目中的“國民車”,連續5次獲得俄羅斯“最受歡迎的中國汽車品牌”稱号。
總結起來,支撐奇瑞在海外市場“揚帆出海”的基石:第一是過硬的技術與品質,第二是屬地車主對奇瑞産品和服務的認可。依靠誠心和實力,奇瑞馳騁海外二十年,成為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車主熱愛的“中國名片”,連續5次獲得“中國企業海外形象20強”榮譽。“技術奇瑞全球熱愛”,這是奇瑞用二十年海外拓展經驗為中國汽車品牌全球化提供的“專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