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講求門當戶對是勢利眼嗎?小心現代“格差婚”

作者:南方周末
講求門當戶對是勢利眼嗎?小心現代“格差婚”

“門當戶對”在今天依然應該是婚姻理性選擇的一部分。這并不是說跨越階層的婚姻一定會以狗血淋漓的鬧劇甚至悲劇收場,但是理性的選擇可以預先降低風險,消除這種“不對等威懾”。 (人民視覺/圖)

洗去浪漫色彩的鉛華,才能看到婚姻的本質。婚姻不隻是“你侬我侬”的情意綿綿,還是夫婦之間朝夕以對的日常,更是兩個家庭之間的羁絆,以及錯綜複雜的财産關系。與現代浪漫主義婚姻觀刻意回避這些因素不同,傳統婚姻更注重這些維系婚姻穩定的因素。

西方中世紀沒有世俗意義的離婚,但教會有權宣布“婚姻無效”,這幾乎是專門為貴族男子留下的“後門”。但是,貴族男性幾乎很少動用這一特權,離婚率極低,婚姻關系異常穩定。

貴族聯姻首先考慮的是對方的門第相當。漫長的協商讨論,達成的契約複雜冗長,足以裝訂成冊。其中财産劃分要占很大的比例,尤其是“公主”的财産權約定。按照慣例,嫁妝是“公主”的個人财産,由其終身支配,不會因為寡居或離異而失去。夫家也會撥給“公主”單獨的收入來源,可以是領地形式的“梳妝領”或者是現金方式的“梳妝費”。如果是擁有鑄币權的王室,那麼還可能是特定的鑄币權,镌刻着王後頭像的“王後錢”就是這麼來的。

這些豐厚的待遇可不是因為“戀愛腦”的一時沖動,雙方家族的實力平衡為後盾,此外還會安排有實力的第三方勢力作為見證人以保證協定的效力。這種“門當戶對”的婚姻以家族實力為背景,讓婚姻中的男女雙方都得到了最好的保護。

這樣走入婚姻的女性并不柔弱,因為契約如果還不足以保護女性,有來自妻子娘家人的報複,甚至足以引發戰争,這就是門當戶對婚姻男女雙方的“對等威懾”。中世紀傳奇的主角獅心王理查,就曾為遠嫁西西裡王國的妹妹瓊大打出手。瓊和丈夫西西裡國王威廉二世沒有子嗣,在威廉二世去世後,繼承王位的是威廉二世的堂兄。他不僅沒有按照婚前契約給予瓊應有的待遇,甚至囚禁了瓊。獅心王以武力為妹妹讨回了公道,瓊被釋放,獲得了應得的賠償。

傳統婚姻的穩定性就是源于“門戶相當”的勢均力敵,而不是純粹的情感維系。魯迅的小說《離婚》描述了清末民初江南鄉村的一場離婚風波。移情别戀的丈夫要和妻子七姑離婚,引發了兩個家族長達三年的紛争。其間七姑的娘家人沖入了親家家裡搗毀了竈台,這在鄉間是莫大的侮辱。最終由鄉紳主持調停,夫家賠錢、雙方離異告終。盡管魯迅全程開啟諷刺模式,但也看得出傳統鄉村的離婚并非在“七出”裡随便找個理由寫一紙休書,就可以輕易搞定的。

傳統婚姻的穩定性是建立在門當戶對基礎上的“風險對等”“威懾對等”。這對現代婚姻依然有借鑒意義。

“灰姑娘和王子”的“格差婚”成為浪漫的勵志故事,然而其中的風險不容小觑。“格差婚”的雙方成長經曆、家庭背景、人際圈層迥異,心态微妙、溝通失效的情況屢見不鮮。前幾年社會熱議“鳳凰男”現象,現在更多在讨論男方備的婚房該不該給女方加名字,兩種情況均涉及大量“格差婚”,不管輿論傾向如何,婚姻失敗的風險總是當事人自己承受的。

近年來“格差婚”的問題愈演愈烈,動不動就是上熱搜的輿論熱點。這是因為現代媒體的高效率,放大了“格差婚”的風險。傳統社會的“格差婚”主要是弱勢者遭遇霸淩的風險,現代媒體加持下更多出了“灰姑娘反殺”現象。比如哈裡夫婦,成了英王室的大麻煩。梅根實作了“灰姑娘逆襲”之後,讓王室難以應對。當然,“灰姑娘”也可以是男方,如南韓三星“長公主”下嫁一保安,最後也是一地雞毛。

這樣的情況在現代“格差婚”中屢見不鮮。婚姻伴侶互相掌握了對方隐私秘密,一旦走到公開對抗的地步,地位更高者更受輿論的矚目、負面輿論造成的損失會更大,最終不得不接受近乎勒索的不利結果。這是現代媒體傳播效率大幅提高造成的後果,網際網路時代尤為顯著。“門當戶對”在今天依然應該是婚姻理性選擇的一部分。這并不是說跨越階層的婚姻一定會以狗血淋漓的鬧劇甚至悲劇收場,但是理性的選擇可以預先降低風險,消除這種“不對等威懾”。

(作者系曆史、經濟學者)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江東瑜

繼續閱讀