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借勢如泳裝,尤愛三點式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0/58/EF/wKioL1TBvnOgjaMmAASglUc1Ekw342.jpg" target="_blank"></a>

  2015年以來,各企業營銷行為表現最為突出的當屬突發性熱門事件。比如國足提前出線、周傑倫結婚、吳奇隆劉詩詩曬出紅本和對戒、昨天的Feed廣告進入朋友圈等都引發了“借勢營銷”狂潮。而正是借勢營銷,讓更多的品牌看到了社會化營銷中“人和圈”的力量,也正是借勢營銷短平快、易操作、簡單、成本低等等特點,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其中。

  其一講究一個“快”字,在最短的時間内需要最大的創意,引爆最廣泛的傳播,當然這需要甲方極大的信任和配合;其二講究相關性,熱點要與自己的品牌有關聯或者相關;其三正能量互動,延續話題性。

  我們具體談一下借勢營銷中品牌需知的這“三個點”:

  1、反應迅速,切勿拖延。

  熱點來得去,去得也快,時效性短是熱門事件的最大特點。是以,在熱門事件或是話題人物出來後,品牌首先需要捷足先登的發出帶有品牌形象的關聯文案,讓粉絲第一時間知曉後轉發并互動,既有娛樂敏感性又能産生流量。以吳奇隆劉詩詩領證為例,代表作:可口可樂、杜蕾斯、飄柔、天貓等。

  吳奇隆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1/58/EF/wKioL1TBvtrQfJhwAAJXiyoKEmc522.jpg" target="_blank"></a>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1/58/EF/wKioL1TBvuKScibvAAI-rqxPOo8375.jpg" target="_blank"></a>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1/58/F2/wKiom1TBvg7BoEW3AAITt-wB60Y616.jpg" target="_blank"></a>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2/58/F2/wKiom1TBvhXDAqiHAAGax3D9SKQ394.jpg" target="_blank"></a>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0/58/EF/wKioL1TBvu6BxmDgAAFE5SG6f9Q223.jpg" target="_blank"></a>

  2、把握品牌與事件的合理性及融合度,切勿強制跟風

  有時候熱門事件不是你想攀親就能攀得起的,品牌在選擇借勢對象時,需注意将自身定位和閱聽人相結合,不能生拉硬扯的強制将品牌與事件或人物相結合。不應該過于誇大自身品牌而淹沒事件本身,或是品牌文案與事件并無交集,但在最後會加入熱門話題#XXX#。近期做得好的,以岡本、360、京東借勢“微信朋友圈測試Feed廣告”為例: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1/58/F2/wKiom1TBvlzRNua8AAEko6B1Sfc708.jpg" target="_blank"></a>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2/58/EF/wKioL1TBvzmRWEsuAAEWOrEoljk411.jpg" target="_blank"></a>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2/58/EF/wKioL1TBvz7j90mAAAFoikkynXM339.jpg" target="_blank"></a>

  另外,品牌在做話題營銷時,應避免負面或是含有死亡的新聞熱點事件,因為不分彼此的将品牌帶入會造成閱聽人的逆反心理。

  3、獎品激勵或遊戲互動,延續話題性

  借勢營銷的範圍很大,這裡我們隻說熱點事件的借勢營銷,品牌最願意看到的是代言人能在代言的時段裡有所“作為”,就好比如果你認識王思聰,那你一定會拿他出來說些事兒一樣,當然這裡面隻包含積極向上的人物話題。

  這麼看來,品牌借勢向熱點人物身上靠攏也是順理成章,在此基礎上獎品或是遊戲互動則會讓傳播效果翻倍。比如周傑倫大婚時的美特斯邦威、伊利優酸乳等。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0/58/EF/wKioL1TBv5ayZfELAAQSlGE3ZZk821.jpg" target="_blank"></a>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0/58/F2/wKiom1TBvsOzndx1AAJWrF_Qd9s002.jpg" target="_blank"></a>

本文轉自于明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shayu/1607311,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